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打開中國近代史,「鴉片戰爭」無疑是最蒼涼的一頁。從此之後,列強進逼、硝煙四起、割地賠款,清帝國已是弊病叢生,一觸即潰,成為刀下魚肉,任人宰割,國勢每下愈況,一蹶不振。《林則徐》這部小說,便是描寫鴉片戰爭前後,林則徐禁煙抗英,最後卻功敗垂成的經過。一個危機四起的時代,一位無私無畏的改革者,譜成這首蒼涼悲壯的史詩……

 

張靜慧(前實學社編輯,以下簡稱「」):鴉片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經傳入中國,到了道光中期,已經蔓延全國,每年進口鴉片三萬多箱,造成國家白銀外流,人民家貧體弱,危及國脈。直到這個地步,道光皇帝才警覺到:再不嚴禁鴉片,他的大清江山恐怕要不保了!於是,他任命一向主張嚴禁鴉片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馳赴廣州完成這禁煙重任。

  時機對他非常有利,加上他對情報的蒐集、對皇兄反覆不定亂做決策的瞭解、對自己前途的判斷,使他在第一時間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陳斌(金石文化廣場副總經理,以下簡稱「」):鴉片流毒蔓延的情形的確嚴重,簡直像一雙魔掌,伸向中國的每個角落,吸鴉片已經成為「全民運動」了。

  令人震撼的是,不但小老百姓難逃鴉片誘惑,連高高在上的皇帝后妃、王公貴族,都是鴉片吸食者。道光皇帝本身就曾經吸食鴉片,他的侄子莊親王更是鴉片的忠誠愛好者。當時,道光帝已決心要嚴禁鴉片,對於吸食鴉片者,不論是官是民,都要懲治;莊親王卻不顧禁煙嚴令,偷偷到寺廟裡吸煙,結果卻遭檢舉,被革去了王爵。

禁煙關鍵在執法者

張:自從鴉片氾濫以來,清廷不是沒有想要禁止過,但是,幾十道諭旨頒布了,卻總是時鬆時緊,不了了之,鴉片不但沒禁,反而更猖獗,賣的人照賣,買的人照買,法令完全成了一紙具文。

陳:禁煙屢屢失敗,就像林則徐所說,關鍵在於「執法者」。禁煙諭旨再嚴,懲罰再重,但執法者心存私欲,見利忘義,玩忽法令,陽奉陰違,甚至貪贓枉法、營私舞弊,這樣鴉片怎麼禁得了?不但禁不了,這些執法者還成為鴉片禍國殃民的大幫兇。 
   
張:韓肇慶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身為水師總兵,是查禁鴉片的重要人物,他卻利用職權,明查暗縱,收受賄賂,不但無罪,反而加官晉爵,大發禁煙財!從地方到中央,層層賄賂,人人發財,官官相護,鴉片與貪官污吏形成惡性循環,禁鴉片談何容易!

陳:「賄賂」就像是毒瘤,如果沒有及早割除,就會慢慢侵蝕、腐壞了人心,危及國家、社會。雖然如此,從古到今,賄賂一直是一種「達成目的、解決問題」的手段,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恐怕古今中外沒有哪個國家、社會是沒有人送賄、收賄的。

張:的確。只要人性不改,貪念不除,賄賂這種惡質文化恐怕就會永遠存在。

重金賄賂林則徐

張:在鴉片販運的過程中,廣州的洋行行商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是如何經營這綿密、複雜的政商關係,繼而從中獲得最大利益?  

陳:行商具有半官半商的身分,他們就用這份權力,上通官府,下結外商,三者成為利益共同體,走私鴉片,大發橫財。當然,「賄賂」也是少不了的手段,從地方官員到部堂大人,行商都送去大把的金錢、禮物,好讓官府對禁煙此事睜一眼閉一眼,這樣他們自然無往不利了。

張:「賄賂」是行商解決問題的一貫方法,多年來,他們已經得心應手了。行商首領伍敦元本來想集資一百萬銀元賄賂林則徐,後來更打算「以全部家產報效」,以換取他的讓步;誰知林則徐不但不接受,還說「本大臣不要錢,只要你的腦袋!」真嚇壞了這些平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行商!林則徐大概是他們見過第一個「跟錢作對」的官吏吧。


