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十洲
一九三四年六月二日,魯迅在〈致鄭振鐸〉中,以「文求老頭子」稱日本文求堂(書店)的店主田中慶太郎。
一九三四年七月六日,在〈致鄭振鐸〉中,以「三根」稱顧頡剛。在《故事新編》〈理水〉中,把顧頡剛稱為「鳥頭先生」——「鳥頭」是從「顧」字而來的。據《說文解字》,顧字以頁雇聲,雇是鳥名,頁本義是鳥頭。魯迅借鄉下人的口說:「人裏面是有叫阿禹的。況且『禹』也不是蟲,這是我們鄉下人的簡筆字,老爺們都寫做『禺』,是大猴子……」接著又用許多筆墨正面描寫了這個很有些墨家風度的偉大政治家的風貌。魯迅認定,不管在他身上披過多少神話色彩,不論人們叫他禹還是禺,反正不會是像顧頡剛所說禹是一條蟲。鳥頭之稱,讓人想起了《水滸》中的「鳥人」。應是魯迅利用小說進行人身攻擊的一例。另見用鼻,或用象形鼻稱之。
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在〈致胡風〉中,以「元帥」稱周揚。當時周揚任「左聯」黨團書記。
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九日,在〈致曹靖華〉中,以「橫肉」稱李季谷。
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二日,在〈致胡風〉中,以「李天才」稱李長之。李曾在《星火》雜誌一卷二期〈大自然的禮讚〉中說:「大自然是愛護天才的。」魯迅引來而稱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四日,又在〈致王冶秋〉中,以「希公」稱希特勒。
一九三六年一月五日,又在〈致曹靖華〉中,以「新月博士」稱胡適。原文說:「新月博士常發謬論,都和官僚一鼻孔出氣,南方已無人信之。」
一九三六年五月三日,又在〈致曹靖華〉中,以「毛姑」稱茅盾,等等。
如此眾多的綽號,還並不包括魯迅所著以民國為背景的小說中的人物綽號,譬如:《阿Q正傳》中的「假洋鬼子」、〈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等。
在魯迅用擬音的方法所起的綽號中,以「女官公」稱傅增湘和以「茭白」稱蔣夢麟等,都是利用歷史人物姓氏發音相近的特點,這是魯迅利用小學文學考據創作的綽號。另外,以「馬二」稱馮玉祥,則是利用古典小說《儒林外史》中的「馬二先生」的用法,即拆字的方法而稱之。這些用法應是魯迅作此類綽號的獨到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以「新月博士」稱胡適,以「大師」稱劉海粟,以「國家博士」稱劉半農,以「詩哲」稱徐志摩等似帶褒意的綽號,卻含貶意,更何況「李天才」、「康聖人」之屬。在這方面,魯迅於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二日〈致姚克〉信中寫道:「中國人總只喜歡一個『名』,只要有新鮮的名目,便取來玩一通,不久連這名目也糟蹋了,便放開,另外又取一個。真如黑色的染缸一樣,放下去,沒有不烏黑的。譬如『偉人』、『教授』、『學者』、『名人』、『作家』這些稱呼,當初何嘗不冠冕,現在都聽去好像諷刺了,一切無不如此。」因此這類綽號屬於諷刺一類的;另一方面,如以「心異」稱錢玄同,以「害馬」稱許廣平等,則是似帶貶意的綽號,卻含褒意。即許廣平所說,「以表德」之類的。
魯迅的綽號之道,應當是一種文學思維的觀察與表現的結合。「雖只寥寥數字,卻很要明確的判斷力和表現的才能的,必須切帖,這才和被批判者不相離,這才會跟了他跑到天涯海角。」(魯迅〈五論「文人相輕」——明術〉)
同時,魯迅的綽號之道,除少數非要「流傳較為永久」的外,大多數則是在一定範圍內,即由幾個對之「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朋友自由結合的「綽號團體」內使用,用以表示一種幽默的情調。一旦拿出去的綽號,必是有一定份量的,以魯迅自己的話說是「刻薄」一類的,譬如「資本家的乏走狗」。
在魯迅的履歷中,曾有過幾個不同時期的幾個不同「綽號團體」。他們在魯迅身邊,或是摯友,或是文友,或屬師生,雖無什麼特殊的定義,卻是幾個直抒胸懷、善於幽默、富有靈性的朋友。
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至「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與許壽裳、周作人、錢玄同之間即結成有這樣一種關係。他們之間談天說地,無拘無束,他們既是留學時的同窗,又是新文化運動的文友。其綽號也多為幽默、善意,並閃動著年輕人的頑皮的光影。
隨之是「五四」後至一九二八年左右,此時,魯迅為章廷謙、孫伏園、許廣平等年輕人之間結成了這樣一個「團體」,尤其是與章廷謙之間,更可以說是「綽號之友」。章廷謙屬二十世紀生人,在魯迅面前完全是小字輩。一九一九年十月章由江西大學轉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次年的八月,魯迅兼任北京大學講師。章廷謙雖學的是哲學系,但對寫作很感興趣,因此經常和同鄉同學孫伏園一起在課餘找魯迅交談,遂與魯迅結成忘年之交,也使得魯迅與其之間的書信常以綽號打趣。雖然談論世事,卻能每每妙語連珠,直至呼出「一撮毛哥哥」來,可見其親密無間之程度。此間的《兩地書》,與許廣平通信中稱人綽號也頗多。
後來,從一九三○年至魯迅逝世,又在他的身邊形成了以「左聯」為主「綽號團體」。其中有鄭振鐸、臺靜農、姚克、曹靖華、胡風、陶元德、王冶秋及許廣平等。其中除陶元德抗戰期間墮落為漢奸外,其他人都是圍繞於「左聯」的進步作家或革命者,與魯迅都能推心置腹地討論問題,故也能與魯迅在綽號方面得以心領神會。
然而魯迅這一時期所作的綽號已經不是著意於幽默,而多著意於批判,因之也就不免有些偏頗,這也是難以求全責備的史實。
魯迅所作的綽號應係一名革命文學家、批評家的創作,它長於思想、學問及深邃的觀察力與表現力,應是豐富的魯迅文化遺產中一個小小的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