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前人蹉跌,後人知警;更有後人知警也
──明宣宗(宣德)朱瞻基回憶錄


文/唐博


  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年)二月,北平的燕王府。王爺朱棣做了個夢:太祖皇帝朱元璋授給他一件大圭,也就是大號玉器,並對他說:「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在我們這個時代,大圭象徵著權力。天子送來大圭,不就是把江山拱手相贈嗎?儘管不是皇儲,但朱棣對登上九五之尊還是具有濃厚興趣的。好夢散去,一覺醒來,朱棣覺得這是吉兆,正在美滋滋地回味著剛才那真龍天子夢的時候,家人來報:世子妃生了個大胖孫子。朱棣大喜,覺得這孩子應夢而來,必要大貴之福。幾天之後,朱棣前往看望,一見更喜:「這孩子英氣溢面,真是應了我的夢兆!」這個應時而生的嬰兒,就是我──朱瞻基。

  當我記事的時候,祖父朱棣已經奪得天下,在南京稱帝。他對我百般恩寵。自幼熱愛讀書,稟賦過人,拳腳劍術俱佳,在祖父眼中,我幾乎成了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胚子。所有人都認為,我跟大腹便便、滿腦子仁義禮智的父親一點都不像,倒是跟戎馬一生的祖父頗有幾分類似。年長一些,身體健碩的我,經常被祖父帶著去打獵。我還有幸參加了第二次征伐蒙古的戰爭。而父親,繼續受制於腿腳,總是留在南京監國,名義上是見習處理政務,其實就是看家。當然,為了讓我不至於日後有勇無謀,祖父挑選姚廣孝、胡廣、金幼孜等天下名士教我經史,特意讓他們注意培養我經綸天下的帝王之訓,而非專注於章句文詞。祖父用心良苦,大臣們有目共睹。

  就在我備受榮寵之際,父親卻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父親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除了射箭之外,對武術不感興趣。由於喜靜厭動,長此以往,體態越來越胖,行動越發不便。這讓能征慣戰的祖父很不滿意。

  一次,祖父要幾個兒子帶兵接受檢閱,只有父親動作最慢。祖父很不高興,他卻振振有詞:早晨天寒,我要等士兵吃飽飯再集合。父親的仁愛之心,的確是守成之君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然而,他或許忘記了:祖父之所以能獲得「靖難之役」的全勝,奪得天下,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仁愛柔弱、優柔寡斷,是重要原因之一。祖父當然不願歷史在自己身後重演,因而更希望未來的皇儲能如自己一般勇武剛毅。但父親的健康狀況和性格脾氣讓他失望。

  就在父親鬱鬱不得志的時候,二叔朱高煦和三叔朱高燧異軍突起。這兩人的共同特點是不愛讀書,只熱中舞槍弄棒。「靖難之役」中,二叔作戰勇敢,多次救祖父於危難。祖父登基數載,不管群臣怎樣上表進言,儲位仍然一直空虛,莫非真要廢嫡立幼?

  直到永樂二年(一四○四年)四月,父親終於正式被加封為太子,高煦和高燧受封漢王和趙王。顯然,我的表現,成為父親贏得儲位的關鍵因素。永樂九年(一四一一年)十一月初十日,十四歲的我立為皇太孫,進一步鞏固了父親的儲位。

  二叔沒當成太子,心存怨恨,多次栽贓陷害父親。更狠的是,二叔不僅拒絕前往封地,而且私藏兵器,圖謀不軌。東窗事發,二叔鋃鐺入獄。危難關頭,父親念及手足之情,挺身而出,為其求情,二叔因之不死。然而,權慾薰心的二叔不僅不知感恩,反而時時向父親找茬。

  一次,父親和二叔奉命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掃太祖陵寢。肥碩的父親走在前面,雖然有人攙扶,仍行走蹣跚,甚至差點跌倒。

  走在後面的二叔不禁嘲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

  群臣聽罷面面相覷。父親雖胖,並非聾子,他當然聽得出二叔笑聲中的不懷好意。可是,作為皇儲,有道是小不忍,則亂大謀。畢竟,保住皇儲地位,比什麼都重要。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就在這時,一個稚嫩而又帶有磁性的聲音從二叔的身後傳來:「更有後人知警也!」

