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詭譎的五代十國,釀出武將當天子的最佳蜜汁,後周大將趙匡胤(九二七-九七六)依樣畫葫蘆,順勢而起,建立大宋江山。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代表趙匡胤死因之謎的「燭影斧聲」等歷史故事,和當時天下兩大美女--花蕊夫人及小周后的傳奇,在作者極具才情的筆力渲染下,抽絲剝繭,重解史實,並刻畫出世間最可貴的親情與權力間,感人肺腑的拉距戰。
排除障礙.順手而為
黃光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以下簡稱黃):「順手牽羊」一詞,多被作負面解釋。實際上,它如同打棒球時的打帶跑般--球員在揮棒一擊後,或許知道球打得不是很遠,但仍是要跑--具有正面、積極的意涵,且被廣泛運用。如外出時,要先關門或先按電梯,最順的作法即先按電梯再關門,因為等關好門,電梯也就來了;再如我到國外出差,常有源源不斷的靈感,由於我愛寫作,便掌握這種情境、順著這樣好的機會,利用晚上休息的時間動筆,發抒為文。廣義來說,「順手牽羊」是指一種借力使利、順勢而為的策略思考。
江侑蓮(前實學社編輯,以下簡稱江):趙匡胤巧妙地運用「順手牽羊」之計,來攫取帝位。他首先假借天命,暗中編「點檢作天子」流言,誆下了後周牧羊人「殿前都點檢」張永德,等於排除了他奪權的一大障礙;表現得忠心耿耿,甚受後周世宗柴榮器重的趙匡胤,隨即被任命接掌這個職位。其後,趙匡胤再於出兵迎擊北漢與契丹聯軍途中,兵屯陳橋驛時,示意「順手牽羊」的另兩位合謀者幕僚趙普與其弟趙光義,可趁著當時出現的「大日吞小日,即將會有新天子出現」的天象預言,再作上天示象,「點檢作天子」傳言,鼓動兵變,而披上黃袍,登上王位。這一切按常理看,合情合理,無人察覺原來這是一場由趙匡胤等三人齊力推動的密謀。趙匡胤的「順手牽羊」,包含排除障礙與順手而為兩個步驟。
黃:趙匡胤在後周是個聲望頗高的將軍,他的聲望足以使他把握機會,順手牽羊,這意味他具有優越的條件,也因而這羊(權位)牽得自然,如同水到渠成般,一點也不牽強。
江:趙匡胤的聲望,是靠他平日努力打好人脈所累積成。他尚是殿前都虞候時,所結盟的義社十兄弟,代表他跨出人際關係的第一步。此外他的英勇戰績,不僅獲得柴榮的信任,也贏得手下對他的向心力。柴榮死前將趙匡胤升為殿前都點檢,更無意中將他的義社兄弟一一安插在他近旁的要職,如此整個後周的禁軍主力,大半是控制在他手上。可以說,趙匡胤已掃除了奪權的各種阻礙,營造了「順手」的環境!
黃:其實後來的趙匡胤已有功高奪主的跡象了,但柴榮對這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左右手仍是信任,他也不是沒懷疑過趙匡胤的忠誠度,可是想起趙匡胤的許多忠心耿耿的行為,如冒著死罪射殺了南唐美女間諜水芙蓉,及他為大周的賣命出力等可歌可泣之事,又將這些生起的疑慮壓下。
雙贏--度量與謀略
認真說來,趙匡胤是個天賦異稟的人,其中一個小故事不禁讓人讚嘆他的聰明:南唐使者徐鉉至大宋興師問罪時,趙匡胤派了個不通文墨的掃地老頭應付,徐鉉的滔滔不絕遇到一個辯論時不吭一聲,只會猛點的官員時,也沒輒!
