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說起愛情浪漫,永遠是扣人心弦的主題,它經常附麗在冒險、軍事、偵探、恐怖、歷史等類型作品中,甚至反客為主,成為主戲。(講到鐵達尼,我們會想到李奧納多和他的女友,船沈不沈不重要。)

  愛情故事增添八卦傳聞,進入歷史,化為戲劇,就是一則則膾炙人口的浪漫傳奇了。「曹子建與甄宓」便是這樣的產物。

  吾輩小時候看楊麗花歌仔戲,楊麗花飾演曹植,許秀哖演甄宓,李如麟演壞壞的曹丕,整齣戲浪漫得不得了。多年前《曹丕與甄宓》 還曾經在國家戲劇院首演(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二日)。

  甄宓真有其人嗎?真的跟曹植發展出一段情嗎?

  其實甄宓這名字是有問題的,史書通常稱她為甄后,他是魏王、後來稱帝的曹丕的正室。

  甄后,或稱甄皇后,或甄夫人,原來是袁紹的二兒子袁熙的老婆。當曹操率大軍攻破袁氏家族大本營鄴城,袁家上下逃之夭夭,只留下破垣殘瓦,以及老弱婦孺。曹丕入宅搜索,登堂入室後,見到兩名婦人,一老一少,狀甚狼狽。

  這老婦曹丕認得,正是袁紹夫人,那名少婦躲在她身後哭泣,披頭散髮,不住的發抖。曹丕問:「這是誰?抬起頭來答話。」

  袁夫人答說,此女子是袁熙的妻子。曹丕一驚,那不是美名在外的甄氏?

  甄小姐一仰臉,曹丕一見,咚咚叮咚嗆,梨花帶雨,一臉嬌怯,曹丕驚為天人,心意已定。

  原來,袁紹夫人身子老邁,不堪遠行,因此並未隨著出逃,甄氏陪侍婆婆,也留在鄴城。曹丕對甄氏一見鍾情,返回大營後,向曹操報告說,他要迎娶甄氏。

  曹操聽了眉一緊,臉一沈,心裡百般不悅。倒不是這女子有什麼不好,更非她已為人妻,而是曹操自己久聞甄氏美貌,正想破敵後納為己有,不料被兒子搶先一步。父子共爭一女,怕惹人閒話,只好答應。十八歲的曹丕,便娶了二十三歲的甄氏為妻。

  兩人如膠似漆過了好幾年恩愛生活,甄氏也為曹家生了兒子曹叡(後來的魏明帝)。但好景不常,甄氏漸入中年,人老珠黃,曹丕另結新歡,關愛的眼神落在寵妾郭氏身上。

  郭氏有個很響亮的名字──女王,她很有心計,常為曹丕出點子,在曹丕和曹植的太子爭奪競逐中,她出力尤多,曹丕愈來愈喜歡她,而她對未來的后座也頗感興趣。

  甄氏逐漸被冷落,心有不甘,時常口出怨言。郭女王藉機在曹丕面前咬耳朵,曹丕不堪挑撥,下令將夫人賜死。

  甄氏含恨而歿,死後際遇更慘。遺體不能依禮入斂,而且散髮覆面,口裡填塞米糠。曹丕稱帝後,郭女王如願以償,受封為皇后。然而,正所謂一報還一報,曹丕死後,甄氏的兒子曹叡繼位,郭女王過世時,曹叡從他人口中得知母親所遭受的迫害,於是比照當年郭女王對甄氏的對待,不讓郭女王大斂,同樣披頭散髮,同樣口塞米糠。

  另有一說是,郭女王撫養曹叡長大,待曹叡繼位之後,多次追究生母之死。郭女王很生氣的答說:「先帝(曹丕)命她自殺,你何必責問我?而且你身為人子,難道要追究父親之過,為前一個母親而枉殺繼母?」曹叡不予理會,逼迫她自盡,死後也不入斂,一如前述。

  自古以來,為爭取后座,運用權術爭寵、排擠對手的事例層出不窮。甄后並沒有什麼權謀,只有滿腹牢騷。寫這則故事,是為了凸顯一件事:在權力鬥爭的環境中,人善被人欺,忍耐謙讓是唯一自保之道,即使耍耍嘴皮子,也會招來殺身之禍。讀歷史讓人不愉快,但讀了可以深層認清人性與現實的陰暗面。


【附錄】曹植和甄宓的關係

  曹操死後,曹植的命運岌岌可危,多次遭哥哥曹丕打壓,遊走於生死邊緣,終日抑鬱寡歡。某日暮色蒼茫,曹植走到洛水邊,觸景生情,寫下《洛神賦》。在序裡清楚提到,宓妃是傳說中洛水的女神。

  或許是賦寫得太美了,後人編出淒迷的愛情故事,說曹植和甄氏也有一段情,但有情人不得結合,甄氏嫁給曹丕,後為曹丕所害。曹植入朝時,曹丕取出甄氏的遺物──一個用過的玉枕給曹植,曹植睹物思人,走到洛水,以濃濃的相思深情,寫下《感甄賦》。後來,曹叡把它改名為《洛神賦》。

  可能因為宓妃的關係,甄氏的芳名從此就成了甄宓。(宓,有二音:密和服,在這裡念如「服」。)

  可惜經過史家考證,這段故事不合實情,純係好事者所編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