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將軍百戰沙場,需要勇猛膽識,沒有善戰的將領是柔弱的。因此剛強是將軍共通的特質,亦剛亦柔者卻不多見。

  關羽的評價引發爭議,不在於他夠不夠勇壯,而是在剛烈之餘,他為何不能適度表現出柔的一面。

  託名諸葛亮的兵書《將苑》有一段話:「純柔純弱,其勢必削;純剛純強,其勢必亡。不柔不剛,合道之常。」意思是說,單純一味的柔弱,力量必定削弱;單純一味的剛烈,力量必定消弭。

  太剛直容易折斷,太柔弱容易屈服。亦柔亦剛的中庸之道,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普魯士的名相俾斯麥有「鐵血宰相」之名,可見其人之剛烈。但他的成功,不在於剛烈。

  俾斯麥脾氣暴躁、性急、獨裁、高傲、強硬、褊急,政敵很多。他47歲那年擔任首相,不被外界看好,認為他是麻煩製造者,會製造很多衝突。

  俾斯麥的表現令各界刮目相看。俾斯麥先安內,後攘外,以柔軟身段,禮賢下士,化敵為友,政敵一一被他收編過來。此舉讓許多人驚訝于已,不曉得他的用意。

  俾斯麥安定內部後,接下來處理的首要大事,是要把德意志聯邦統一起來。

  德意志聯邦由38個小邦組成,奧地利是最大的勢力。論人口、領土,普魯士還瞠乎其後。但俾斯麥決定一搏,不但要把奧地利勢力排出德意志南部,還要逼除法蘭西在萊因河的勢力。

  為了達到目標,俾斯麥發動戰爭。他不用外交戰、謀略戰,而訴諸武力。他說:「天下的大問題,不是議會辯論所能解決,唯有鐵和血。」「鐵血宰相」之名由此而來,可見他立場之堅定,手腕之強硬。

  俾斯麥不顧輿論反對,挑起普法、普奧戰爭。但接下來卻顯現軟硬兼施、能進能退的身段和智謀。當著名的毛奇將軍,率領普魯士大軍節節逼近維也納,占領奧地利已是指日可待。俾斯麥卻突然叫停,他反對長驅直入。「說要打的是他,喊停的也是他,搞什麼嘛!」政敵抨擊。

  俾斯麥另有盤算。他的觀念清楚,開戰的目的,是要把奧地利逐出聯邦之外,不是要占領或殲滅。設若逼人太甚,奧地利強力反撲,拉攏法蘭西,將對普魯士構成壓力。如果適可而止,留給奧地利退路,奧地利不但不會聯合法蘭西,反過來會對普魯士產生好感,讓普魯士可以安心對付法蘭西。

  其次,直入維也納,自家門戶洞開,法、英、俄等外國勢力乘虛而入,對普魯士將構成極大威脅。

  同樣的思維模式,發生在對法戰事。普魯士軍隊進攻法蘭西,俘虜了法王,直搗巴黎前,俾斯麥見好就收,避免普、法結為世仇。

  俾斯麥性恪專斷,氣度狹小,給人過於陽剛的印象,但處理國事,卻收起性格裡陽剛的一面,以全方位思考,衡量輕重得失,因而能夠一面發動戰事,一面倡導和平。這種兩手策略,為普魯士爭取最大的利益。德意志在俾斯麥手中統一,也奠立了帝國創建的基礎。

  俾斯麥的作風正是「剛中有柔,柔中有剛」的典範。

  我們常聽到「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可是很奇怪的是,俾斯麥並未任他的剛直性格影響決策或決定命運,反倒出人意表的調整身姿,由僵直性強悍性格轉而為柔順寬容的態度。是調適成功,還是他性格本來就有多層面向,只是不為時人所知?

  一個鐵血形象的政治人物尚且服膺「柔」、「退」哲學,何況一般人?我們經常視剛強為勇敢、正義,退後、柔順就是膽怯懦弱。這是不對的。一味剛強,只是莽夫,比起軟而無骨,高明不到哪去。剛柔並濟應該是一種生命態度,一種風格,是所有人都該有的修為。


最新更新日期:95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