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柏楊
仁壽宮弒父凶案
隋王朝開國皇帝楊堅使分裂的中國歸於統一,是他最大的榮耀。他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他很儉樸,很知道珍惜國力,使中國很快的就恢復應有的強大。但他的妻子獨孤皇后卻是一個具有奇異癖好的女人,不但自己吃醋,也為別的女人吃醋。他們夫婦共生了五個兒子,其中跟我們有關的是長子楊勇,和次子楊廣。楊堅嘗說:「從前帝王,小老婆太多,兒子們不同母親,所以往往分黨相爭。不像我的五個兒子,一母同胞,親如手足。」
可是,世界上有兩種東西能摧毀人性和人倫,那就是權力和金錢。就在隋王朝統一中國後不久,擔任攻陳總司令的楊廣,開始奪嫡,向他的同胞哥哥皇太子楊勇伸出毒手。楊勇是一個大而化之的花花公子,疏闊豪爽,不注意小節。老娘獨孤皇后最討厭男人討小老婆,楊勇偏偏有很多小老婆,以致妻子鬱鬱而死。老爹楊堅最討厭大臣花天酒地,楊勇偏偏喜歡音樂歌舞,飲宴達旦。這些本都是小的縫隙,但已夠楊廣有計畫的楔入。楊廣只有妻子蕭妃一個人,僅此一點就使娘親高興。老夫婦有一次到楊廣家,發現婢僕們都老而且醜,樂器上佈滿灰塵,甚至連絃都沒有,不由大喜。老夫婦每派人到兒子們那裡,楊勇只把他們當僕人看待,楊廣卻不然,他和妻子一定雙雙站到門口,親自迎接,致送厚禮,於是老夫妻耳畔聽到的全是讚揚楊廣的聲音。楊廣出鎮江都(江蘇揚州),每次入朝辭行時,都痛哭流涕,依依不捨,父母看兒子如此孝心,也流下眼淚,不忍他遠離膝下。楊廣知識程度很高,有很好的文學素養,對任何人都很誠懇,很謙虛有禮,尤其曲意交結政府重要官員,包括楊堅最信任的宰相(尚書左僕射)楊素。他所展示出來的,全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標準領袖,具有肝膽相照、義薄雲天的英雄性格,和救國救民、民胞物與的聖賢抱負。節儉、樸實、謙恭、虛懷若谷、好學不倦、禮賢下士、不愛聲色犬馬。──集人類美德於一身。
一切佈置成熟後,七世紀的第一年(六○○),「誣以謀反」的法寶罩到楊勇頭上,楊堅下令把楊勇貶為平民,囚禁深宮。改立楊廣當皇太子,楊廣奪嫡成功,全盤勝利。
七世紀第三年,楊廣的娘親獨孤皇后逝世。第五年(六○四),悲劇降臨到後死的父親頭上。這一年,楊堅前往長安西北一百二十公里外的仁壽宮(陝西麟遊)避暑,病情沉重,楊廣入宮侍奉。他內心的興奮使他無法再繼續控制自己,不久就對老爹最寵愛的陳夫人,垂涎三尺。一天,乘著陳夫人上廁所的時候,上前一把抱住。陳夫人掙扎逃掉,楊堅看她神色倉皇,問她怎麼回事,她垂淚說:「太子無禮。」楊堅大怒說:「獨孤誤我!」命他的兩位親信官員去長安召喚楊勇。楊廣得到消息,急急通知楊素,楊素立即把兩位親信官員逮捕,勒兵戒嚴,包圍仁壽宮,斷絕內外交通。楊廣的部屬張衡(他後來被楊廣殺掉滅口),闖進楊堅臥室,把老爹拖起來,猛擊他的胸部。楊堅口吐鮮血,哀號的聲音,傳入後宮,後宮陳夫人以下全體宮女,屏聲靜息,面無人色。
楊廣弒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的美麗庶母陳夫人上床,第二件事就是派人馳赴長安把他那已經被罷黜的哥哥楊勇殺掉。楊廣從開始採取奪嫡行動,到他行凶之日,歷時十四年,在這段漫長歲月中,一直保持偽裝,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楊廣竟做的天衣無縫,可說明他具有絕頂的聰明才能。可惜他缺欠人類所特有的高級靈魂和情操,他奪嫡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獲得無限權力。獲得無限權力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發洩他的大頭症。
【柏楊曰】
楊廣天生的大頭症,患有一種膚淺而又強烈的炫耀狂。他所以在一個地方總是坐不住,就因為他總是想去另一個新的地方,向新的對象,炫耀他的財富、權力,和炫耀他壓根所沒有的仁義道德。
引起楊廣敗亡的直接導火線──遼東三次戰役,起因非常簡單,他不過渴望在高句麗國王高元面前,滿足一下大頭症,偏偏高元不肯給他這個機會,一種失落感使楊廣發瘋。高元所以不肯親身晉見,當然是怕楊廣突然翻臉,留住他不放回國。那是不了解楊廣身患大頭症的緣故,根據他的病歷表,我們可以肯定,高元如果到中國晉見,像突厥可汗阿史那染干那樣,作卑屈的表演,他所得到的餽贈(都是中國人民的血汗),一定多得使他吃驚。
楊廣當了十五年皇帝,死時才五十歲,他的故事像一則《伊索寓言》:一個農夫牽一匹驢子走過懸崖,牽牠靠裡面一點,驢子堅決不肯,越向外掙扎,終於跌下深谷,粉身碎骨。農夫探頭說:「你勝利了。」楊廣曾經向人表示:「我天性不喜歡聽相反的意見,對所謂敢言直諫的人,尤其不能忍耐。」楊廣也跟那匹驢子一樣,最後大獲全勝。
然而,楊廣給我們一項最大的貢獻,卻是他挺身為我們作證:權力制衡是多麼重要!小人物不斷往上攀爬,往往會成為「兩截人」,有權前是一種人,有權後立刻異化,變成另外一種人,嘴臉完全不同。楊廣在掌握政權之前,受他律和自律的內外控制,給人的印象是喜愛讀書,會做文章,沉默寡言,每一發言都十分中肯,殷勤、節儉、敦厚、樸實、謙虛、恭敬,集人間最好的美德於一身;想不到一旦取得權力,他律解除,自律瓦解,邪惡的心靈無法產生高貴情操,長期被壓制的獸性,遂像火山一樣爆發,任何事物都阻擋不住他奔向絞繩。如果隋王朝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或是一個有制衡的社會,楊廣的大頭症,將永不會發作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甚至,他可能成為一位英明的首領,中國人也可能免除那麼多悲慘遭遇。我們與其痛恨楊廣,不如痛恨中國人並沒有從楊廣的暴行中,引發出權力制衡的沉思,反而一直醬在聖君賢相的訴求中,原地盤旋,直到二十世紀,西方把民主法治思想傳入,我們還竭力拒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