陳:林則徐到達廣州後,立即傳訊行商、暗訪窯口、懲治貪官、迫外商繳出鴉片,並在虎門銷煙。一連串的舉動,可說是雷厲風行、毫不放鬆,充分展現林則徐無私無畏、為國為民的氣度與風骨,嚴厲的禁煙舉措令深受鴉片之害的百姓雀躍不已,更令不法之徒聞風喪膽。

張:林則徐的確是難得一見的清廉官吏。其實只要林則徐一句話,收了行商的賄賂,他馬上可以成為富翁,對禁煙明查暗縱,粉飾太平,用不著為了禁煙勞心傷神,但是他沒有,他生平最痛恨「賄」這個字,即使最後被謫戍邊疆,他也不願用賄賂來打通關節,減輕罪責;他寧願把那筆錢捐給水師修造船炮,也不做行賄這勾當。

  林則徐明知鴉片流毒浸淫已久,積重難返,雖名為禁煙,實際上還要面臨更複雜尖銳的問題,例如鴉片「弛禁」與「嚴禁」之爭、官商勾結、營私舞弊、列強進逼等等;此時奉命去禁煙,恐怕吃力不討好。但是,他仍然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考量,置個人榮辱於度外,義無反顧,接下了禁煙的重責大任,足見他愛國愛民的氣節。

鐵血改革家

陳:除了傳訊行商、懲治貪官之外,清除鴉片買賣的上游──英國人,也是林則徐禁煙的重要工作。

  在禁煙的過程中,可以發現英國人一直有恃無恐,因為他們來華經商多年,洞悉清廷的腐敗與弱點,認為林則徐的禁煙措施再嚴厲,也只是暫時的,久而久之,一定和從前一樣,雷聲大,雨點小,只要送些銀子打點打點,「運作」一番,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張:外國商人卻沒想到,這次來禁煙的是個實心任事、清廉正直的官吏。林則徐不但不收賄賂,反而更嚴厲地諭令外商繳出鴉片,不肯繳,林則徐便把他們圍困在商館裡,不給吃不給喝,直到繳出全部鴉片為止。不只如此,林則徐更進一步要求外商具結,保證今後不再運販鴉片。

陳:林則徐種種嚴厲的禁煙舉措,實在是大快人心,也讓人覺得:禁煙就快要成功了!但是,洋人卻不甘心等同財富的鴉片被銷毀,亮出了最後武器──船堅砲利!中國雖然成功收繳、銷毀了兩萬多箱鴉片,卻敗了鴉片戰爭,被迫租借香港,從此,就難逃被列強魚肉瓜分的命運了。

張:書中英國駐華商務監督查理.義律曾經說:「中國只有一個林則徐,英國卻有炮艦千艘!」林則徐雖然盡心國事,又開明而有遠見,知道「師夷之長以制夷」,但僅憑他一己之力,又能挽回多少頹勢?

改革者的困境

陳:林則徐身負禁煙重任,是一位改革者、執法者,他面臨了來自內外的壓力、阻力:內有道光皇帝對禁煙的態度反覆不定、權臣掣肘,外有行商、洋人明頂暗抗、步步進逼;在這樣的情況下,林則徐的禁煙之路,可以說越來越艱辛難行了。

張:林則徐一心想禁煙禦侮,做個不負使命的改革者、執法者,但他的一己之力,終究敵不過清廷的腐敗與外國的船堅炮利。他雖然銷毀了兩萬多箱鴉片,但來自內外的壓力,讓他成了朝廷與英國和談下的犧牲品,讓他徒勞一場,功虧一簣。

陳:林則徐改革的最大致命傷,是得不到堅定的支持。他的老闆道光皇帝是個意志不堅的鴉片煙癮者,對禁煙的態度一直反覆不定,當改革不順、受挫時,第一個想到的是犧牲林則徐來保全局面。清朝的眾多王公大臣不是老煙槍便是販煙的受益者,在林則徐的鐵血改革下,這些既得利益者自然不肯善罷甘休,於是暗中串聯,再結合外力,形成改革的障礙,隨時抓住機會擊倒林則徐。

