有勇無謀,不是事業最大的障礙,只要有個謀士在身邊,獻策籌畫,依計而行,便足以彌補本身無謀的缺點。
然而一個「疑」字,便讓互補功能完全破功,一如項羽和范增的關係一樣。
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領導法則相反,有些領導者對部屬全然不信任,疑神疑鬼,總擔心部屬內神通外鬼,擔心部屬奪權、造反、A錢,不敢授權,於是,就像「防弊重於興利」的施政態度,人才再多,也是徒然。
有些領導者和幹部之間,平日看似合作無間,實則互信基礎不穩,一旦患難危急,信賴感便破裂了,終致鑄下悲劇。三國時代的超級猛將呂布,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親征呂布,呂布據守下邳城,雖曾多次突圍,但每戰必敗,被迫退守城內,呂布手下第一謀士陳宮獻計說:「曹操遠道而來,必然支撐不久。將軍您如果率領步、騎兵屯駐城外,我率領其餘軍力防守城內。曹操攻打將軍,我就出城襲擊他的背後;曹操如果來攻城,將軍便由外率軍來救。如此互為犄角,互相呼應,不超過一個月,曹軍糧盡,我們再伺機反擊,必可破曹。」
依照陳宮的策略,城裡城外兩相呼應,就像《孫子兵法》說的「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這是突圍的上好計策,雖然冒險,卻不得不如此。
呂布同意,命陳宮和另一名大將高順守城,自己準備率騎兵出城,截擊曹操的糧食補給線。
奈何呂布的妻子有意見。她不放心讓陳宮、高順守城。她說:「陳宮、高順一向不和,將軍出城,兩人必然不能同心守城,萬一局勢生變(內鬥),將軍要在哪裡立足?」
一句話說得呂布心驚膽跳。呂太太接著又提醒呂布:「當年曹操對陳宮,就像父母對懷抱中的幼子一樣(真誇張),到頭來陳宮還捨棄曹操,前來投靠我們。你待陳宮之好,並未超過曹操,卻把整座城交給他,一旦有變(陳宮叛變),我還能再做你的妻子嗎?。」
兩段話一段比一段驚悚,嚇得呂布取消出城計畫,起死回生的機會破滅,只能坐困城中,城破只是早晚的事。
《三國志》作者陳壽說呂布「雖驍勇,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
陳壽指出,呂布有勇無謀,善於猜忌,不能管制所屬,這些評語都對。然而,「但信諸將」(只信任各將領)這一部分,很可惜的,在下邳被圍之時,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呂夫人以當年陳宮背叛曹操,做為陳宮也會背離呂布的舉證,呂布對陳宮的信任便動搖了,互信基礎何其薄弱啊,哪有什麼信任可言。
因為對部將有疑慮,呂布放棄陳宮所提的突圍奇計,後人每每歸咎於紅顏禍水,說呂布不該聽信女人的話,這是大男人主義之下的「沙豬」觀點。若呂布對部屬全然信賴,若呂布陣營諸將彼此信任,呂夫人再好的口才,再楚楚可憐的形象,也難以撼動呂布的決策。追根究底,還不是一個「疑」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