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兩個拿破崙,別樣滑鐵盧


文/波音


  一八四八年十二月,法國人全民選總統,在六名總統候選人中,出現了一個叫「拿破崙」的人。拿破崙.波拿巴皇帝陛下已經於一八二一年在聖赫勒拿島(Saint Helena)上鬱鬱而終,這個新的拿破崙叫路易.拿破崙.波拿巴(Louis Napoleon Bonaparte, 1808-1873),是前者的姪子。

  這位路易早年浪跡歐洲各國,在軍界和政界頻頻投機,一有實力就叛亂和暴動,謀求更大的權力。可惜路易屢戰屢敗,後來回到法國,於一八四八年當選為議員,並參選總統。此時的法國在拿破崙.波拿巴倒臺後又經歷了多次政壇動蕩,政治上是各派紛爭的時期。沒有太多政治資本的路易竟然出人意料地當選為法國總統。

  事後人們分析選票發現,路易的大量選票來自法國的農民兄弟。這些農民兄弟對拿破崙.波拿巴很有好感,因為皇帝陛下曾經頒布法令,保護了農民分得的土地。因此當他們看到選票上的「拿破崙」名字時,想當然地認為這個皇帝陛下的姪子應該也和皇帝的主張一致,是法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於是紛紛把選票投給了路易。

  路易僥倖當選總統後,嗜好權力的本性暴露無遺,他發動政變解散了議會,自己從總統變成了皇帝,現在我們要用拿破崙三世(Napoleon Ⅲ)來稱呼他了。

  為什麼是拿破崙三世而不是二世呢?因為拿破崙.波拿巴的支持者認定當年拿破崙的幼子為拿破崙二世(Napoleon Ⅱ, 1811-1832),拿破崙退位的時候,唯一的兒子只有四歲,被加冕為羅馬王,後來跟著母親奧地利公主回到維也納生活,直到二十一歲時病死於肺炎。所以路易只能排行到三世。

  這樣一位投機皇帝會如何面對法國的經濟呢?

  拿破崙三世最重要的經濟政策,恰恰是他的伯父大陸封鎖政策的反面。與英國對抗是徒勞的,拿破崙三世明智地選擇和世界最強國英國站在一起,而不是和英國打封鎖戰。一八六○年,法國和英國的自由貿易條約簽訂了。

  根據條約規定,英國將取消所有法國商品的進口關稅,除了葡萄酒和白蘭地之外。這兩種酒對於英國消費者屬於奢侈品,所以英國政府收取少量關稅作為財政收入,其他商品則全都免稅。對法國來說,取消了之前對英國紡織品的進口禁令,並且大幅度削減了英國貨的進口關稅,平均關稅大約是百分之十五。在十九世紀六○年代早期,拿破崙三世統治下的法國相繼與比利時、德意志諸國、義大利、瑞士、北歐國家都締結了貿易條約。

  拿破崙三世改造了巴黎城,清理了市中心的貧民窟,拓寬了街道。一些反對者指責說,他這麼做的目的是防止將來爆發暴動後人們在狹窄的街道容易構築街壘,與政府對抗。但從客觀角度說,整個巴黎被重新規劃了,中心變成了商鋪林立的街區,而大量的工廠處於郊區,那裡也是工人們的居住地。

  拿破崙三世還努力打造法國的金融體系,除了國家扶持的法蘭西銀行外,股份銀行和私人銀行一樣允許發展,雖然法蘭西銀行還是擁有許多特權,但法國的金融體系相對於過去,已經寬鬆了許多。大量銀行的出現帶來了大量的資金,銀行家們投資於工業和商業,法國快速實現工業化的進程正是在拿破崙三世時期狂飆突進的。另外,許多法國的百年知名品牌,也同樣在這一時期創立,比如已經快全球女性人手一款的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簡寫為LV)。

  自由貿易時期法國工業和商業的快速發展,用事實證明了閉關鎖國保護民族產業的錯誤。經濟領域每天都有機會,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整天盯著不如別人的地方,希望用關稅和禁令來回避競爭,只不過是把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政策。

  羊毛生產比不過英國,毛織品也比不過英國,就要把國門關起來自己搞羊毛和毛織品嗎?不必,把國門打開,讓羊毛和毛織品進來,用我們法國人的聰明才智再加工一下,搞出一些時尚品牌來,返銷給不會玩時尚的英國畜牧主和煤老闆,我們數英鎊都能數到手抽筋。

  雖然拿破崙三世在軍事才能上遠遠遜色於他的伯父拿破崙.波拿巴,但在治理國家經濟方面,他比起伯父來,還真是強多了。

  「什麼,你敢藐視我路易的軍事才能,立刻給你點顏色看看!起駕,皇帝要御駕親征普魯士。」

  在某方面有成就的人往往會覺得自己幹其他事情應該也比別人強,如果這個有成就者還是位高權重的人物,耳邊全是讚揚之聲,那麼他就更容易涉足自己其實幹不好的領域。拿破崙三世並非沒有打過勝仗,比如和英國一起打贏了對俄國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和英國一起打贏了對清朝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這點狐假虎威的戰場成就雖然根本不足以和他伯父單挑歐洲群雄的蓋世霸氣相提並論,但卻讓拿破崙三世信心爆棚,覺得自己在戰場上也應該是個人物。

  於是一八七○年,為了阻止德意志的統一,拿破崙三世悍然對普魯士宣戰,並御駕親征,卻因為準備不足,組織混亂,不到兩個月就被普魯士生擒活捉,色當(Sedan)成為拿破崙三世的滑鐵盧。巴黎發生政變,他的帝國也應聲倒下。

  皇帝陛下,您是經濟領域的能手,這一點毋庸置疑;可惜在真正的戰場上,您沒有一丁點兒伯父的軍事基因,對此大家深表遺憾。

  現在我們可以來回答第六篇開頭的那個問題:為什麼近代法國在與英國的競爭中總是差一口氣?

  如果我們考察整個十八世紀,在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方面,法國和英國打成了平手,甚至法國還略占上風。但是從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開始,從一七九○年到一八一五年這二十五年間,法國一直處於混亂和戰爭之中,特別是拿破崙.波拿巴發動的歷次戰爭,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也消耗了大量的法國青年,這些熱血男兒原本都應該成為建設法國的勞動力,卻大批陣亡疆場。

  這二十五年,是法國經濟衰退的二十五年,在拿破崙.波拿巴被流放荒島後,法國經濟已經從原來和英國並駕齊驅,變成了落後很多的局面。雖然拿破崙三世時期法國經濟開始復蘇並發展,甚至經濟發展一直持續到拿破崙三世倒臺後很長時間,但十九世紀前期起步的落後,讓法國長時間追不上英國的腳步。

  兩個拿破崙都遭遇了自己的滑鐵盧,退出了政壇,在他們落寞的背影後,巴黎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Elysees)的櫥窗一個蕭條,一個繁榮。蓋棺定論,哪個拿破崙對法蘭西有更大的貢獻,並不是容易說清的事情。


※本次內容摘錄自《透過錢眼看大國興衰》

最新更新日期:10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