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晉「八王之亂」,司馬氏互相爭權殘殺算起,到「五胡亂華」終了、南北朝開始,這期間大約一百五十年,是一個大分裂、大黑暗的時代,是一個殺人如麻、狂暴變態的時代,絕大多數的皇帝昏庸荒淫,只有燒殺擄掠的本事。非常另類的奇遇發生了:漢人王猛,和氐人苻堅,在亂世中因緣際會,激迸出歷史的火花,為大黑暗時代點燃了明燈,開創了空前盛世,建立起一座亂世桃花源。
羅裕霖(羅開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開高爾夫學院院長,以下簡稱「羅」):《打草驚蛇》是一部打擊黑金的「官場現形記」;是一部「苻堅爭霸經營史」;更是一部「王猛傳奇」。
王猛一擔畚箕行遍天下,奔波於鄴城、長安、洛陽等地,表面上是賣畚箕,實際上是專注於天下大勢,留心當代的英雄豪傑,尋找明主。
王猛苻堅,絕代拍檔
黃驗(實學社總編輯,以下簡稱「黃」):他找老闆很辛苦,也很挑剔,真的是做到「寧缺勿濫」。
羅:對啊,這就有賴他敏銳的觀人術了,東晉大司馬桓溫北伐,兵臨長安城下,然後按兵觀望,王猛看出桓溫是挾北伐以自重,目的在權力鬥爭,並無心於收復失土、弔民伐罪,便拒絕桓溫的提攜。
黃:他若追隨桓溫,勢必被桓溫的私心所埋沒,後世恐怕不知王猛是誰了。
羅:苻堅當時是前秦國主苻生之弟,是個雄才大略、寬容仁厚的賢者,這種特質,使他重用了外國人王猛。
黃:柏楊先生對苻堅有極高的評價,他說:「中國總共有五六○個帝王,數目不可謂不多,然而,考察他們的行為,夠得上稱為大帝的,不過五人而已。」這五人分別是嬴政、劉邦、苻堅、李世民、玄燁。苻堅能獲此推崇,誠屬不易!
羅:苻堅的賢名,一部分是大黑暗時代襯托出來的,晉朝「八王之亂」長達二十年的大屠殺、大暴政,引爆了匈奴、鮮卑、氐、羌、羯的反抗,紛紛獨立建國,但是五胡各國之君,比司馬氏更糟,像漢趙的劉聰、後趙的石虎、前秦的苻生,個個凶殘變態,此一環境下,一個有為的皇帝很容易異軍突起!
黃:苻堅能識英雄、王猛善擇良木,兩人因此形成了超級搭檔。
羅:王猛嶄露頭角的第一步,是促使苻堅推翻兄長苻生。苻生因為瞎了一眼,任何人只要提到「殘、缺、偏、少、支、無、不具」等字眼,即有譏諷皇上是獨眼龍的嫌疑,就會被殺,加上苻生多疑,使得苻堅朝不保夕。
打擊黑金,驚蛇出洞
黃:苻生的暴戾狂妄,使前秦陷於無政府狀態,國舅強德、四朝元老樊世等權貴豪門,劃地為王,坐擁數萬佃農,不向朝廷納稅;魚肉百姓,搶劫婦女,私設刑法。苻生當家,法紀蕩然,是一個十足的黑金之國!
羅:苻堅推翻苻生,即位之後面臨兩大課題,一是黑金問題,一是帝位問題,這兩大問題纏雜,難分難捨。當黑金與奪權掛勾,政局就十分險惡了。
黃:狄更斯說:「這是個黑暗的時代,也是個光明的時代」,大好機會就在苻堅手上。苻堅先後任命王猛為咸陽內史、京兆尹,讓王猛從事大整頓、大改革,將橫行霸道的地頭蛇一一鏟除。
羅:王猛的政治革新之所以成功,有兩大關鍵,一是嚴懲貪腐,一是重新清算全國的土地和人口。
名評論家南方朔所撰「貪的文化」中說:「漢唐盛世對於贓罪懲罰最厲,贓官或者處死,或者就在獄中幹掉,任何朝代只要能嚴懲貪贓,就必然會出現小康的局面。」王猛雷厲風行,連皇帝的親人都可以辦,都依法斬殺,不惜動搖國本,這才叫做打擊黑金!
