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投降有兩種:有條件的投降、無條件的投降。前者多少有個討價還價的空間,處於劣勢的一方,開出若干條件,換取投降的協議,不像後者,任殺任剮,只求對方接受投降,不要繼續交火,不要擴大衝突。

  若非走投無路、山窮水盡,哪個競爭者願意退出戰局投降,更何況無條件投降?然而,同樣是無條件投降,懂得何時投降、如何投降,不僅不賠,反而倒賺,這需要相當大的本事。

  據守漢中的張魯,就有這等本事。

  漢中,這塊曹操得而復失、保管不了的土地,被曹操戲稱如雞肋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土地,卻是張魯安身立命的據點。

  張魯是五斗米道的領袖。東漢末年,民不聊生,民間興起兩個「道」。一個是「太平道」,即後來用兵起事的黃巾,一個是「五斗米道」。這兩種宗教組織都會為人治病、教人思過、給人喝符水。但五斗米道並沒有推翻政府、另立政權的企圖,只坐守漢中地區。朝廷自身難保,管他不著,張魯便在漢中稱雄二十年,頂多進貢朝廷一點東西,意思意思。漢中地區彷若世外桃源,收容了不少窮苦百姓。

  據說五斗米道的創始人是張魯的祖父張陵,張陵死後傳給兒子張衡,張衡死,傳給張魯。

  但又有一說,張脩才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張魯和張脩本來同為益州牧劉焉手下,有一次張魯和張脩奉命攻打漢中太守蘇固,任務完成後,張魯殺了張脩,接收張脩的部眾,並且占領漢中,自立門戶,不甩劉焉了。

  不管如何,張魯擊敗張脩,奪占他的部隊後,認真的經營五斗米道,自稱「師君」,以「鬼道」教導信徒。信徒剛入會時稱為「鬼卒」,必須繳交五斗米為入會費,修道有成者,成為幹部,叫做「祭酒」。五斗米道的教區稱為「治」,轄區共有二十一個「治」,每一個治設「治頭祭酒」一人,擔任主管,較大的教區的主管稱為「治頭大祭酒」,各個祭酒要在自己的轄區蓋義舍,供人吃住,信徒如果犯法,原諒三次,事不過三,再犯就要受罰,但除非罪大惡極,否則刑罰不重,通常修修馬路就可以抵罪了。

  亂世中,太平日子終有完結的一天,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出兵,攻打漢中。

  儘管漢中地勢深險,易守難攻,尤其陽平關,更是天然憑障。但形勢比人強,張魯並沒有拒關堅守,長期抗戰的鬥志,更沒有稱王的念頭,只想投降,平平安安過一生,但弟弟張衛心有不甘,認為形勢尚有可為,便領兵據守陽平關,不料不堪一擊,兵敗遁逃。

  張魯錯過一次投降機會,不想,也不敢頑強抵抗,擔心拒不投降,曹操攻來,為時已晚。張魯的部屬閻圃持不同看法,獻策說不要太早投降,因為現在無路可退,被迫投降,沒什麼好處,不如逃往益州山區,抵抗一陣再俟機歸順,功勞才大。

  顯然閻圃很會計算損益,基於公司要賣一定要賣個好價錢的利害觀點,勸張魯稍為等待。但政治操作必須格外謹慎,才不會弄巧成拙。

  張魯是個聰明人,一方面必須釋放歸順的意向,一方必須釋出歸順的善意。當他逃走時,左右親信勸他堅壁清野,燒燬倉庫物資,以免落入曹操之手。張魯反對說:「我本來就想歸順朝廷,因故未能如願。現在出走,是為了避開兵鋒,沒有惡意。寶貨倉庫是國有財產,不可破壞。」於是封好倉庫,逃奔而去。

  曹操進入漢中,看見倉庫完好,大為高興,又聽說張魯早有歸順的意思,便派人安撫他。張魯投降,封官拜侯,還跟曹操結為親家。

  閻圃雖然一度勸阻張魯投降,但能為主子算計得失,值得贊賞,也受封為侯。張魯的組織雖遭購併,但處理得好,成為皆大歡喜的結局。

最新更新日期:91年10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