  聲音中飽含著輕蔑與不屑,言語中深藏著陰森的殺氣。聽到有人搭腔,二叔的笑容頓時止住。當他轉身看去,瞬間呆若木雞,面無血色:這個孩童般的聲音,正是從我的口中傳出的。或許此時此刻,他已經察覺到:儲位鬥爭的新對手業已亮相,他遇到了人生中的最大剋星。

樂安城裡無樂安,逍遙城裡不逍遙

  儘管父親拚命求情,把二叔的性命留了下來,但他在京城是徹底待不住了。私藏兵器,即使沒有謀反的動機,也會留下謀反的把柄,這是祖父最無法容忍的。於是,二叔朱高煦就這樣失去了祖父的信任,帶著金銀細軟,匆匆趕赴山東樂安,去當坐地生財的藩王了。

  不過,無論是他,還是祖父,抑或是父親,都想不到,這場私藏兵器、圖謀不軌的鬧劇,竟是我精心策畫的陰謀,為的就是讓二叔聲譽掃地,不再有加害父親的任何機會。彈指之間,我不動聲色,做到了一切。

  幾年之後,祖父在遠征蒙古的歸途中晏駕。由於晏駕的地點位於蒙古草原東部的榆木川,權力交接十分隱祕,但幸運的是,父親在京城部署周密,朱高煦沒有獲得任何可乘之機。就這樣,父親接管了大明江山,改次年為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年)。

  父皇是一個好皇帝,放棄了祖父的多項苛政,釋放了一批政治犯及其家屬。更重要的是,他給嫉恨他的二叔朱高煦增加了俸祿。然而,這並沒有博得後者的好感。畢竟,二叔朱高煦想要的不是錢,而是江山。

  皇帝寶座僅僅坐了十個月,父皇就突然駕崩。有人說是肥胖造成的心臟病突發,以及過於沉重的身體對足部的壓迫,造成疾病進一步惡化;有人說是長期生活在祖父殺人盈野的陰影中,一旦即位,便在私生活上縱欲無度,活活把自己累死了;還有人說因為我的性格酷似祖父,故而得不到父皇的好感,為了避免被廢黜,我先下手為強,將父皇下毒謀殺。對於這些傳聞,我不想做過多解釋。不管怎麼說,父皇歸天之時,我還身在南京;不管怎麼說,他算是英年早逝,革除永樂弊政的偉大事業尚未完成。

  據說二叔聽說父皇去世,蠢蠢欲動,派出心腹殺手,埋伏在我回北京的必經之路上。可是,他的動作慢了半拍,我改變行程,快馬加鞭,提前返回北京,順利接管政權,改次年為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年)。

  二叔並未就此罷休,而是經常刁難朝臣,指摘朝政。對他的連番挑釁,我一律採取息事寧人的辦法,只要他能提出,我都照辦。他向朝廷要馬,我不僅照數全給,還撥給盔甲。他派人來獻元宵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來探聽虛實的,我卻一反常人之態,重賞二叔部屬,並回信答謝。朝廷在山東安插的探子密報:漢王以為皇上年少可欺,更加放肆無禮。

  表面上,我在步步退讓;暗地裡,我在緊張準備。一批不稱職的武將被革職;各地駐軍結束懶散狀態,重新組織操練;不少巡撫官奉旨到地方督察賦稅,整頓行政。朝廷的控制和運轉能力大大強化。

  俗話說,有備無患,未雨綢繆。真正的考驗終於來了。

  二叔造反是蓄謀已久的,但造反的第一步棋就是昏招:他居然約朝廷重臣張輔為內應。誰知身為國舅的張輔,深受皇恩,將二叔的送信人綁縛朝廷。頓時,漢王反相畢露,天下皆知。既然如此,二叔乾脆打出了「清君側」旗號,說我即位以來,違背祖制,犯有種種錯誤,皆與奸臣慫恿有關。尤其是用人不當,提拔被祖父關押的大臣夏原吉,等於違抗祖父的遺詔。他強烈要求將大學士夏原吉送來斬殺,並聲稱已經分兵要害之處,以防奸臣逃走。

