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三國志》寫呂布襲劉備,取下邳,劉備投奔曹操,程昱說服曹操除掉劉備,因為「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這段話分三部分:
  1、對劉備的正面評價:a有雄才,b甚得眾心。

  因為不是普通角色,所以:
  2、終不為人下──最後一定出頭,早晚會成為大患,所以:

  3、不如早圖之──早點幹掉他。

  基於「人才看人才,看得出人才的才」定理,程昱對劉備的看法很準確。

  大部分日後有那麼點成就的人,年少時、發跡前大致有跡可尋,但不是每個人可以觀察得到。慧眼識英雄,不難,慧眼識成為英雄前的狗熊,很難。

  《三國志》寫劉備的年輕歲月「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古代,一個年輕人,不但不愛讀書,還喜歡玩狗、騎馬,(如此放蕩!)重視美服,(如此虛榮!)而且迷戀音樂(一定是靡靡之音,不會是聖王古樂。如此靡爛!)在外人眼中,根本沒什麼出息,更何況是個和媽媽賣草鞋、織涼席的孤兒。

  可是我們並未在《三國志》裡看到劉備因此被藐視的記載,陳壽反而寫了劉備的不少奇人異象,以乎為劉備未來的功業鋪路。於是我們知道劉備家宅東南籬笆邊上有一株五丈高的桑樹,枝葉繁密,遠遠看像車蓋,很不尋常,有人斷言,附近會出貴人。然後有個人名叫劉元起,是劉備同學的爸爸,他很器重劉備,常常給他生活費用,當做自己親生兒子般對待,他稱讚劉備「非常人也」,不是普通人啊!

  尤其甚者,陳壽筆下的劉備,手垂下來可以過膝,眼睛可以看得到自己的耳朵,這種猿猴般的長相,卻是古人眼中的帝王之相。然而真正讓劉備看起來不太平凡的,恐怕還是自然散發出來的領袖氣息,以及不願屈居人下的企圖心。也就是史書說的「少言語,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結交豪俠。」是這種特質讓當地馬商張世平、蘇雙傾心,甘心給劉備很多政治獻金,使劉備能夠招兵買馬,聚集部眾。

  因此,當劉備這位常敗將軍投靠曹操,程昱發出警語,認為劉備不是等閒人物,而曹操更是和劉備同進同出,禮遇之至,甚至說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當今天下英雄,就你和我了。)」

  頗有後人對曹操這句贊詞不以為然,以為只是客套話。然而我們參看史書前後文的記載,儘管曹操以酒助興,月旦群英,對劉備多少說點客氣話,但決非隨便說說而已。曹操聞得出劉備身上流露的英雄氣息──雍容大度,加上從小培養出來的江湖味。那是打天下必須具備的氣息,不是從小嗜讀四書五經的模範生所擁有。

  這股調調,曹操最熟悉不過了。《三國志》說曹操「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莫之奇也。」「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意思是說好交朋友,放蕩不羈,不注重操行和學業。依當時社會價值觀,這種人並沒什麼未來,所以「世人莫之奇也」,當時的人不怎麼看重曹操。也因此橋玄對曹操說「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能安天下的就是你)」,為後人津津樂道;而許劭也以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姦雄」的品評流傳後世。劉備、曹操前景不被看好,不是他們不好,而是獨具慧眼的人不多。千里馬固然少,伯樂恐怕更少。

  伯樂不但要看得準,還要看得遠,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有的英雄發跡前被人當狗熊,有的英雄得勢後卻變成狗熊。有些人小時了了,大了不佳,不知道人生哪個轉折出了岔。公孫瓚是很好的例子。

  公孫瓚發跡前擔任遼西郡門下書佐。門下書佐是官名,為郡太守府抄寫文書,職位低,但「有姿儀,大音聲」,儀表風度很好,聲音很宏亮,侯姓太守器重他,把女兒嫁給他,送他去學者盧植那裡求學,在那裡公孫瓚認識了一位同學,名叫劉備。劉備也因為這層關係,一度投靠公孫瓚。公孫瓚後來又回到太守府上班,劉姓太守因案被傳喚到京城受審,公孫瓚為他駕車、煮飯、打雜,劉太守罪名成立,被流放到偏遠的日南郡(今越南廣治市西北),公孫瓚準備米、肉,在洛陽北郊的北芒山遙祭祖先,舉杯禱告:「過去我是人家的兒子,現在是人家的臣子,我要去日南,日南多瘴氣,或許一去不回,在此先和列祖列宗告別。」然後行跪拜禮,慷慨激昂,旁觀者莫不動容。劉太守後來獲得平反,中途又折了回來,公孫瓚也因這樣動人的表現,被推舉為「孝廉」,擔任郎中。他後來擔任「遼東屬國長史」,有一次帶領幾十名騎兵出巡,碰到數百名鮮卑族騎兵,公孫瓚退到一座空亭裡,告訴騎兵們:「不衝出去就死定了。」於是公孫瓚拿著長矛,兩頭裝上槍頭,飛奔而出,刺傷鮮卑騎兵數十人,自己部屬也戰死殆半,終於脫險。英勇事蹟傳開後,鮮卑人不再隨便越界。《後漢書》寫:「(公孫)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三國演義》更以「白馬將軍」的稱號把公孫瓚形象化。

  從上面敘述看得出來,公孫瓚不但有情有義,而且瀟灑勇敢,從現在看未來,此公前途未可限量,怎知道後來竟是那麼烏龍。難道又是彼德定理,升到一定的位置,就不行了?

最新更新日期:93年0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