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玉出昆山──從「商人的邊疆」看趙武靈王的長城


文/李守中

 

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史記•匈奴列傳》)

  趙長城的終點有些奇特,這引起了不少人的困惑,我們要用專門一章來討論這個問題。

  高闕塞在河套西北角,今天的內蒙古杭錦後旗石蘭計山口。

  趙國長城從代郡往西劃出了新設郡縣北境以後,並沒有終止在雲中郡的黃河之濱,而是繼續向西北延伸,跨過草原,再沿陰山南麓向西到達高闕塞。這段長城深入游牧區四百公里,長城兩側都是匈奴各部的土地,只在長城中段有一處趙國的屯田區──九原,這在今天包頭市西北。

  這四百公里的長城線似乎完全沒有必要。所以人們首先懷疑高闕塞的地點考證是否有誤。但是近幾十年在這一線上找到了一些趙國墓葬,證明趙國的確在這裡設過屯區。

  我們前面說過:長城是兩鄰居之間的籬笆,是雙方共同尊重的邊界,是趙國的新邊疆。可是這些說法似乎都無法解釋這一段長城。

  不過這段長城確實是趙國的新邊疆!

  美國歷史地理學家特納(Frederick Jackson Turner, 1861-1932)在研究美洲移民邊疆史的時候注意到了有兩種不同性質的邊疆:農民的邊疆和商人的邊疆。英國移民沿東海岸開闢了一條農耕帶,這條農民邊疆緩緩的向西平移,一百多年後這條邊疆才平行移到了阿帕拉契山,平均每年平移一兩公里。法國的移民人數不及英國的十分之一,他們到美洲來不是為了務農而是為了經商,用歐洲的手工業產品,特別是火器,去換取印第安人的珍貴貂皮。他們在加拿大聖羅倫斯河口建立了定居地之後就立即溯河而上進入五大湖,然後順密西西比河南下到達墨西哥灣,同時沿途設置商站。這是一條商人的邊疆。他不是平行移動而是不斷延長。平均每年延長四十到五十公里,不到一百年就延伸四千公里。

  特納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商人跑得這樣快,一下子就橫穿了北美大陸?」他也找到了答案,答案很簡單:印第安部落歡迎商人,不歡迎農民。一個法國商人說:印第安人對待外國商人比對待他們自己的子女還好,因為商人帶給他們需要的東西,特別是火器,有了火器的部落就可以勝過沒有火器的部落。

  除了這個因素之外,農業的推進速度受人力和自然條件的限制,本來就無法與商業相比。

  英法爭奪北美之時,法國移民儘管不到英國移民的十分之一,可是他們得到不少印第安部落幫助,所以居然還支持了好幾年,一個法國官員對印第安人說:「難道你們不知道英國和法國國王不同麼?去看看我們法國國王所建的碉堡你們就知道了。你們仍然能夠在它們的城牆下面打獵──英國人相反,他們佔據一塊地方之後就把獵物趕跑了,他們把前進路上的森林全部夷為平地,空空蕩蕩的一片,使你們想建一個窩棚過夜都很困難。」

  商人的邊疆是一條設防的道路,沿道路設置的據點和商站附近會有少量耕地,不過這些稀疏分布的耕地不會改變當地部落的傳統生活方式。

  商人邊疆對社會的影響不下於農民邊疆。歷史上大國對商道的爭奪也不下於對土地的爭奪。

  趙武靈王的這段長城線就是一條設防商道。或者按特納的術語:商人邊疆。我們習慣了把長城看作農民的邊疆,看作連續千里不斷的長牆,而忽略了長城也可能是一條設防道路,沿著這條道路可能只有斷續分布的幾段長牆。

  趙國長城的精確布局已經無從知曉,沿設防道路何以需要有斷續的長牆也暫時無法討論,好在漢代也有一條設防道路,沿這條道路也有斷續的長牆,更可幸的是這些長牆遺蹟還清楚可見,所以讓我們把這個問題留到以後去研究。目前我們先用設防道路的假設來解釋這段奇特的趙國長城線。

  這段長城線的延伸並非趙國郡縣邊界的延伸而是商道的延伸,可是商道的延伸也應該有他的理由。

  我們已經知道了趙國向北推進的主要動機是為了與游牧部落貿易,是為了得到馬匹,那麼他的代道通到了邊境集市就算成功。而再向游牧區深處延伸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我們先分析商道終點。

  商道終點應該是個大集市,海港集市自然更好,高闕塞是一個集市嗎?