  「清君側」的伎倆,祖父在「靖難之役」中曾用過,但要「清理」的齊泰、黃子澄主張削藩,畢竟是威脅到時任燕王的祖父的切身利益;而這一次,二叔提出收拾與他無冤無仇的夏原吉,就未免有些強詞奪理了。一再忍讓的我終於被激怒了。二叔縱然驍勇善戰,功勳卓著,藩王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不知足,反倒替我操持生殺大權了,這還了得!

  這年八月初一日,二叔朱高煦乾脆自立五軍都督府,這是中央軍事指揮機關,只有朝廷有資格設置。這就標誌著他舉兵造反的開始。

  得到消息,我連忙召集眾臣商議對策。大學士楊榮認為,要想平定叛亂,必須皇上御駕親征,一來可以避免前方將領通敵,二來可以宣示天威,迫使叛軍投降。我深以為然,立即動員京畿各路人馬,迅速向北京集中。老將薛祿為先鋒,率軍兩萬,日夜兼程,直取樂安。而我御駕親征,率領各路大軍主力,隨後跟進。同時,淮安、居庸關等要害地點也加強了防務,為的是防止叛軍深入江南或突襲京城。

  我的親征和朝廷大軍的快速行動,完全打亂了二叔的既定計畫。他擔心圍攻濟南不克,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連忙撤圍退守樂安。樂安城也早已沒了歌舞升平的安逸景象,而是人心惶惶,一片混亂,無人膽敢出戰。

  八月二十日,薛祿率軍包圍樂安。勸降未果,於次日發動總攻。大兵壓境,敗局難免,為尋活路,二叔只得不顧部屬前程,棄城向我投降。

  漢王全家老小和部下官員被押解回京。不少大臣都主張斬殺二叔以絕後患。我搖了搖頭:「祖宗對待親藩之罪,早有範例,朕不敢違反。」於是,二叔失去了王爵和自由,被關押在西安門內的囚室裡。囚室四門緊閉,衛兵嚴守,名曰「逍遙城」,衣食供奉一如以往。

  天生好動的二叔當然不願意每天都被關在小黑屋裡,據說他經常詛咒我早死,怨恨越積越多,不可自拔。過了些時日,倒是我心生惻隱,想去看看他。

  進到小屋,只見他盤腿坐在地上,既不行禮,也不答話。見他故態依舊,我免不了申斥幾句,而他還是一言不發。

就在我轉身要走之時,只覺得地上有人勾絆。幸好我身手敏捷,摔倒在地後雙手撐地,一躍而起。侍衛們一擁而上,將二叔摁住。

  原來,這下三濫的行為,竟是二叔所做。待在黑牢裡還不老實,看來他已無可救藥。

  我一怒之下,讓人把門外盛水的大銅缸抬來,用這三百多斤的銅缸,將二叔牢牢罩住。力大無窮的二叔在裡面不住地掙扎,竟能用背將缸托離地面。我趕忙讓人把缸壓住,在銅缸四周堆上木炭,用火點著。火越燒越旺,二叔縱有天大本事,也只能在缸內翻滾,哭喊聲如撕如裂。幾個時辰之後,撤去銅缸,虎背熊腰的朱高煦,已經變成了一團蜷縮的焦炭。漢王諸子和臣僚也被全部處斬,一共殺了六百多人,流放了二千二百多人。十幾年的爭鬥和恩怨,以我的勝利而告終。

  三叔朱高燧迫於形勢,不得不上表獻出護衛軍,從而成了一個光杆藩王,再也無法對朝廷構成威脅。此舉為他換來了一紙赦令。其他藩王的護衛軍也紛紛裁撤。

  朱高煦死了,藩王的威脅徹底解除。

  前人蹉跌,後人知警。更有後人知警也……


※本次內容摘錄自《明朝皇帝回憶錄》

最新更新日期:10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