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孫臏與龐涓同事一師,二人情同手足。但龐涓先事魏惠王之後,孫臏前往投靠。龐涓卻嫉妒孫臏之才,進讒魏王,刖去孫臏雙足。

  孫臏在女子留夷暗助下,以假癡不癲、聲東擊西之計,從大梁逃往齊國,被將軍田忌引薦給齊威王,獻上「圍魏救趙」奇計

  顏莉(前實社編輯,以下簡稱):龐涓與孫臏二人本是同窗,情誼甚篤,但孫臏前往魏國後,卻演變成兩人勢不兩立。這種現象在古今社會中隨處可見,尤其當二人關係越親密,一旦對立時,殺傷力也越大。孫臏的故事可說是這種衝突關係的「原型」。

  葉匡時(國立中山大學企管學系教授,以下簡稱):孫、龐的互鬥顯現出:傷害我們越深的,往往是我們最信任的人。我們不信任的人,反而無從傷害我們。這是一個吊詭。古來多少帝王的江山不是被周遭的人所謀篡?這樣的吊詭引發我們的思考與懷疑:是否我們對自己信任的人更應有所防範?

顏:孫臏遭臏刑後,逃到齊國,受齊威王重用,他以圍攻魏國的手法,援救趙國的名義,達到削魏強齊之目的。孫臏戰略的一大特色是:他強齊、削魏、弱趙,都不正面對敵,卻能扭轉局勢,其戰略思考實在引人入勝。

葉:對!其引人入勝之處即在於齊國兵力雖弱,卻能以虛擊實,以實擊虛。拿破崙曾說過,兩軍交鋒時,最重要的在於接觸的那一點是否以較強大的兵力與之對抗。即使我方軍力較弱,但只要在交鋒對陣的那一點上形成優勢兵力,便可致勝。「圍魏救趙」是避實擊虛,避強擊弱。倘若齊師開拔至趙國與魏軍相對,不僅實力相差懸殊,而且形成龐涓「以逸待勞」,所以孫臏不與之正面交鋒,而是轉移戰場,以弱勝強。

轉移戰場、創造商機

  既然無法正面交鋒,自然要在其他方面取得制勝點。龐涓攻趙,孫臏並不遠征趙國解圍,而是虛實並用:一戰為虛,佯攻大梁,誘敵南下;一戰為實,設伏桂陵,聚力殲敵。這在商場上叫作「轉移戰場」,當自己無法超越對手專擅領域時,就換另一個領域與對方一拚高下,產生所謂的市場區隔。轉移戰場的策略是創造商機的作法。例如美國知名書店Amazon推行網路購書,改變既有的書店通路,業績讓許多傳統書店望塵莫及。

  當小企業與大企業競爭時,經濟學上有所謂的「柔道經濟學」,強調的就是要用彈性、速度與不正面交鋒以對抗強敵,與轉移戰場說法類似。美國著名電腦公司網景(Netscape)與微軟公 司(Microsoft)在網路瀏覽器的競爭,就是一個以小對大的競爭實例。

改變遊戲規則

  此外,我們也常說「改變遊戲規則」,龐涓伐趙並預期孫臏會率兵前來,假若孫臏真走了這步棋,便完全墜入龐涓的遊戲規則中;孫臏當然要想辦法扭轉情勢,掌握主控權。於是,他使出圍魏之計,徹底打亂了龐涓的軍事部署,自己反過來守株待兔。由於他對龐涓的性格、脾氣、用兵特色有高度了解,更掌握了龐涓的行軍路線,事先設伏於桂陵古道,讓龐涓的魏軍一步步踏入孫臏的彀中。

顏:孫臏不僅改變遊戲規則,規畫得清清楚楚,也算好要於何處殲滅敵人,甚至連結局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孫臏真是個隨時調整戰略的箇中高手,他教田忌以「下駟對上駟」也是改變遊戲規則的一種作法吧?

