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在白帝城,將兒子劉禪託孤給丞相諸葛亮時,所留的兩句遺言。這兩句話不但適用於教育子女,也能施行於商場競爭,「勿以惡小而為之」可解釋為勿貪小而失大,「勿以善小而不為」則可改為「勿以利小而不為」,即經商不可輕忽利潤微薄的生意,唯有積少成多方是致富正道。
台灣的媒體喜歡表彰張忠謀、曹興誠等科技富豪的豐功偉業,但平心而論,他們的億萬身價,有一大半得歸功於國家政策性補助,而非個人努力;然而,千萬別小看薄利的民生產業,因為松青、大潤發、家樂福等量販店,早已是國際級大企業,獲利比光電、半導體產業更穩定。
超市、量販店非獨今日才有之,早在十七世紀的中國,便已出現其雛型,例如明末知名商人孫春陽在蘇州開設的南北貨商號「南貨鋪」,貨物可一點都不「陽春」,產品齊全不下於晚近的超市,更屹立長達二百四十多年之久,遠超過當下所有量販店。
孫春陽出生於文風薈萃的浙江寧波,原本他也跟著同鄉的同儕般,成天苦讀四書五經、勤寫八股文,一說他不甚用功,一說他考運不濟,總之他屢試屢敗,連秀才都沒考上。不過,他卻不想繼續枯坐寒窗,雖然家族、親友仍期待他擠進官場窄門,但孫春陽卻毅然中斷學業,前往有「魚米之鄉」美譽的蘇州經商。
寧波也是富饒之地,孫春陽之所以捨寧波而就蘇州,乃是當時明帝國關閉寧波港,導致寧波商人棄海從陸,紛紛遠走他鄉,由海商變為陸商,之後更演變成「寧波商幫」。
一般知識分子從商最大的毛病,在於眼高手低、愛擺身段,孫春陽卻願意從最基層做起,沒有任何本錢的他,深知要在商號林立的蘇州立足,最適合的行業乃是餐飲店;於是,孫春陽不理會儒家「君子遠庖廚」的教條,在蘇州開起了小吃店,專賣寧波食物。
當時的蘇州商貿相當發達,一如當下的國際大都會,南北風味的餐飲店如雨後春筍,堪稱三步一小店、五步一大店,而蘇州居民與來往蘇州的商賈,可說是明帝國最富裕的階層,對飲食十分講究,愈精緻、新奇的食物,愈受歡迎。
孫春陽深知蘇州的飲食生態,於是在小吃店中採用最頂級的食材,很快便成為蘇州家喻戶曉的名店,因為生意極佳,孫春陽很快便積累了擴大事業版圖的資本。
套句現在的財經術語,孫春陽經營小吃店成功後,決定進軍食材的中游,即南北貨市場。雖然沒當過一天官,孫春陽卻洞悉官僚體系結構,畢竟當時沒有任何一個企業組織,能如官僚體系般龐大而齊備,因此,孫春陽創立南北貨商號「南貨鋪」時,便模仿中央政府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編制,設立了南貨房、北貨房、海貨房、醃臘房、蜜餞房、蠟燭房等六個部門。
如果說「南貨鋪」是個企業王國,那麼孫春陽便是該國的君主,他清楚「治大國如烹小鮮」,企管之道不在事必躬親,而在分層負責,他只要選拔與管理六個部門主管即可,一如總經理只管六個經理,而不親自管理所有員工。
孫春陽更發明了「提貨券」,「提貨券」與當下百貨公司發行的禮券十分類似,即顧客統一到櫃台繳錢取券,再依「提貨券」的類型分別到六房的窗口取貨,孫春陽更下令,不管時間多久,顧客都能依券取貨,南貨鋪上下不得有任何異見。
如此一來,南貨鋪既減少顧客選貨、結賬時的擁擠,也使錢流、金流各自獨立,就算幹部、員工想上下其手,也不得其門而入,孫春陽更建立所有賬目必須日結、月結、年結的制度,確保財務健全穩固,進一步確保了貨物的品質。不久後,南貨鋪的產品,便被指定為上呈給皇室的貢品,孫春陽就此名聞遐邇,更躍居蘇州鉅富。
孫春陽死後,由子孫繼承事業,由於孫春陽建立的制度十分完善,使得南貨鋪名聲有增無減,一直到開店後二百四十多年,太平天國攻下蘇州,孫家的南北貨王國才被迫終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