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為了達成追捕南宋高宗趙構的任務,金國四太子完顏兀朮率領大軍深入江南。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的江南,溝渠橫布,因其地理上的殊勝優勢,成就了一樁大策略的蘊釀。南宋大將韓世忠知己知彼,針對金人的騎兵的陸上之勇無法戰勝宋軍水兵的弱點,在完顏兀朮北歸路上,一步步設下陷阱,誘其進入長江這個大門裡,最後在黃天蕩將金兵一網打盡。

逆轉強者的優勢

江侑蓮(前實學社編輯以下簡稱):韓世忠的「關門捉賊」大計,目的在「扼長江、邀擊韃胡」。如何「扼」、「邀擊」,韓世忠精確的進行大大小小的布局,從解元的獨松嶺之戰、官塘河埋伏及張俊的明州之役,轉到秀州的韓世忠伉儷走燈會秀,及平江、常州戰役,一直到佔領建康,都可見韓世忠的巧妙戰略。他緊鑼密鼓、循序漸進地進行三項工作:削弱金兵勢力、作好反攻和防禦部署、設陷阱誘引金兀朮前來。

陳憲仁(明道文藝社社長以下簡稱):翻開南宋與金時期的全地圖看來,水道密布的江南,的確為南宋的反擊提供了勝利的契機,僅有騎兵之勇的金兵長於陸戰不擅於水戰!韓世忠看準此地理環境所帶來的作戰優勢(地利),擬訂了「關門捉賊」之計,緊緊扼住分屬長江東西側的兩個重鎮──鎮江及建康,這是計畫中要把金兀朮趕入黃天蕩之兩處蕩口。當然關門之計的實施,還需要有天時及人和,天時為金兀朮孤軍深入,陷入江南這座有長江為門的大房子;人和即南宋有韓世忠及岳飛等智勇雙全、帶兵軍紀嚴明,讓人稱服的大將,大將間又能和諧相處,朝一致的目標前進。

  「關門捉賊」是置人於死地的計謀,韓世忠決定採用此計的戰略思考是:1.金兀朮的騎兵在江南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已不足為懼。2.宋軍要在長江上尋求決戰,逆轉敵強我弱的劣勢。

江:金兀朮也明白他軍隊的極限──一支上船即會暈船的軍隊,怎能作戰?因此對韓世忠的水攻,他作了兩項因應措施:組織水軍及訓練各將士熟諳水性,要能站在船上而不暈船。

  再者,韓世忠選擇秀州、常州及平江打擊金兀朮,是拜天時所賜而隨機應戰,他捉到了為金兀朮繪製各州縣地圖的阿古家奴,研判這是兀朮北退時的路線,於是將計就計,故意放走了阿古家奴──此事件恰為金兀朮在黃天蕩喪膽埋下致命的伏筆,相對地,是為南宋帶來了勝利的曙光。

陳:金兀朮其實是知道自己犯了兵家大忌──孤軍深入。他處境危急,前有江河且後無援兵,因此命阿古家奴畫地圖,以作回師北返的準備──這是他最壞的打算。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此軍機竟被韓世忠所知所用。
化逃為走的「釣餌」

江:趙構是全書的焦點,金兀朮是隨著這聚光點在移動,因為其父金太宗命他「窮其所往而追之」,趙構便成了「關門捉賊」之計的有利誘餌。從泗州、楚州到揚州、杭州、明州、台州、越州、溫州,我們只看到趙構不停地逃,作者所塑造出的此帝王形象是懦弱、毫無魄力的,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南宋的光明未來。當然,趙構一味地逃,一聽到金兵來了就害怕異常,並且也不願手下強將反攻,是因為他有個心病:如果打敗金兵,勢必要迎回被金人擄去的欽、徽二帝,屆時他的帝位則難保。

陳:不過,自從在杭州,韓世忠向趙構獻上「關門捉賊」大計後,趙構的心態作了大幅度的調整,一方面,是大臣呂頤浩提醒他「彼出我入,彼入我出,乃兵家奇謀。」因此在杭州前,他是消極的走(即逃);而從杭州後,他對自己說:這是在「走」而非逃,要避過敵鋒,等待「關門捉賊」之計的大成。他採用三十六計最後一計「走」,有計畫且積極的走,最後走到海上,誘使兀朮大軍深入江南而無所疑。他這一舉動,不僅讓他有心靈上的安定,也穩定住已跌落到谷底的宋軍軍心。

