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兩個「四一七」與「九一八」 ──
張學良永生難忘的四個日子

文/蘇墱基

 

  在張學良生命史上,兩個「四一七」和兩個「九一八」,是他感受最深、最刻骨銘心的日子。這兩個日子發生的事,於他一生成敗興廢,關係至為重大。

  「四一七」指的是陰曆四月十七日。

第一個「四一七」 降臨人間 奉軍掌控東北

  第一個「四一七」,時在西元一九○一年,清光緒二十七年,那天陽曆為六月三日,張學良在遼寧省台安縣桑子林詹家窩舖出生,其生辰八字:「辛丑、癸己、壬子、庚子」,父親為東北老帥張作霖(雨亭),母親是老帥元配夫人趙氏。

  張作霖有正式妻妾六房,生八子六女,張學良是他的長子。

  在未生張學良之前,張作霖一直很不得志,日子過得很不堪,他當過走村串鎮的小貨郎,至各大戶人家賣點針線、胭脂等,牟點蠅頭小利,以維生計,後來改行,當獸醫,也無出路,轉到賭場廝混,結果因輸了錢,付不出賭賬,被人痛揍一頓。窮愁潦倒之下,改投入北洋毅軍馬隊,吃一份糧,後來又離開毅軍,加入廣寧境內的馮麟閣匪幫,當起了土匪。

  而張學良出生後第二年,張作霖即揮別鬍匪生涯,接受官方招撫,搖身一變,成了國家的正規軍,從此他一路扶搖直上,五年後做了統帶,十年後,擁兵三千五百人入鎮奉天(瀋陽),最後於一九一九年掌握東北整個軍政大權,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張作霖認為,張學良的降臨,給他帶來了好運道,是他的將門虎子,因而期望很高,他替兒子取名學良,就是「學習張良」之意,希望其長大後能像漢初張良那樣,成為安邦定國的大才。

第二個「四一七」 大帥遇難 生日偏逢父喪

  第二個「四一七」,為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的陰曆四月十七日,陽曆六月四日,是張作霖死難的日子。

  那年二月間,當蔣中正第二度率國民革命軍全軍北伐後,奉軍節節敗退,張作霖決定撤軍退回關外。而日本人為阻止革命軍勢力伸入華北,更不容擴大到東北,因乃力勸張重新部署,堅守直、魯、豫陣線,表示日軍將竭力援助,但此議為張所拒,於是日人決採斷然措施。

  六月三日凌晨一時十五分,張作霖率隨員潘復、劉哲、莫德惠、于國翰、靳雲鵬等,從北京搭乘專車啟程返奉,張學良、楊宇霆、孫傳芳、陳興亞等人在月台送行。下午,抵山海關,停留加水加炭後繼續北行。四日早晨五時二十三分,專車過皇姑屯站行至南滿鐵路與京奉鐵路立體交叉點時,日本關東軍引爆預埋的炸藥,黑龍江督辦吳俊陞當場被炸死,張作霖重傷,經抬回帥府救治,延至上午九時三十分死亡,年僅五十四歲。

  皇姑屯炸車案發生前一天,與張學良一起留守北京的吳俊陞之子吳泰勳在順承王府扶乩消遣,張學良一見,打趣的請吳問問「大帥現在行止」,吳一問之下,乩語批出「大帥歸矣」四字,張當時開玩笑對吳說:「這乩太靈了,誰不知大帥已經回去了呢?」不料第二天上午,就接到張作霖被炸身亡的消息,扶乩問卜之事,無乃太玄了。

  而老帥張作霖身死這天,正是二十八年前張學良出生的日子;因此從那年開始,張學良不在陰曆四月十七日過生日。

第一個「九一八」 中原大戰 入關結束戰局

  其次關於兩個「九一八」,對於張學良同樣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一個「九一八」為一九三○年(民國十九年)陽曆九月十八日,是張學良一生中最神氣、聲譽最高的日子。

  那年五月,包括原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馮玉祥、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閻錫山、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李宗仁等聯合興兵,反對南京國民政府,國府下令討伐,掀起民國史上最大的一場內戰──中原大戰。此戰雙方實力相當,拚鬥慘烈,故在開戰前後,交戰兩方都派員赴瀋,向張進行遊說,爭取支持。

  對於中原大戰到底應持何種態度?當時東北內部意見至為紛歧,有的主張不介入關內事務,不與任何一方合作,只應綏靖地方,保境安民。有的贊成支持中央,與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合作,另有的沒有意見,悉聽從張學良個人決定。張本人初時亦舉棋不定,抱坐以觀變的態度,後來隨著戰事的推移,他盱衡全局,終於排除異議,於九月十八日發佈支持中央的「巧」電,並即編組兩個軍開進山海關,造成反對力量迅速瓦解,使國家重獲統一。

  為酬報張學良的「擁護中樞,大有功於黨國」,在大戰結束後,政府正式任命他為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賦予他全權節制東北和華北。

第二個「九一八」 亡省破家 半生流離悲涼

  第二個「九一八」為一九三一年(民國二十年)九月十八日,距離他揮師入關、武裝調停中原大戰,相隔正好一年。這一天,日本關東軍對瀋陽發動軍事攻擊,張學良未做抵抗,以致東北淪失,他的聲望,從上一年的巔峰,迅速跌進了谷底。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軍閥籌謀良久、有計畫的侵略行動,事發當時,日方在東北的兵力包括正規軍、憲兵、特務警察在內,共計為兩萬四千零六十一人,而東北軍則有獨立步兵十八個旅、獨立騎兵五個旅、砲兵一旅兩團一營、工兵和輜重各一營,總兵力達十八萬九千五百零五人,另有飛機二六二架、海軍船艦三萬噸及各式大砲九十六門。以如此高乎敵人七、八倍的力量,在戰爭爆發後,竟坐視強敵攻城掠地,其難獲國人諒解,自可想見。

  事變後一週,在北平舉行的市民大會上,東北流亡學生代表對張學良手綰重兵,無所作為,致令山河變色,當面施予嚴厲抨擊,指責他事變前不與日方交涉是失機,事變後不抵抗是失職。雖然張強調:「我張氏父子絕未賣國。」但學生們反駁說:「不賣國,是做為一個國民起碼的標準,保衛國家主權完整,才算盡到守土的天職。」

  因為未盡到守土衛國的天職,所以東北淪亡後,張學良背上「不抵抗將軍」的罪名。他帶著數十萬懷亡省破家創痛的東北軍民,流亡關內,為了抗日復土,湔雪前恥,終於為中共所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論調所惑,在一九三六年擔任西北剿共副總司令時,秘密與共黨協議停戰、結盟,同時向軍委會委員長蔣中正要求停止剿共軍事,聯共抗日,及至所提主張未獲採納,乃發動事變,將蔣扣押。

  這個石破天驚的行動,除了打亂安內攘外的佈局、改變現代中國歷史發展外,對張氏個人而言,也釀成以後被幽禁半世紀之久的悲劇。這個命運的重大轉折,全為第二個「九一八」肇其始基。

  「四一七」和「九一八」,在張學良生命史上留下四道深刻的烙痕,是他永生難以忘懷的。

  「四一七」既是他自己生日,又是他父親的死日,有生機,也有死機。

  「九一八」是他意氣風發、睥睨不可一世的日子,也是他眾謗叢集、帶來後半生悲涼歲月的日子,有轉機,也深伏危機。

  歷史的巧合如此,令人展讀之餘,無限沉思。

※本次內容摘錄自《亦狂亦俠亦溫文》

最新更新期:9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