  在戰國時代,這裡應該是一個集市,而且是一個海港集市。

  這個海稱為「瀚海」,是古代對戈壁和沙漠的另一個稱呼。而「瀚海」確實與海洋有些共同之處。那裡既不適宜農耕,也不是很好的牧地,沒有人在那裡定居,也沒人要去獨佔它,結果它就成為四周各部落共同使用的交通區域,好像是一處內陸公海。

  這片瀚海在今天被分為幾個區域,各有自己的名稱: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其實,它們之間的界限並不很明顯。

  瀚海東岸是匈奴各部,趙國的商道通過了他們的牧地到達高闕塞,這是一個據點,也是一處商站,趙國商人在這裡接觸瀚海周邊的部落和王國的商旅。

  瀚海西岸是烏孫部落,南岸是月氏古國,他的國都在河西走廊,不少學者相信:中國古籍中所載的「月支」、「禺氏」或者「和氏」都是指這個古國,傳說中的西王母也與這個古國有關。

  趙國開闢和維持一條穿過游牧區的設防商道決非易事。如果商人在高闕得不到特別珍貴和回報極高的商品,趙武靈王決不會把商道延長到如此遙遠的地方。這樣的商品也應該在史籍中留下蹤跡。

  我們在《史記•趙世家》中找到了線索。

  公元前二八四年(周赧王三十一年,趙惠文王十五年,秦昭襄王二十三年,齊湣王十七年),趙國和秦國共同進攻齊國,齊王致書趙王,勸他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不要與齊國為敵,書中特別提醒趙王:秦國才是趙國最危險的敵國。

  秦以三郡攻王之上黨,羊腸以西,句注之南非王有已。踰句注,斬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於燕,代馬胡犬不東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寶者亦非王有已。王久伐齊,從彊秦攻韓,其禍必至於此,願王孰慮之。

  趙王聽從了這個勸告。

  信中所提到的三寶之一:「昆山之玉」產於今天新疆的和田,由月氏商人帶往高闕換取中原絲綢。這是西域和中原之間最重要的貿易,歷兩千多年而不衰。所以詩人說:

  波斯老賈渡流沙,夜聽駝鈴識路賒。
  採玉河邊青石子,收來東國易桑麻。

  烏孫駿馬也可能是高闕市上的珍貴商品,這種駿馬在漢代曾被稱為天馬。

  秦國一旦切斷趙國的代道,趙國對草原的貿易也就結束,重要財源隨之喪失,齊王的提醒確實不容趙王忽視。

  良驥和美玉自古又是中原各國君王極為珍視的寶物,據說秦昭王願以十五城來換取趙國的國寶和氏璧,由此引出了完璧歸趙的故事。

  司馬遷記下的這段故事並非引自官方檔案,所以不列入本紀或者世家。官方檔案一般過於簡略和枯燥,但是比較可靠。這段極詳細和帶戲劇性的故事應是採自傳說,而傳說中的一些細節不一定很準確,比如:說和氏璧本來是楚國的國寶。這一點就值得懷疑。

  楚國的國寶為什麼會流入趙國而沒有任何說明?

  秦國多次擊敗楚國,甚至在會談時扣留了楚王,秦王為什麼不利用這些機會來勒索和氏璧,卻要等它落入趙王之手才去索取?

  也許趙國的和氏璧與禺氏玉一樣,都是指來自月氏商人的玉石,與傳說中的楚國和氏璧沒有關係。

  我們把趙國開闢代道的記事按編年順序考查一下可以發現:趙武靈王可能早就對這條從西域到中原的商道有所了解,他可能一開始就把代道的終點選在高闕,以便把這段道路置於趙國的保護之下。(這些記事請參閱《史記•趙世家》及《水經注•河水》)

  公元前三○七年(趙武靈王十九年),「始出胡服令」。

  公元前三○六年(趙武靈王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

  公元前三○五年(趙武靈王二十一年),「攻中山……中山獻四邑和,王許之,罷兵。」

  公元前三○三年(趙武靈王二十三年),「攻中山」。

  請注意!

  公元前三○二年(趙武靈王二十四年),「邯鄲命吏大夫奴遷於九原,又命將軍大夫適子戍吏,皆胡服矣。」

  公元前三○一年(趙武靈王二十五年),「趙王伐中山,中山君奔齊。」

  公元前三○○年(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復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

  公元前二九八年(趙惠文王元年),「主父(武靈王)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樓煩王於西河而致其兵。」

  公元前二九七年(趙惠文王二年),「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起靈壽,北地方從,代道大通。還歸,行賞,大赦。」

  他不等新設三郡之後才向高闕進發,早在中山還在頑強抵抗的時侯就已經屯戍九原了。所以「代道大通」就指通到了高闕。

  代道的成功不完全依賴趙武靈王的遠見卓識,戰國時代是重商的時代。各國君王都保護和獎勵本國的商人,共同促進國家富強。國君用政治和軍事手段為貿易排除障礙,商人向君主提供稅款和情報。沒有商人的積極參與,商道不會有良好的收益。


※本次內容摘錄自《長城往事》

最新更新日期:99.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