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有個疑案。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關羽出兵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嚇得魏主曹操一度考慮遷都,以避其鋒。無奈功敗垂成,以兵敗作收,關羽被殺,荊州失陷,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布局破局。
有些反關派的三國迷指責關羽冒進剛愎,有些則幫關羽緩頰,認為劉備(甚至諸葛亮)應該為派關羽守荊州這項人事安排負責。以上說法,都忽略了授權管理的要領:「授權前要確定授權工作的範圍、權限和責任」。
以關羽和劉備的關係,以荊州防務之吃緊,不問可知,關羽必然擁有相當的權限。關羽鎮守荊州一方,權高勢重,獲得劉備全面信賴,得到充分的授權,這時我們不禁要問,劉備或諸葛亮在授權前該做什麼事?有沒有什麼遊戲規則是授權時所要遵守的?
傳統的階級文化,員工聽命行事,接受監督,不必主動,不用雞婆,不須扛太重的責任。而授權文化,員工勇於冒險,在錯誤中學習,承擔更多的責任。但是,授權不是最高領導人拱手讓權,撒手不顧;授權不是員工為所欲為,濫用自由。授權時,最高領導人必須明確傳達組織的遠景,包括目標、任務、價值觀和形象。在授權文化中,必須設定範圍,在界定的責任中創造行動的自由,在限定的疆域裡認清衝刺的方向。這和階級制度中這個不行、那個不准是不同的。
這就是授權管理的「吃水線」中心價值觀。吃水線以上的破洞,沒有立即而危險的威脅,吃水線以下的破洞缺口,卻會導致船隻沈沒。因此,只要在吃水線之上,獲得授權的幹部或員工,可以盡情揮灑,可以逕行決斷,造成破洞也不妨。吃水線之下的決策失誤,則可能危害組織的發展。
聯吳抗曹是諸葛亮一貫的立場,劉備支持、同意,始終和孫權政權保持良好的競爭關係。然而這種方針大略,這項基本國策,是否明確傳遞給在荊州的關大將軍知道?是否明訂關羽在荊州的權力運作範圍?是否讓關羽警覺到,和孫權撕破臉,獨自伐魏,這種吃水線之下的決策失誤,將危害組織發展?
如果關羽清楚聯合孫權的重要,如果劉備明白告知和東吳和好的意義,關羽便不會和東吳守軍時有摩擦。《三國志》寫道:「羽與肅鄰界,數生狐疑,疆埸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這表示,魯肅明瞭兩國不可為荊州這敏感問題而摩擦,所以雖然他們的轄境相接,兩方多次生隙,魯肅總扮演潤滑劑,安撫易怒的關羽。
魯肅死後,態勢丕變。兩國為了荊州,頗有芥蒂,大戰一觸即發。不料,關羽激怒孫權不算,還擅自出兵伐魏。
說擅自出兵,是因為關羽伐曹,並不是劉備下的命令,更不會是諸葛亮的主意。
查看《三國志》,在關羽、劉備的傳記裡,舉凡劉備命令關羽的軍事行動,都用「遣」「別遣」「令」「留」「使」等字眼,唯獨水淹七軍一事,沒有任何役使動詞。只簡單寫說:「是歲,(關)羽率眾攻曹公於樊。」(<關羽傳>)、「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先主傳>),更玄的是,不論劉備或諸葛亮,不曾出兵呼應,不曾派兵救援,彷彿關羽表演單口相聲,一人在撐場面。這不是很奇怪嗎?出身於蜀國的陳壽似乎隱諱什麼。
若不是關羽不明白聯吳的基本方針,衝動致敗,就是關羽明知故犯,逞一時之快。若為前者,則領導者未能識得授權要領,若為後者,把荊州交給關羽,則屬用人不當。無論何者,身為一國之君,劉備難辭其咎。
《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把關羽攻打魏國這件事,歸於諸葛亮的主意,目的是先發制人,瓦解魏、吳聯盟成形。且不說不合史實,還把原本極力神化的諸葛孔明給寫笨了。
最新更新日期:91年1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