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竇猗房──一個全身似會發光的小女孩,她熟讀《老子》,奉此書為自己的行為圭皋,因著一位老者的發掘,徹底改變她的命運。她成為漢文帝劉恆的妃子,後來扶正王后,成為西漢文景之治的幕後推動者。

推動搖籃的手

  封德屏(文訊雜誌總編輯,以下簡稱):俗話說:「成功男人的背後必有一個好女人。」作為西漢盛世──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促使他能成就一番殊榮帝業的,其實有兩個重要的人物,一是他的母親薄夫人;一是他的妃子(後來成為皇后)的竇猗房。這兩位女子有兩個極為接近的特點,一是身上披著將會產下天子的預言;二是都極愛讀《老子》,把《老子》誦讀在心並時時引以為戒,她倆的言行影響了漢文帝的思想模式。

   江侑蓮(前實學社編輯,以下簡稱):竇猗房是一形象鮮明的女性,除額頭眉眼四周會發出的若有似無的紫光及明亮外貌外,她的聰慧更令人印象深刻。如在面對鄉父老嚴厲的質詢時,甚至是薄夫人的「進隱」──一種猜謎遊戲,小小年紀的她都能深思熟慮、亳無差池的應對。

弱者的老子哲學

封:的確,《老子》一書經竇猗房熟讀、融會貫通後,不自覺融入日常生活,能在楚漢相爭動亂過後不久的貧窮時代堅定的生存。甚至在被各鄉邑所推薦出,欲入宮受皇室教養,而來參加選拔的名門子女中脫穎而出,因為猗房是毫無家世背景的普通人家女孩。她幸運地被選進宮是經過層層的試煉,全憑自己的力量,除去上天賦予她的優異外貌及資質外,她能時時自我檢討,以《老子》做為自己的處世法則,提醒、激勵自己,使自己的心能保持在圓滿清靜的原始狀態中,以無為的清澄思慮面對突如其來的偶發事件,而能從容迎刃而解。

江:猗房是位聰明的女孩,尤以她在侍奉行事手段極為殘忍的呂后時,能提醒自己要謹言慎行。正因為她的聰慧洞燭,方能得到呂太后的賞識,被當成禮物般,送去給分封各地的漢室王侯──這是選進宮中的女孩最圓滿的結果。

  再者,提到猗房最喜歡的《老子》看來,老莊哲學確是非常深祕奧妙。猗房常記起《老子》的「歸根曰靜」、「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上善若水」實在讓人玩味再三。

封:《老子》是一種教人柔弱的哲學,但也是最大力量的所在。因為善用柔弱,可以勝過剛強,可見柔弱力量之大。東漢黃老之風興盛,是受到施政者的德風感應之故,漢文帝劉恆以民為本的作法,是開民主之風的先行者。

江:其實猗房的一生即《老子》哲學印證者,她要被送出宮前,幸運地遇到了面惡心善的鷹公公──這鷹公公如同賞識竇猗房的鄉父老般,是影響猗房命運極大的人。猗房一心想去離家較近的趙國,她要求鷹公公將她的名字列在配往趙國的名冊上,鷹公公答應了她。但公布分配結果時,猗房被分配前往地處邊疆的代國,正因為去了代國,遇到了寵愛她的薄夫人及代王(孝文帝劉恆),這豈不是應證「禍兮福之所倚」的微妙道理。

曹劌:「我就是魯國的寶物」

封:此部《天命之后》傳主除竇猗房外,還包括了三個人物──大舜、曹劌及百里奚等各具特色的英雄人物,在此,我想先談談曹劌。

  曹劌以一區區平民之身,毛遂自薦於魯君前,他果真以著他的先見之明及膽識贏得了魯君的信任與重用。經長久的蟄伏,曹劌換來了最可貴,等於是他一生最大的願望──當魯國的軍師,拯救魯國於四面楚歌中。他是一位具有俠骨之風的勇者!

