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王朝在對蒙古人稱臣入貢以後,與元朝的互動密切。高麗忠烈王年輕時曾經在蒙古做人質,又娶元世祖忽必烈的長公主為王妃。忽必烈為了要遠征日本,在高麗設立征東行省,任命忠烈王為左丞相。忠烈王乾脆下令全國都改穿蒙古人的衣服,和蒙古人一樣編辮子。總之,一切都向蒙古看齊。
忽必烈入主中國之後,以標榜「上尊下卑,三綱五常。」的朱子儒學做為官方哲學,用來當作舉辦科舉考試的標準教科書。一二八九年(高麗忠烈王十五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高麗學者安裕(或稱安『王向』)隨忠烈王到達大都(北京)。忽必烈送給忠烈王一部《朱子全書》。這是高麗人第一次接觸到有系統的朱子理學。安裕回到高麗之後,便極力鼓吹朱子理學。許多年後,忠烈王把王位傳給兒子忠宣王,自己又帶著安裕的學生白頤,以及一些學者再次到北京,向元朝的所有博學名儒請益朱子儒學。白頤等人在中國居留多年,攜回儒家經籍上萬卷,回到高麗之後,掀起了朱子儒學的熱潮。經過了幾代,朱子儒學已經成為高麗的儒學正宗。
在同一段時間內,佛教經過三十幾代國王的翼護,漸漸腐敗。僧侶只知大肆擴大寺院,舉辦鋪張的法會,坐擁龐大的寺產及田地,斂財營利。凡此種種,與中國南北朝及唐朝中、晚期都極為相似。中國曾經因為佛教過度發展而發生了四次滅佛事件,稱為「三武一宗」;看起來高麗佛教的災難也不遠了。再從思想史說,宋朝部分的理學家們矢志要維護儒家的正統,把佛教視為異端,極力推展排佛運動,朱熹正是一個代表人物。因而,傳承朱子儒學的高麗學者必然也是要強烈批判佛教,並要消除儒家思想裡的佛教色彩。
朝鮮王朝崇儒抑佛
高麗末期發起攻擊佛教的一大群儒家學者中有兩個重要的人物:鄭夢周及鄭道傳。鄭夢周是高麗儒家朱子學派的泰斗,人稱「東方理學之祖」。鄭道傳也是一個大學者,寫了十五篇《佛氏雜辯》,明明白白地說佛教是社會的寄生蟲。鄭夢周及鄭道傳兩人後來都是李成桂的左右手,因而,李成桂開創朝鮮王朝以後,佛教的命運就已經決定了。
不過李成桂並沒有採取十分激烈的手段,而只是採取度牒制度,限制僧侶的數目,又不准隨意興建或擴充寺廟。然而,當性格剛強的朝鮮太宗李芳遠即位後,對佛教來說,真正是大禍臨頭了。朝鮮太宗下令全國原有的幾千間寺院只留下兩百四十間,其餘全部拆除;和尚、尼姑幾乎都被迫還俗,土地田產被充公,奴婢也都沒入官府。朝鮮佛教受到嚴重打擊,一蹶不振,佛教徒在社會上地位一落千丈。
朝鮮在後來雖然有零星幾位國王對佛教表示同情,但是大部分都秉持「崇儒抑佛」的政策。一代暴君燕山君(一四九四∼一五○六年在位)更帶給佛教另一次大災難。燕山君不但廢掉教宗的本寺興德寺及禪宗的首剎檜巖寺,更將首都的圓覺寺改成為妓院。不過燕山君並不是只有針對佛教,因為當時的最高學府成均館也改為宴樂的場所。又過了約四十年,到第十三代朝鮮明宗時,由於國王與王后都虔誠信仰,佛教才又獲得喘息。
士禍與黨爭
在李氏朝鮮王朝的五百多年中,儒家已經獨霸,成為國家唯一的思想及價值標準,儒生是皇親國戚以外社會上地位最高的一個族群。既然沒有人能夠再挑戰儒家,理念不同的官僚於是形成不同的派系而結黨互鬥,因而前有「士禍」,後有「黨爭」。
