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韓非子說得真對,要出奇制勝,首須行動隱蔽,尤甚某些需要暗中進行、私下運作的案子,最怕見光死。

  如果一名領導者,把重責大任交付給無法保守秘密的人,就叫「所託非人」。

  《三國演義》寫漢獻帝把謀刺曹操的任務託付給車騎將軍董承,就是一個所託非人,註定要破局的案子。

血書密詔,謀刺曹操

  正史對這段史實交代不清,只說獻帝把謀刺曹操的密詔藏在衣帶裡,賜給董承,董承遂和劉備等人密謀除去曹操,因事機敗露,董承等反曹分子遭滿門抄斬。

  《三國演義》以綿密的組織力,和充沛的想像力,舖染出一段精彩的戲劇情節,補足正史的缺憾。但是我們寧願相信,小說盡屬虛構,決無巧合雷同,因為小說裡的董承,實在不夠格扛下刺曹大任,獻帝所託非人,釀成更大的悲劇。

  且看演義二○回。獻帝對曹操的跋扈專權忍無可忍,決定委託董承除去曹操,但曹操耳目遍及朝廷,一點風吹草動,難逃曹操法眼,如何詔見董承,交代任務呢?

  獻帝小心翼翼,把謀刺曹操詔令,以血書寫成,秘密縫製在衣帶裡頭,並以犒賞功臣為名,把錦袍玉帶賞賜董承,並咬耳朵說:「你回去後仔細觀看,不要辜負朕的心意。」這就是所謂「衣帶詔」。

  曹操早就得到線民密報,說皇帝和董承竊竊私語,他即刻趕到,半途遇到董承,問明來意後,要求查看錦袍玉帶,卻怎麼也查不出什麼玄機,只好放行。

疲累打盹,密件曝光

  董承驚魂甫定,回到家對著衣袍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任何端倪。正待睡覺去也,忽然燈花落在衣帶上,燒破一個洞,衣帶裡微露素絹,上有血跡。董承也機靈,立即拆開衣帶,一看,乖乖,赫然發現血書,指示董承集結忠義之士,除滅曹操奸黨。

  董承一夜難眠,天亮後,到書房再度拿出詔書,反覆思量,卻無計可施,不覺打盹,他的好友王子服長驅直入,發現詔書,故意收藏起來,喚醒董承,董承醒來,不見詔書,嚇得魂飛魄散。算起來運氣真好,王子服也是忠心赤膽之輩,願意共舉大事,於是白紙黑字,立下誓約。种輯、吳碩、吳子蘭、馬騰、劉備等人隨後也加入反曹陣營。

酒醉入夢,洩漏軍機

  後來,劉備得了機會,離開曹操身邊。董承少掉這股力量,束手無策,憂憤成疾,獻帝派太醫吉平問診。幾日後,董承已無大礙,和吉平對飲成醉,和衣而擁,卻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見他和眾路英雄圍擊曹操,口中連連罵出「操賊」等字眼。吉平聽到了,問說:「你要謀害曹公嗎?」董承嚇得面無人色,不能言語。

  算起來運氣真好,吉平也是忠心赤膽之輩,願意共舉大事。於是吉平咬斷一指,表明心跡,並打算利用為曹操看病開藥時下毒陷害。

  看看董承的表現。──大白天打盹,詔書不藏好被發現;半夜醉酒說夢話,吐露反曹心意。兩度洩密,若非運氣好,旁觀者本來就有同仇敵愾之心,大事豈不葬送在他手裡?

  當然,運氣不可能無限消耗,如果粗枝大葉的作法不改。董承並未得到教訓,吉平走後,董承大喜,正好撞見家奴秦慶童和侍妾雲英在暗處說悄悄話,大怒,下令逮捕,各責以四十大板,並把秦慶童拘禁起來。秦慶童夜半扭斷鐵鎖,翻牆而出,懷恨在心,向曹操告密,說:「王子服、吳子蘭、种輯、吳碩、馬騰五人,在家主(董承)府中商議機密,必然是謀丞相(曹操)。家主將出白絹一段,不知寫的甚的。近日吉平咬指為誓,我也曾見。」

  秦慶童的指控再度暴露出隔牆有耳的可畏,以及董承的粗心。府裡賓客來來往往,無法秘密集會也就罷了,但取出白絹書寫,被家奴看見,吉平咬斷手指,也被家奴看見,保密防諜不嚴謹在前,對一切可能看在眼裡的家奴不知籠絡,反而大責重懲在後,導致家奴告密,計畫曝光。接下來的發展是吉平下毒被曹操抓個正著,董承等五人被滅門,連董承的女兒董貴人也難逃一死。(小說寫的董貴妃,是董貴人之誤,東漢時期只有地位僅次於皇后的貴人,沒有貴妃,貴妃是南朝宋時才設置的。董貴人也不是董承的妹妹,而是女兒,是獻帝的老丈人,當時沒有丈人的名詞,而稱之為舅。舅不是後人習稱的舅子,而是丈人的意思。)

  漢獻帝也差點被廢。──皇帝想撇清關係?難啊,因為曹操派人搜查董承臥房,搜出衣帶詔和五人小組所盟誓的義狀,人贓俱獲,無法抵賴,這再度顯示董承的粗率,一者詔書藏不住,一搜即得,再者一群人指天對地發誓即可,白紙黑字寫下被當做證據做什麼呢?

  事情交給董承,太不牢靠,太不牢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