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呂不韋是歷史上最早具有明確的投資報酬率概念的大商人,是第一位把政商合一的效益發揮到極致的秦國宰相,是個謎樣的人物。

  鄭板橋,人稱詩書畫三絕,他生長於「百六十里荷花田,幾千萬家魚鴨邊」風光秀麗的江蘇省興化縣,和李、高翔等人交遊,時人稱揚州八怪。

  這位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怪才,五十歲才當了七品芝麻官,百姓呼他青天大老爺,極受人們的愛戴,他以人道主義精神拯救十萬饑民,以機智去抗衡唯利是圖的欽差大人和地方劣紳。

 

落拓揚州一敝裘

  李瑞騰(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以下簡稱):鄭板橋是清初特別的詩人、畫家、書法家。張維屏《松軒隨筆》說:「板橋大令有三絕,曰畫、曰詩、曰書。三絕之中有三真,曰真氣、曰真意、曰真趣。」直道盡了鄭板橋的文學及藝術特色,他的性格是風流不羈的,生命情態是高傲狂放的。

  黃驗(實學社總編,以下簡稱):人稱鄭板橋為三絕怪才,他的怪令人無從捉摸,也使人為之欽佩。在山東范縣及濰縣當縣令時,於解救范縣大旱時,擅開太倉放賑,此大膽舉動使得百姓說他字怪、畫怪、人更怪,「怪」常是不合時宜且獨立特行,所以見其突出。

  :他的怪可從板橋所處的時代背景說起,當時是清朝建立不久,清君大施懷柔及高壓統治,對文人大興文字嶽,文人的創作受種種限制。板橋所生長的繁華富麗的江南,天高皇帝遠,因此這一帶的畫風遠離宮廷畫的正統,而自成一派,以無定格的竹蘭畫為主。板橋耳濡目染下,受影響甚深,於是選擇不同於正統畫的前提為作畫主題。再者板橋為真性情之人,以率真處世,表現在他的詩書畫上,更是展露無遺。因此可以說,他的怪是「直」來「直」往,異於尋常的「真」,有這樣的人出現,人們不習慣——因為太真了,反而覺得他怪。

  :從這部《難得糊塗》看來,鄭板橋洋溢的才華早在十歲時,傳頌一時的「橋頭改詩」佳話就表現出來了,二十歲時在揚州小玲瓏山館大放異彩。後來受尚忌之邀,前往揚州府衙參加名士文人盛會時,在席上大放高言,臧否古今文學大家,尊屈原、杜甫、韓愈等人,並說王維、趙子昂不過唐宋之間兩畫師耳,一席話震驚了與會的名士之流,顯現板橋獨特的思想體系及自我的作家性格,也贏得狂放怪誕之名。

  :板橋之所以說王維、趙子昂是畫師罷了,稱不上名士,從他是個十足的平民主義者來看,不難了解此點。他的詩〈悍吏〉、〈私刑惡〉、〈孤兒行〉,可看出他的正義感及人道主義傾向,表現出他對文學的要求。他覺得王維、趙子昂是純為藝術而藝術的人,其詩文「不曾一句道著人間痛癢」,所以貶抑他們,可知鄭板橋作品具有澎湃激昂的社會寫實傾向。

 

絕世風流鄭板橋

  :板橋一生遇到了兩位有情有義的女子,一是正娶徐氏,二是續弦的饒五娘。徐氏勸他上焦山讀書,全心準備考試,以躲避家裡高築的債台;饒五娘和板橋一段愛情故事和別開生面的婚禮——揚州八怪全員到齊,加上新娘饒五娘,合力完成一幅「鵲橋雙星圖」,給當時文壇留下一段佳話。

  :徐氏力勸板橋上焦山讀書一幕讓我深受感動,板橋不願丟下賢妻稚兒,讓他們過著天天被人逼債的日子,但經徐氏一番曉以大義,終於說服板橋。徐氏一肩挑起家務和債務,來成全板橋的功名,這種精神令人敬佩;她對板橋的萬般深情,更是不言而喻。

  :徐氏及饒五娘都曾提到願意支持板橋於書畫藝術上的發展,兩位女子實為板橋的知音。她們覺得板橋必定會在詩書畫上有一番特別的成就,給了板橋莫大的安慰與鼓勵!