士禍從朝鮮建國(一三九二年)時已經開始醞釀。李成桂放任兒子李芳遠殺害鄭夢周,除去篡位路上的障礙,使得部分儒生既寒心又不滿,因而有士林派和勳舊派之分。士林派退出朝廷,歸隱林下。朝鮮世祖李?又篡位(一四五五年),導致勳舊派也分裂,有更多人退出朝廷,加入士林派。朝鮮第九代成宗(一四六九∼一四九四年在位)開始重用士林派的金宗直。士林派於是在朝廷中與勳舊派分庭抗禮。等到成宗的兒子燕山君繼位之後,勳舊派挑起燕山君的仇恨心理而屠殺士林派,「士禍」爆發。從此勳舊派與士林派之間的鬥爭越演越烈,朝鮮許多菁英分子紛紛在鬥爭的過程中死於非命。然而,最終得勝的士林派卻又再次分化,而於第十四代宣祖時(一五六七∼一六○八年在位)時轉為黨爭。黨爭所牽涉到的問題遠比士禍複雜,而必須從儒家學術的派系開始說起。
黨爭的背景及其禍害
中國的性理之學在南宋時分成幾個派別,如朱熹的理學派、陸九淵的心學派、張載的氣學派及陳亮的事功派等。其間的差異,在第二十二章已經詳細說明。
朝鮮吸收中國的性理之學,士林派在十六世紀初開始分裂為「理學派」與「氣學派」,相互爭論。後來「理學派」出現一位集大成的大人物,名叫李滉(一五○一∼一五七○年),人稱「東方朱子」。「氣學派」也出現一位大人物,名叫李珥(一五三六∼一五八三年),人稱「東方聖人」。李滉領導的「嶺南學派」,是朱子哲學的基本教義派,拒斥其他一切的學派,使用極具攻擊性的語言、文字批判所有他認定是不純正的思想及學說,如老莊思想、功利主義、心學派、氣學派等。相對地,李珥的學派稱為「畿湖學派」,對於實務及經世致用也相當關心。這兩個學派之間,原本只是為了學問而爭論,但漸漸擴大為意氣之爭,最後又進一步轉為爭權奪利,而水火不容。
宣祖八年(一五七四年),有兩個大臣沈義謙與金孝元公開決裂。起因其實只是為了要爭一個五品官的主導權,但這個導火線使得過去既存的矛盾爆發開來,所有朝臣被情勢所逼,不得不全部選邊站台。站在金孝元這邊的稱為「東人黨」,大部分是李滉的門人。站在沈義謙那邊的稱為「西人黨」,大部分是李珥的門人。
黨爭開始之後,歷經二百五十幾年而不斷。東人黨得勢之後,又分裂為南人黨及北人黨。北人黨得勢後,又分裂成大北黨、小北黨。但西人黨也沒有消失掉,而是在等待許多年後,又奪權成功,然後又分裂為老西派、少西派;老論派、少論派;僻派、時派等等。
為什麼黨爭可以延續兩百多年呢?這要從「書院制度」說起。
朝鮮建國以後,士林派的儒者既然不得勢,便紛紛選擇隱居山林,在各地設私塾,如崔沖一樣,招收學生講學,不過並沒有大規模的書院。世宗大王注重文教,在城市及鄉村廣設書堂、鄉校,不過博學大儒仍然集中在成均館。朝鮮中宗時,有一個重大的變化發生,國家決定撥給充裕的經費,在部分殷實的農莊之上建立書院。此後地方書院蓬勃發展,到宣祖時已經不下一百所。書院既是依附在農莊之上,不但是士林儒者講學之處,也是被逐出政界的失意政客避居的地方。漸漸地士林不同派別分別佔據各書院,父子相傳,把同族同鄉的子弟聚集起來教育,形成一種血濃於水,師生之情交錯的集合體,難以拆散。書院因而是參加黨爭各黨派的堡壘,各黨派在政治上得勢便援引同黨,執政於廟堂之上,失勢便回到家鄉的書院,等待下一次機會。
為什麼黨爭又會一再分裂呢?
答案很簡單,義理之爭其實不過是表面,黨爭實際上就是在爭權奪利。一個黨派得勝以後,內部的利益往往也是擺不平,總是有貪婪無厭的人希望得到更多,而另一方堅持不讓。於是鬥爭再起,又一次分裂。
黨爭不停另有一個原因,就是從宣祖到英祖的八位國王在位期間,重大的政治問題不斷地發生,無一例外。這些問題包括政變、廢立國王、王位繼承人之爭、後宮妃嬪之間爭寵奪權,以及對明朝、日本及女真人之間的外交政策及戰爭,等等。實際上,政治問題與黨爭是互為因果。政治問題使得意見不同的官僚及知識分子發生爭執而分裂,黨派也以鬥爭為目的而製造出新的政治問題,從而開闢新的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