黃:看來王猛是包青天的老前輩呢!
羅:王猛重新清算全國的土地與人口,是抓到了問題的核心,它是經濟、社會問題的核心,他把淪為家奴的人口釋放出來,讓他們有田可種,自食其力;把稅收、司法收歸國有;拔擢人才,設立學校,恢復生產,優恤貧困,這些具體而有效的改革,是實現王猛的願景「關中大治」的關鍵,也是前秦帝國能在五胡十九國稱霸的強力基礎!
黃:王猛向國舅、四朝元老開刀,等於向所有豪門權貴們挑戰,因此人人自危,蠢蠢欲動,他們的幕後集團就要露出馬腳,向苻堅奪權了。
羅:苻堅的諸多兄弟對他不服,尤其是晉公苻柳,早在苻生之前他就有機會繼位,但是造化弄人,使他永難釋懷;苻氏兄弟與強國舅、樊世爺關係緊密,眼看這兩人被斬,緊接著又有同黨的丞相長史、吏部尚書被免職,一連串打擊,都造成「驚蛇出洞」的效應,苻柳、苻幼、苻雙、苻庾、苻武諸兄弟風聲鶴戾,不再坐以待斃,全面造反!
先知先覺,孔明第二
黃:在識人方面,王猛是個先知。他向苻堅提出警告說,「不鏟除五公爵,終必為患」,但苻堅不聽,他失之於寬,最終他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羅:在王猛掛帥出征,運籌帷幄之下,叛變一一敉平。前秦接著大敗桓溫、消滅前燕、收服前涼;西域諸國、高句麗、新羅等國皆遣使向前秦朝貢,可謂空前盛況。
黃:比起奄奄一息、仍以正統自居的東晉,前秦不論是版圖、國力、氣勢,都遠遠凌駕了它,這是苻堅與王猛聯手開創出來的,是大黑暗時代的驕傲!
羅:王猛的角色像極了諸葛孔明,他善觀天下大勢,精於運籌帷幄,長於識人用人。他把前秦定位為北方霸權,競爭者是五胡,而不是東晉;他推動苻堅下田躬耕,一個月三顧太學,建立賢君的形象,與他的改革相輔相成;他的一雙法眼,把苻堅身邊的奪權者,一一看穿。
黃:諸葛亮輔佐阿斗時,集大小政務與軍事於一身;王猛身兼丞相、太子太傅、尚書令、司隸校尉、都督中外諸軍事、中書監等要職,兩個人都很苦命。
羅:王猛五十一歲就死了,這是苻堅的悲哀,也是大分裂時代的損失!
黃:他臨終前,勸苻堅不要伐晉,指出鮮卑、西羌才是前秦的潛在威脅。事後完全被他料中,所謂高瞻遠矚,就是像他這樣吧?
羅:王猛死後八年,苻堅發動七十萬大軍攻打東晉,大敗而回,這場「淝水之戰」把王猛二十五年的努力毀於一旦,兩年後,苻堅被叛將所殺,再過八年,前秦亡國,一個霸權如此匆促的急轉直下,實在匪夷所思!
大包容力,成敗由它
黃:苻堅真正的致命傷是內部的背叛,「淝水之戰」的翌年,慕容垂叛亂稱王(後燕),慕容泓起兵獨立(西燕),姚萇也宣告建國(後秦),姚萇與慕容垂都曾在他的寬容下逃過一死,而今都反叛了他,姚萇還恩將仇報,把苻堅俘擄、縊死在佛寺裡。
羅:包容,是許多大人物都未必能具的胸襟氣度,苻堅招降納叛、善待仇敵,這在形勢比人強時,是「有容乃大」;一旦失勢,他的寬容便淪為「藏污納垢」,從前該殺而不忍殺的政敵,各個倒戈相向,反過來成為致命的一擊!
黃:非常可惜!這使得他與王猛攜手開創的大業,宛如煙火般的璀璨、短暫。
羅:這也證明,苻堅不能沒有王猛。有些大人物不能沒有軍師,失了軍師,他就黯然失色!
(本次對談內容取自《打草驚蛇》,實學社出版,遠流發行)
最新更新日期:91.12.18
→歷史資料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