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看古人說故事,疑惑不少,尤其牽涉到和科學相關的部分,總懷疑編寫者不時會捏造一些事蹟。但懷疑歸懷疑,確認之前不敢反駁,只留下一堆問號,說是大惑不解太嚴重,就算小惑不解吧。

  譬如三國時候,南方進獻山雞給曹操。但山雞不叫不跳,呆若木雞。怎麼逗牠呢?知道如何秤大象的曹沖,想出一個辦法,搬來一面大鏡子,擺在山雞面前。山雞看到自己的影像,以為另有一隻山雞,就跳啊叫個不停。

  會懷疑這一則,是因為家裡養狗,見貓見狗都激動撲前,但立於鏡前看到自己,卻不動如山,是遠視或不感光?山雞的眼球構造如何?會不會也和狗兒一樣?如果是,這則故事便是好事者虛構的。

  這個小惑,日前讀《孔子蟬與慈禧貓─100位歷史名人的動物奇遇記》找到答案。

  作者杜萸寫道:「其實,大部分的動物對『照鏡子』或『自己的倒影』都沒有反應。因為影像是平面的,不是立體的。動物學者實驗發現,除了猩猩之類的靈長類動物會懷疑鏡子裡的影像是自己外,其餘的動物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誤以為鏡子裡的影像是另一個同類。」

  可見當初的懷疑不是沒道理的,山雞不會被鏡中的影像所刺激。

  懂歷史者本就不多,兼善動物更是少數。《孔子蟬與慈禧貓》作者杜萸畢業於中文系,從小喜歡動物,長年鑽研動物歷史,造就了這本好看的書。

  再看〈曹丕向孫權討翡翠〉一文。

  《三國志》裴注引《江表傳》:「帝遣使求雀頭香、大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鬥鴨、長鳴雞于吳。」──曹丕要求吳國進貢雀頭香、大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鬥鴨、長鳴雞等珍寶。

  這一段我看好幾次,從來沒懷疑翡翠是什麼,以為就是翡翠玉嘛,寶玉人人愛,讀《孔子蟬與慈禧貓》才想到,翡翠有兩種涵義,一是翠鳥,一是美玉。曹丕要的是前者。

  把曹丕要的東西比對,不是動物就是動物類加工製品。翡翠和孔雀同一等級,是鳥類。

  翡翠的羽毛很漂亮,不只賞玩,還可用來裝飾旌旗,編織成儀仗中的華蓋。(或許這是曹丕要翡翠的另一原因。)

  翡翠又稱魚狗。羽毛太美,鑄下殺機。〈曹丕向孫權討翡翠〉一文提到《清稗類鈔》引項叔明《翡翠曲》所述翡翠買賣的情形說,鄉民每早把活捉來的翡翠送到翡翠專賣店(翠肆),老闆抓起這些翡翠(或幾十隻,或上百隻)拔取羽毛,之後隨手一扔,翡翠或傷或死。

  鳥為食亡,也因毛亡。

  多讀好書,見多識廣。《孔子蟬與慈禧貓》就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最新更新日期:94年0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