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行刺董卓,政變有功,事成之後被任命為奮武將軍,封溫侯。但王允顯然不把他當一回事,再加上兩人作風不同,想法不同,因此不和。
王允看不起呂布,他認為呂布充其量是個壯士、劍客。
劍客
《後漢書.王允傳》說:「(王允)素輕(呂)布,以劍客遇之。」這段話說明了,王允看不起呂布,把他當做劍客。
劍客不是很好的身分嗎?好像一代俠客,眾人仰望?
方詩銘教授旁徵博引,認為不是。
方教授於<呂布在并州的早年生涯>一文中,引《後漢書.劉陶傳》一段話:「(順陽)縣多狡猾,(劉)陶到官,宣募吏民有氣力勇猛,能以死易生者,不拘亡命奸臧,於是剽輕劍客之徒過晏等十餘人,皆來應募。」
劉陶肅清縣內眾犯,用的方法就是以毒攻毒,召募勇士來打擊匪徒。只要有力氣、勇猛、不怕死,不管出身背景,都歡迎。因此像過晏這種「剽輕劍客之徒」,也來應徵。
「剽輕劍客」是什麼意思?《後漢書.王渙傳》說王渙:「少好俠,尚氣力,數通剽輕少年。」李賢注:「剽,劫奪也。」這表示「好俠」的王渙雖是俠客,但也和年輕搶匪互通一氣。這應該是普遍現象,因此有「剽輕劍客」這樣的詞語。
壯士
除了劍客,呂布也給人「壯士」的形象。《三國志.呂布傳》說:「司徒王允以(呂)布州里壯健,厚接納之。」王允器重呂布,是因為呂布是個壯士。這點和陳宮相同,陳宮對陳留太守張邈表示「呂布壯士,善戰無前。」
然而壯士一詞,好不到哪去。《後漢書.虞詡傳》:「(虞詡)及到官,設令三科以募求壯士,自掾史以下各舉所知,其攻劫者為上,傷人偷盜者次之,帶喪服而不事家業為下。收得百餘人,詡為饗會,悉貰其罪,使入賊中,誘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殺賊數百人。」可見壯士也有以黑制黑的作用,而他們的形象,有攻劫的,有傷人偷盜的,有不事家業的。和劍客差不多。
游俠、盜匪一線間。荀悅《漢紀.卷十》講漢武帝時:「游俠之本,生於武毅,不撓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見危授命,以救時難而濟同類;以正行之者謂之武毅,其失之甚者至於為盜賊也。」甘寧早期就是這一類型。(「少有氣力,好游俠,招合輕薄少年,藏舍亡命,聞於郡中。」)
方教授認為,呂布給外界的形象就如「輕俠」、「劍客」、「壯士」,儘管他不見得是什麼盜賊,但形象高不到哪去,至少在王允這種「世仕郡為冠蓋」的大姓豪族代表眼裡,呂布不被看得起。即使呂布幹過主簿,也是一樣。
王允和呂布鬧翻,看似過河拆橋,權力鬥爭,但從王允輕視呂布這一層看來,或許不願和呂布共事平視,也是兩人最後反目的原因。
最新更新日期:94年05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