  :板橋的詩書畫三者混合時愈見其特色,他的書法為六分半書,是融和楷書、行書、小篆、隸書的百衲體,顯現出他神氣十足的個性。他喜畫醜石,講「醜而雄」、「醜而秀」——似乎也隱射到他自己。外貌雖不突出但有既雄且秀的堅毅氣質,也足以讓人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板橋和無方上人等方外之士的交遊,及由他遊杭州焦山等山水名勝時吟成不少詩篇看來,透露出他瀟灑出塵加上浪漫飄逸的韻致,這讓人聯想到浪漫詩人李白,兩位文學家之間似乎有著共同性。

  :這是個有趣的發現,板橋行事確有太白遺風。王幻先生在《鄭板橋評傳》提到的「板橋疏放處有如太白,對太白豪放胸襟十分心儀……」板橋仰慕太白的為人,拿李太白作自己的榜樣,他的傲氣與瀟灑頗有太白作風。

 

百年兄弟開懷抱

  :板橋的交友廣闊,有無方上人、博也上人、李、高翔、汪士慎、皇親慎郡王(紫瓊崖主人)等人,這些朋友對他的生活、精神、他的仕途之路給了莫大的鼓勵與幫助。

  :他在焦山躲債時,認識一見如故的朋友馬秋玉,秋玉暗中替他償清債務並為他整修住屋,此種「義」實在值得喝采!

  :鄭板橋熬到五十歲才當上七品縣令,他徒步上任,只帶著一個書僮一匹驢子,與一般縣令大張旗鼓上任的作法相比,非常另類。他展開一連串的審判,如尼姑和尚「偷情」案、牛命案、公審石頭等看似滑稽,實則機智無比的縣令生涯。慎郡王對板橋的幫助也很大,板橋能當上七品縣令,及在范縣為了拯救饑民私自擅開太倉,如此大罪沒被貶職,反升山東大縣濰縣的縣令,據猜測可能是慎郡王在暗中遊說幫忙。主要原因是板橋是個對朋友至真之人,方能贏得可貴的友誼。板橋當官非常有魄力、擔當,在處理濰縣水、旱災時,他一馬當先,親自到防災工程地去督察、監工,此種負責任、時時考慮到廣大民眾的父母官,實在可為現代執政者的借鑑。

 

難得糊塗萬事平

  :板橋耿直不阿的個性與官場的劣習、鄉紳的財大氣大格格不入,也替他帶來不少困擾,如受濰縣五紳搗亂侵擾,板橋雖每次以智取勝,巧妙化解,可是遇到名為巡視災區,實則藉機「楷」鄭板橋畫的欽命巡撫郭度時,這位以清廉、特立獨行的作風,幹了十二年的縣令而升不上去的文壇怪才,在官仕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感,開始考慮到掛冠歸去的問題。

  :他對著掛在中堂上的「柱石圖」沉吟再三的一幕,使人不禁為他嘆息。「柱石圖」上曰:「誰與荒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雲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他一直以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所吸引,幸而縣丞胡圖哉的一番語點醒夢中人,要他不妨裝糊塗,便能拯救廣大的濰縣百姓,頑如冥石的他終於答應了,給郭度一計「裝糊塗」,巧妙地渡過這大難關。

  :其實難得糊塗是其來有自的,從同為清朝人的軍機大臣鄂爾泰一段話轉化而來:「大事不可糊塗,小事不可不糊塗,若小事不糊塗,則大事必至糊塗矣。」當然,以板橋如此自負且狂傲的人來說,裝糊塗是高難度的事。畢竟板橋是個愛民心重的人,又加上胡圖哉的巧妙比喻,讓板橋生命情境轉入小橋流水,另一種不同於以往的人生層次上。

  :這的確是個圓滿的結果。而「難得糊塗」四個字成了人人耳熟能詳的成語,鄭板橋寫下「難得糊塗」四個字時,下面有段小註解:「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進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已。」可說替「難得糊塗」作了一個極富妙趣的註解!

(本次對談內容取自《難得糊塗》共上、下兩冊,實學社出版,遠流發行)

最新更新日期:91.08.28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