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根據《三國演義》,潘璋在夷陵之戰死於關興之手。當時為了抵抗劉備攻吳,潘璋與韓當、周泰領兵相抗,遭關興追殺而亡。不過以上純屬虛構,大概是小說作者為了替關羽報仇,便假借關羽之子關興之手殺了潘璋洩恨。但據《三國志.潘璋傳》,潘璋死於夷陵之戰後十二年的吳嘉禾三年(二三四年),未寫明死因,應和敗死無關,壽終正寢的可能大些。夷陵之戰他和陸遜合力對抗劉備,不但沒死,他的部將還斬殺劉備陣營的馮習等人,立下大功,和《演義》所敘相反。

  潘璋雖然被擁關羽人士所痛恨,但真正擒服關羽及關羽之子關平、關羽部將趙累的,並非潘璋本人,而是他的部將,擔任司馬的馬忠。

  潘璋這個人很粗猛,熱衷於建立功業,帶兵時禁令嚴厲。《三國志》說他「所領兵馬不過數千,而其所在常如萬人。」意思是說,他統領的兵馬只有數千人,營地規模卻像有上萬人一般。每打完仗,他就在駐地成立市場,別的軍營沒有的物資,他都不缺。他生性奢侈,晚年變本加厲,衣服器物比照國君,有時候索性殺了有錢的官兵,奪取他們的財物。監察官員舉發,孫權念他功在國家,不予追究。所以潘璋雖然囂張,卻未遭忌害。

  有其父必有其子,潘璋的兒子潘平品性不端,卻無乃父之功,後來被流放。潘璋的妻子則一直住在建業,獲得田地、住宅等賞賜。

  孫權容得下像潘璋這麼囂張的人,陳壽寫史便贊揚孫權「忘過記功」,難怪能保有東南一方。

  潘璋的器物僭越臣將該有的尺度,已是犯上的死罪,孫權寬容不究,不可思議。或許,潘璋儘管囂張,但言行之間尚能讓孫權放心,知道他只是貪財而已。若潘璋經常口出狂言若許攸,若有人設計密報潘璋有不軌意圖,潘璋恐怕死定了。

  可見囂張是一門學問,不但要適可而止,也要慎選囂張的項目,更要觀察主子的臉色,以及主子容忍的極限。

  孫權的帝王霸氣不像曹操,能屈能伸,彈性很好。在曹操面前囂張是不行的。上回寫的禰衡,曹操容忍不殺,送給別人,其實就算禰衡留在曹操身邊,早晚也會被殺。《三國志.崔琰傳》末段寫:「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而琰最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起初,曹操天性善忌,不能容忍的人,如孔融、許攸、婁圭,都自恃為曹操老友,言語不恭,因而被殺。其中崔琰最為世人所痛惜,至今還為他感到委屈。

  被點名的這幾個人,其中,許攸的囂張指數最高。雖然充其量是耍耍嘴皮子罷了,不過耍得太過,惹來殺機。據裴松之注引《魏略》說許攸憑著官渡之戰及征平冀州有功,時常想起且提起當時勇,和曹操沒大沒小,直呼曹操小名不算,還對曹操說:「你沒有我,得不到冀州!」曹操笑答:「是啊,是啊,你說的是。」心裡作何感想,不問可知。有一回許攸跟著曹操進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若沒有我,曹操不可能出入這門。」是啊,都是你許攸的功勞,曹操我好比酒囊飯桶,這樣子囂張,不殺行嗎?天下大致底定後,給他死。

最新更新日期:92年03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