  也正由於身為決策者的趙構配合此計,使自詡英明的兀朮中計,兀朮中計的原因主要是:1.他一心一意只想追捕趙構,達成父命,完成金朝取代漢族的大願,因而忽略整個情勢的研判。2.驕兵的心理,他自恃自己兵強馬壯,毫無自覺地陷入韓世忠的口袋戰略中。

法與情的抉擇

江:趙構的由「逃」為「走」,果然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逃是無所作為;走則是有目的,是以退為進!

  最後的關門捉賊仍是不算成功,讓金兀朮給逃了,但他的魂顯然已留在黃天蕩。韓世忠是此計的統領主謀,最後的失敗也是因為他,因為在兀朮被困黃天蕩時,他輕敵了;再者蘭玨向耶力古洩露最高軍機,使得金兀朮尋機遁去,關門行動功虧一簣。事後,韓世忠捉到嫌疑犯蘭玨,以及事發當晚沒去尋查牢房,失於職守的蘇德,卻沒對他們詳加查問處罰──親信犯了錯也該嚴查到底,但韓世忠沒做到,因而埋下失敗種子,由此可看出他管理的漏洞。

陳:這是「情」字在作祟,蘭玨放走耶力古,是為了救她的情人黃吉,是愛情;蘇德不曾懷疑過蘭玨投懷送抱的動機,對她百分之百的信任,是愛情;韓世忠及梁紅玉見蘭玨與蘇德彼此有意,兩人已暗許終身,這可是件喜事!重要的是,他們分屬梁、韓的愛將,因而不忍再追究下去,是人情,英雄難過人情關。

  總的來看,韓世忠擁有領導者的優秀特質,他識人用人,手下有解元及蘇德等大將,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知人善用是他的成功之處。他實施「關門捉賊」,穩定了南宋偏安局勢。他功成之後,當了「清涼居士」,是深知「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一個人。

亂世中的投機者

江:蘭玨與黃吉這對小情人,在書中的表現是令人又愛又恨,兩人最大的目標是追求榮華富貴,他們的表現有明顯的投機色彩──那兒有榮華富貴往那兒走,很會見機行事.是典型人物的代表。

陳:黃吉受金兀朮重用,此時他的心只想著「士為知己者死」,他會流落到這種地步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因為當初他懷著滿腔愛國熱情,與太學生陳東伏闕上書,但陳東卻被斬首,黃吉的心因而受創,他的才華無法被宋主所用,他對這個國家失望了,這也表示著:在南宋是毫無追求榮華富貴的可能了。此時遇到了重用他的金兀朮,金兀朮又給他榮華富貴的保證,這當然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他忘了自己原先的國家,成了所謂的漢奸。

  而如《紅樓夢》中,在寶玉出家後,王夫人欲遣散寶玉院中的侍女時,作媒將襲人許給蔣家,襲人抱著必死的決心出嫁,她無法捨去與寶玉相處的情義。她回老家後,原先打算死在哥哥家裡的,可是看哥哥嫂嫂為她賣力準備出嫁,也就不忍心污了哥哥家;上了花轎,她是打算死在新郎家,但到新郎家,新郎對她百般的好,又知新郎原來是與寶玉有換巾之交的蔣玉菡(一作函)時,始知姻緣早定,她決定和蔣玉菡好好過日子,不再尋死了。可見情隨勢轉,人是不應執著於某一種意識型態的。對於蘭玨、黃吉的投靠金兀朮,也應作如是觀。

江:韓世忠關門捉賊穩定了南宋政局,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強勢的金兀朮也有他的致命傷(不習水性);兵敗如山倒的南宋,也有一點點可取之處(熟諳水性)。韓世忠便是用這個可取之處去克敵,以自己的長處去與競爭對手的弱點相抗衡,從而形成相對優勢。在職場上,在企業競爭中,這是非常實用的一個競爭策略!

最新更新日期:91.06.18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