葉:孫臏「下駟對上駟」與「圍魏救趙」的策略思想本質相同。孫臏教田忌以迂迴的方式與齊威王賽馬,正如「圍魏救趙」不直奔邯鄲,而是圍攻魏國。再者,田忌的整體「馬」力不如齊威王,但是他反轉遊戲規則,原本賽馬是以「勢均力敵」的觀念對決:上駟對上駟、中駟對中駟、下駟對下駟;但孫臏教田忌將規則改為下對上、上對中、中對下,形成了二勝一負的優勢。

跳脫「零和遊戲」的框架

顏:孫臏改變遊戲規則,定計在謀,才使齊威王打敗魏惠王。若無孫臏之謀略,威王即使有心改革國政,以其積弱之勢恐怕也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孫臏與龐涓竭智殫慮,各自為主獻計,使得這些時代成了計策取向、衝突取向……

葉:戰爭或政治的競爭法則都是以「零和遊戲」(zero-sum game)為導向,也就是
誓不兩立,不許有雙贏之局。孫臏與龐涓的衝突無法化解,起因於龐涓對於權力的貪婪。孫臏向魏惠王獻策,認為先滅西秦,既可免於腹背受敵,更可接管其邊陲資源;龐涓卻主張先滅韓、趙等國,其戰略不僅不可行而且與孫臏南轅北轍。龐涓為求自保,只好封殺孫臏,以免被他取代。另一方面,魏惠王要當霸主,齊威王也想當霸主,但是霸主也不能兩立、雙贏,所以不論君王或臣民都普遍存在著「零和遊戲」的觀念。

  幸好,在現代多元化社會中,政治已非唯一出路,每個人都可在不同領域獲得肯定。在企業競爭中,處處都可產生雙贏之局,與歷史所見,大異其趣。

顏:戰略家如孫臏、吳起等人,在戰場上幾乎是神算,萬無一失,但他們卻都在政壇的權謀、嫉妒下不堪一擊,軍事策略規畫家在戰場與政治上何以表現出如此兩極化?

葉:這其中除了「零和」的觀念外,還涉及競爭者的能力、氣度方面的問題。在組織中,能力不足卻又居於上位,往往會因為難以掌握下屬,而使氣度變得狹小,龐涓無法忍受孫臏的實力威脅,一再耍其他的伎倆將孫臏逼上絕路便是一例。
凡是要透過人際關係、透過鬥爭,或是利用小伎倆取得優勢的現象,大多隸屬於政治領域。戰國時代,皇帝害怕帝位被奪,大將軍擔憂被人取而代之,現代社會中,上位者總是對下屬有所提防與牽制,說到底都回到「零和遊戲」這個議題。

要做合作的競爭

顏:由此可見,零和遊戲會使組織成員為私利而害組織之益。孫臏在魏國受龐涓迫害,回齊國又遭騶忌制肘,不論走到哪裡,似乎都可發現人的嫉妒心在作祟,身為一個領導者如何去察覺並避免同類相害?

葉:龐涓與騶忌無非都怕孫臏與之爭寵,這跟中國是農業社會以及傳統零和遊戲的文化、心態上有很大的關聯。在非零和遊戲的規則下,懷抱資源可以無限擴張的想法,就比較不會產生這樣的問題。

  或許可以學習西方國家從小建立欣賞英雄的心態,而不是壯大嫉妒、否定、抹黑等這種惡質競爭文化。我們應該認清及接受人們之間存在著因才氣、資質不同而產生的差異,以免不知不覺中陷入零和遊戲無解的戰局。目前小學生的成績單不再區分名次,為的便是不要讓大家都以第一名為目標,因為第一名只有一個。但是,不做零和遊戲的競爭並不代表不鼓勵競爭,而是要做合作的競爭!

  在現代企業中,只要大家把心量放大,眼光放遠,在非零和遊戲的規則下,了解到組織內外的資源皆可無限擴張,如此一來,不僅可減少衝突與傷害,更可創造商機,產生雙贏之局。

  此外,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比「圍魏救趙」更複雜,書中的孫臏與龐涓看起來就是代表著善與惡,事實上,真實的人生不可能如此黑白分明,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善、惡兩面,這才是比較複雜而真實的問題。《圍魏救趙》這部小說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二元與多元,以及零和遊戲與雙贏之局的問題,值得我們多加思考。

(本次對談內容取自《圍魏救趙》,實學社出版,遠流發行))

最新更新日期:92.08.25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