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守則第一條,老闆絕對不會有錯;如果發現老闆有錯,請參考第一條。
「老闆絕對不會有錯」,這句話絕對不會錯,因為這是員工長保飯碗的定律。飯皇帝大。
可是老闆真的錯了,又要你執行他的錯,你必須扭曲人格、違背良知,多麼痛苦啊。
部屬面對這種情形,不外幾種反應:
- 據理力爭,強勸力諫
- 照章行事,對錯干我何事?
- 陽奉陰違,明著答應,暗地裡推拖不做;
- 委婉反對,若勸不成,全力執行。
第一種人很有骨氣,但不討喜,通常成為烈士;第二種人柔弱無骨,得過且過,許多主子喜歡這款;第三種人以陽奉保住飯碗,以陰違維護專業,但被逮到打太極拳,同樣將面臨掙扎。最後一種老成持重,最為中庸。
諸葛亮顯然是最後一種,從劉備東征孫吳時,諸葛亮的態度可見一斑。
● 法正的表演藝術
孫權襲殺關羽、奪占荊州,劉備為了報仇,率兵討伐吳國,大敗而歸。且不從結果論來看,伐吳這件事本身就有許多爭論。
奇怪的是,伐吳行動和諸葛亮的聯吳戰略完全牴觸,正史裡卻不聞諸葛亮吭聲,只在劉備慘敗後,嘆說:「如果法正還在,一定能制止主上(劉備)東征,即使東征,(如果法正還在)一定不會覆敗。」
短短一段話,依語氣透露出下列訊息:諸葛亮也不贊成劉備伐吳,但無力或不想制止。法正才有強諫、說服的能耐。
為什麼是法正?法正和諸葛亮的價值觀、人格特質和行事風格不同。《三國志》寫他們兩人「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就是說,法正和諸葛亮的喜好和崇尚不同,卻能從大局出發,共同合作。
法正會強諫,諸葛亮卻不會。從史料上不曾看到諸葛亮有「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演出。別說對劉備了,即令凶巴巴的法正,諸葛亮也不敢惹。法正性子剛烈,有恩報恩,有仇報仇,還會擅自殺害詆毀他的人。有人看不慣法正這麼囂張,希望諸葛亮報請劉備管束一下,但諸葛亮表示,劉備寵信法正,倚仗法正,要約束法正的行為,難哪!
這則故事,可看出法正的性格:有一回,劉備迎戰曹操,戰況激烈,眾人急勸劉備避雨(「矢下如雨」),劉備大怒,不肯,法正向前站在劉備面前,當擋箭牌,告訴劉備,你不退,我也不退。劉備只好避退。
法正會這種表演藝術,加上他的脾氣硬,獲得信任,所以,諸葛亮嘆說法正如果還在,必能勸阻劉備東征,主要還在於法正連說帶演,不怕死,符合勸諍的功力,這不是一板一眼、謹守君臣分寸的諸葛亮所學得到的。
有史家懷疑,諸葛亮贊成劉備伐吳,否則為何不聞諸葛亮反對?這個推斷很離譜,首先就忽略了陳壽在<法正傳>裡用了「群臣多諫」這四個字,表示反對者眾,只是《三國志》記事向來殘闕不全,未加詳載,裴注就引用史料記下趙雲的反戰建言。但不管什麼人來勸,效果可能都不大,劉備人在氣頭上,恨在胸口燒,惹不起,勸不動。有一個叫秦宓的人(時任「從事祭酒」一職),表示從天時看來,出兵不利,劉備嫌他烏鴉嘴,把他關進監牢,後來才獲釋。
● 不必為諸葛亮辯護
從史料看來,諸葛孔明並未勸阻劉備御駕親征。但身為首席謀臣,對主子的錯誤決定,如果未加勸阻,不是顯得很笨,就是很孬,不符合眾人對諸葛孔明完美形象的期待,於是,《三國演義》八十一回安排諸葛亮「苦諫數次,只是不聽」,後來引領百官,力勸劉備,伐吳可以,但不必御駕親征,「命一上將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聖駕?」劉備心志動搖之際,張飛卻闖進來抱著劉備的腿大哭,說:「陛下今日為君,早忘了桃園之誓!二兄之仇,如何不報?」張飛話說得絕,此仇非報不可,若報仇不得,寧死不和劉備相見。劉備就這樣感情用事,親自出征,諸葛亮說什麼也沒用了。
依小說所說,諸葛亮力諫了,是張飛壞了事。而羅貫中一直塑造劉備的仁者形象,到此時也顧不得了,演義八十一回寫秦宓在劉備出發前,再三勸阻,惹毛劉備,命人斬殺,眾官求情,免於一死,下獄,孔明上表,一來為秦宓開脫,二來勸劉備以大局為重,不要對吳興兵,言辭懇切,文情並茂,可惜劉備心意已決。眾將官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老闆犯錯。
事實上羅貫中不必為諸葛亮辯護,孔明不太興勸諫那一套是事實,但這無損其功業。已故中國總理周恩來,和主子毛澤東的關係,亦作如是觀。
最新更新日期:92年0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