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啊,男女之事不要做太多
從國家領導人的才品來看,魏明帝曹叡算是不錯的了。
陳壽《三國志》評:「沈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說他沈著、剛毅(沈毅)、能決斷、有見識(斷識),能依主見做事(任心而行),有君王的大氣概(君人之至概)。
可見曹叡是個有氣魄的皇帝。
有氣魄的皇帝有時會跋扈、殘暴。曹叡不會。
有史書稱贊曹叡,就算臣子強力勸諫,他也不會翻臉而以權勢殺害懲戒他們。(雖犯顏極諫,無所摧戮。)這是「君人之量」。大人大量,皇帝肚裡能撐船。(裴注引孫盛之說。)
有氣魄,難免想要有氣派。曹叡的缺點,陳壽指出,喜歡仿效秦始皇、漢武帝,大規模建造宮殿館舍。然而這兩位大帝,國家統一,不像曹魏,還處於三分天下的狀態。曹叡太早太急了吧,陳壽質問。
皇帝動用民力,修建宮殿,耗費民脂民膏。百姓外要打仗,內要蓋房子,累得半死,連結婚都沒空檔。臣子用這些理由,上書勸告皇帝。但是又怕皇帝想說,百姓結不了婚,是他們家的事,和我何干。為人臣者,勸告皇上,就要把他們家的事轉化成國家的事、皇家的事,才有說服力。於是蔣濟從人口切入。說:「我國現在有12個州,但人口還不及漢代一個郡。」
據統計,曹魏後期全國約有66萬戶,而東漢戶口最繁盛時,南陽郡有52萬戶,汝南郡40萬戶。一個郡就幾乎是魏的一國。所以要讓人民返鄉休息,多多生產。生產者,一生孩子,二生糧食,讓百姓有空種田,不要把百姓操死。這對國家有才有利。
這樣還不算。皇帝蓋宮殿房舍,不一定用來辦公,可能也為後宮。蔣濟索性把話講開,勸皇上,省省精力。莫耽溺於「歡娛」。這話講得含蓄,說白了,就是少做男女之事。「神太用則竭,形太勞則弊。」皇帝不要太操勞。條件不錯又能生孩子的留下來,其餘的送出去,圖個清靜。
曹叡聽了大大贊賞。但聽歸聽,有沒有照辦,不清楚。曹叡只活了36歲。
最新更新日期:98.7.2
![](../images/back.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