張:那麼,您認為成功的改革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陳:改革成功必須從上到下理念一致、意志堅定,互相信任支持,絕不是一個人獨力可以完成的。改革者一定會面臨既得利益者的抵抗、反撲,如果沒有理念、目標一致的主管、同僚全力支持,改革不但不容易成功,自己還有可能被犧牲,就像林則徐一樣。

張:戰國時代的商鞅也是一個例子。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變法革新,他因此有一番作為,後來秦惠文王繼任,他在當太子時曾和商鞅結怨,即位後不但不再重用商鞅,還以「車裂」之刑處死他。

陳:改革者面臨的困境,從古到今幾乎沒有改變。現代國家、企業、組織裡,許多抱持理想主義的改革者,也都不斷在重蹈林則徐的覆轍。

民心民氣可用

張:林則徐的禁煙之路雖然顛簸多難,面臨強大壓力和阻力,但也不乏助力;兩廣總督鄧廷楨、水師提督關天培便是他堅定的後盾。鄧廷楨本來對鴉片曾有「弛禁」的主張,但是後來得到林則徐坦誠相待,便轉而支持嚴禁鴉片,兩人終成肝膽相照、並肩作戰的好友,再加上關天培,三人可說是禁煙抗英的「黃金組合」了。

陳:百姓也是支持林則徐的強大力量。小老百姓是受鴉片煙害最深的一群人,卻也最早覺醒,加入掃煙反英的行列。對於林則徐的禁煙措施,百姓起初也有疑慮,後來見到林則徐一心為公,不同於以往「大事不攬,小事不管」的貪官,他們如同找到了救星,自然全心全力支持了。

張:林則徐曾招募鄉勇,準備迎擊英國入侵,獲得熱烈迴響,人人都願為心目中的「林青天」效力。雖然這批鄉勇後來遭到解散,但已足見林則徐深得民心,百姓已經覺醒,知道要靠自己來保衛家園、抵禦外侮了。

陳:相對於清廷的守舊腐朽,民眾的力量的確十分蓬勃、強大。雖然他們只是小人物,卻願意和林則徐站在一線,為正義和生存奮鬥。

張:民氣民力如同黑暗中的一盞燈,雖然光芒微弱,卻讓人感到希望和力量。
令人覺得可惜和無奈的是,雖然林則徐這麼盡心國事,也有同僚與民意支持,卻無法力挽狂瀾;所謂「孤掌難鳴」、「獨木難撐大廈」,林則徐引導出的力量,終究難以對抗清朝從下到上、由外到內的腐壞,和強大的西力衝擊。這或許是時代造成的悲劇吧!

陳:當時現代化的潮流正由西向東湧來,中國還一味以「天朝」自居,閉關自守,不求改革進步;鴉片戰爭不只是清廷的失敗,也證明中國的社會制度已經落伍,難以應付外力衝擊了。

憂患愛國之情躍然紙上

張:讀這本《林則徐》,令人深刻感受到當國家走入末世時,那股悲涼無奈的氣氛。看到林則徐不畏險阻,禁煙銷煙,對抗帝國主義侵略,覺得他無愧為民族英雄;又看到他忠君愛民,忘我犧牲,卻落得「革職查辦」的下場,「孤臣無力可回天」,實在要和他一同流下激憤憾恨之淚了。

陳:的確。作者的筆法凝重,滿含憂患愛國之情,非常有感染力,讓我們隨著書中人物一起悲傷、雀躍、激動、憤慨。例如最後林則徐被革職查辦,即將離開廣州,百姓帶了各種物品來送行,他們跪著,哭著祈求神明保佑林則徐一路平安……。這一幕就十分深刻動人。

張:作者情節安排也很巧妙,所有的人物、劇情都是環環相扣的。例如弱女玉簫,雖然她不是主角,卻是為情節穿針引線的關鍵角色;還有金箏、馬辰、紫雲、菜花、聶煙這些小人物,非常鮮活地烘托了林則徐,也呈現了時代的縮影。

  歷史的巨輪,已輾過了十九、二十世紀,回顧清末那一段歷史,黑暗中有點點光明,頹敗中有絲絲希望,林則徐便為後人寫下了這可歌可泣的一頁。

最新更新日期:90.12.18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