江:曹劌之能成功,是因為他對戰爭情勢深入剖析,且運用自創的作戰理論──是一種切中要點的理論,而並非單純的沙盤推演,故能切中要害,深得魯君之心。〈曹劌論戰〉是歷史上頗為精闢的戰術理論,用之必能百發百中,當然得配合當時的戰勢來說。

封:曹劌獻給魯國相國臧孫達的一幅地圖,是他數年間跋山涉水,精密審思畫成的。可見「實地勘查」對戰爭實是最踏實、也最道地之法。以曹劌此種劍及履及之人,也是難能可貴的,是個有勇有謀之人。

江:在當今社會上,敢於毛遂自薦的人方能拔得頭籌,也就是能自信地站在虎虎耽耽的評審者、掌權者前,充分展現自己的才學德術,才有出人頭地的可能。而曹劌除了上述要件外,顯然還有不同之處,他具有拯救魯國於岌岌可危的情勢中,想要魯國富強的心並是支持他不畏風霜收集戰況的主要力量。即此種拯救天下蒼生的恢弘大量是驅就、鞭策他在被埋沒的日子中仍繼續往前走的最大動力。

封:這就是所謂的英雄氣概,不平凡的人臉上總有一股說不出的特別之氣。就像竇猗房一樣,眉眼四周之間會有若有似無的紫光,則雖玄奧了點,但如以較具體的例子來說,即是有這樣的表徵。

歷久不衰的友誼

江:但也有像百里奚一樣,所謂的特別之氣並沒有很明顥的顯露出,幸運之神很久才降臨他的身上。他的成功是歷經許多折磨的,到老才漸漸完全散發出他的光芒。他從三十歲起即輾轉多國,一直希冀能為當朝的國君重用,以復自己祖國許國曾被滅國之仇──兩個頭號仇人為鄭、魯兩國。可惜皆不如所願,還流落至被楚國統治下的申國成了奴隸,最後被秦穆公以五張羖皮向楚國贖回,從奴隸一變而為秦國的上大夫。

封:百里奚是個愈老愈辣的人物,他早年被「復仇」的意志沖昏了頭,行事過於衝動且看得不夠遠,幸好有好友蹇叔在旁為他指點迷津,協助他逃出不少劫難。但實際上百里奚是有學識才華的人,只有蹇叔識人,認定此友將來必飛黃騰達,因而願意陪他過著流離失所的日子,共同尋訪可以為之實施政治理想的君主。也可以說,沒有當初蹇叔的支持,也就沒有今日的百里奚。

江:他們兩人的友情確是可貴,尤以百里奚當上秦國大夫後,不忘提攜當年的患難之交蹇叔,這又是位義薄雲天的好漢。

  百里奚是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成功例子,亦是他毅力過人方能造成。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正是他最好的寫照,可見英雄不怕出身低。

封:「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即他最佳的寫照。五帝中的舜,亦是歷經許多磨難之人。所謂虎毒不食子,但舜(姚俊)的生父卻百般想置他於死地,令人匪夷所思,但姚俊一直以孝對待家人。雖然家人個個都是心腸狠毒之人。

江:姚俊之弟姚象更是可怕,他不僅形象怪異,心腸更是邪惡,帶頭作怪的都是他。而帝舜生來就帶神話色彩,眼有重瞳,他心地善良且心思敏捷,方能躲過家人對他的磨難及陷害。

封:「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應是姚俊給人最大的體驗。他能孝感動天,正是此因素。當姚俊當上君王不久,他的父親便過世了,他不僅哀慟,更為失去一個最嚴厲、最有耐性的批判者而感到惋惜,因為他雙眼失明的父親在世時,對他所作所為雖看不見,但事事批評,姚俊卻不加反駁且謹記在心,果是難能可貴。

江:人活在世上如果沒有鞭策力量是無法進步的,一個對你最刻薄、挑剔、排擠的人(不論是親友或敵人),往往是成就你一生功業的最佳推手。為政亦然,姚俊能是位賢明的帝王,他的父親竟是位功不可沒的幕後功臣!

(本次對談內容取自《天命之后》,實學社出版,遠流發行)

最新更新日期:92.03.05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