此外,他奪權後,為鞏固政權所作的一連串「懷柔」措施,如寬赦後周舊臣王著對新天子憶舊君的抄滅九族之罪;對不擁立他的韓通予以優厚撫恤,並追封其為「中書令」;對立宋有功大臣僅釋其兵權,且給予殊榮的待遇。比較起大殺功臣的漢高祖等帝王,他稱得上是位雍容大度的開國君主,因為沒有「量」才會殺人!換句話說,他是有謀有量的開創者。
江:可以說,趙匡胤的聰明全發揮到他所患的「帝位不保焦慮症」上去了。他對權利或心愛之物佔有慾之強烈,可從小時發生的「石馬事件」看出端倪:他對無意中拾得的小石馬異常喜愛,緊握手中,捨不得放手,但被玩伴搶了去,他認真地立下遊戲規則,心中想著要贏回來。韓令坤見他這樣,趕緊還他,並說「給你石馬,我們逗著玩的」。這種焦慮跟隨了他一生,使他的精神時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中。
復仇天使三部曲
亡國的柴榮之妻符太后,成為趙匡胤的潛在頭號殺手。她暗中挑撥已被趙匡胤據有的後蜀孟昶妃子花蕊夫人,激起花蕊夫人女人身體被無理侵占的貞節觀,及亡國之恨的復仇心結;花蕊夫人後來轉而挑唆與她有相同處境的南唐李煜之妻小周后,聯手打擊趙匡胤,離間趙匡胤和其弟趙光義的感情。符太后更鼓動她的小妹,趙光義之妻符妃,向其丈夫進趙匡胤欲打壓他這個弟弟的危言,如此前後夾攻,挑起了趙匡胤對其弟的疑心,進而推動趙光義仿其兄「順手牽羊」奪取帝位的決心。行事一向不露痕跡的符太后,終於借他人之手,完成了深藏她心中十多年的復仇宿願。
黃:女性在此書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她們的一出場便是熠熠生輝。從南唐派出的美女間諜水芙蓉迷惑了柴榮,至復仇天使符太后、花蕊夫人、小周后,他們和趙匡胤各有恩怨情仇。趙匡胤對柴榮的忠心因射殺水芙蓉而顯現,最後間接也因美女而失國,難怪他曾恨恨地說了句「美女無德」。而南漢劉鋹的貪愛女色,極度淫蕩,因而遭到滅國之慘境,這種種事件都隱含女色誤國觀念。「女色誤國」是失敗者推卸責任的一種偏頗說法!美女何罪之有?我希望大家從這些事件中,釐清成敗的本質,還給小周后等美女一點公道!
獨角戲--非忠即孝
江:所言極是。兩代間親情衝突的描繪於書中頗特出。例如韓通、韓微兩父子為是否擁立趙匡胤的爭吵,和符太后與其父符彥卿之間的親情掙扎戲。以後者來說,符太后堅強的對趙匡胤的復仇意志,被其父親大不認同和阻撓。兩人的大衝突是符彥卿假借病重,要其女兒回去,目的是勸她打消復仇念頭。兩人各持己見,符彥卿氣極拔出劍……但他仍是讓女兒走了,「他完全明白女兒成熟了,他手中的劍仍舊不停地抖動著」。這是一場火藥味十足,充滿緊張場面的古代家變!
黃:當初趙匡胤任馬前都指揮使時,奉令守備滁州城。他為遵守夜間不得開城門命令,不讓半夜率軍進城的父親趙弘殷進城,其父竟因露宿原野而染病並導致歸天。他的「忠」為他樹立名聲,但也讓誹謗他的人有了好的藉口。
趙匡胤母親更是指點他如何能成為掌握大權的好皇帝,知子莫若母於此可見。趙匡胤的善於知史、用史,甚至為集中大權的所作的「杯酒釋兵權」之靈感,便是得自於他母親臨終前,對他講佛書《百喻經》上的故事,所留給他的啟示。
江: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漸漸地釋去了他的朋友、親人的信任,釋去了大宋整個的安全保障,使往後的宋朝陷入一個重文輕武、時時受外敵侵壓的狀態中。
黃:重文輕武,或許是趙匡胤在歷史上的一個失誤,卻轉而將宋朝提昇成文化大國,如當時印刷術的發明、書法、繪畫、學術、文學的推展、陶瓷業的興盛,皆於當時達到了頂峰,使得宋代的文化於文化史來說,最能代表中國文化。反過來說,沒有趙匡胤的「順手牽羊」,就沒有宋朝,中國文化或許將大大失色!
(本次對談內容取自《順手牽羊》,實學社出版,遠流發行))
最新更新日期:92.09.25
→歷史資料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