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司馬懿受讒而被奪兵權,諸葛亮趁機興兵伐魏,曹叡因此得不償失。

文/吳十洲

  一九三五年九月,魯迅署名隼,在《文學》月刊第五卷第三號上發表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文中論說綽號頗多。魯迅在其末了說:「創作難,就是給人起一個稱號或諢名也不易。假使有誰能起顛撲不破的諢名的罷,那麼,他如作評論,一定也是嚴肅正確的批評家,倘弄創作,一定也是深刻博大的作者。」初讀魯迅的這句話還真有些感到言大了,然而如果翻閱魯迅的著作,或許會認為這並非戲言。

  民國文學在經歷了多次新舊變革之後,若干綽號傑作隨之誕生了。魯迅在上文中還舉例說道:「五四時代的所謂『桐城謬種』和『選學妖孽』,是指做『載飛載鳴』的文章和抱住《文選》尋字匯的人們的,而某一種人確也是這一流,形容愜當,所以這名目的流傳也較為永久。除此之外,恐怕也沒有什麼還留在大家的記憶裏了。到現在,和這八個字可以匹敵的,或者只好推『洋場惡少』和『革命小販』了罷。前一聯出於古之『京』,後一聯出於今之『海』。」

  所謂出於古之「京」的前一聯,原是「五四」新文學運動初期錢玄同、劉半農攻擊當時模仿桐城派古文或《文選》所選駢體文的舊派文人的用號;出於今之「海」的後一聯,則是魯迅的「傑作」。「洋場惡少」是魯迅在〈准風月談.撲空〉中稱施蟄存的,原文是:「幾部古書的名目一撕下,『遺少』的肢節也就跟著渺渺茫茫,到底是現在本相:明明白白的變成了『洋場惡少』了」;「革命小販」是魯迅在〈南腔北調集.答楊擥人先生公開信的公開信〉中稱楊擥人的,原文是:「我以為先生雖是革命場中的一位小販,卻並不是奸商。」綽號人物施蟄存、楊擥人的各種活動均在上海展開,時間也在一九三三年底左右,與〈五論「文人相輕」——明術〉發表的時間僅隔兩年,故可算得上「今之『海』」,至少作者認為這是不可多得的綽號傑作。

  魯迅善於綽號之道,可以溯源於其年輕時代。見諸文字記載,可引《周作人回憶錄》。一九○二年,二十二歲的魯迅留學日本,「……這同行的是什麼人呢?這人乃是邵明之,名文鎔,紹興人,留學日本北海道札幌地方,學造鐵路。北海道是日本少數民族多鬚的嚇夷聚居之地,多雪多熊,邵君面圓而黑,又多鬍子,所以魯迅送他一個日本綽號叫做『熊爺』。」這是一則。

  又一則是,「(在魯迅當時住宿的)中越館裏還有一個老頭兒,不知道是房東的兄弟還是什麼,白天大抵在家,屋角落裏睡著,蓋著一點薄被,到下午便不見了。魯迅睡得很遲,吃煙看書,往往要到午夜;那時聽見老頭兒回來了,一進門老太婆便問他今天哪裏有火燭。魯迅當初很覺奇怪,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放火的老頭』。事實上當然並非如此;他乃是消防隊瞭望台的值夜班的……」

  還有一則,在留學生中,「他(蔣抑卮)平常有一句口頭襌,凡遇見稍有窒礙的事,常說只要『撥伊銅錢』(即是「給他錢」的紹興話,是他原來的口氣),就行了吧;魯迅因此給他起綽號曰『撥伊銅錢』,但這裏並沒有什麼惡意,只是舉出他的一種特殊脾氣來,做一個『表德』罷了。」

  另外,許壽裳在〈我所認識的魯迅〉亦記載有:一九○八年,魯迅與錢玄同、許壽裳等在東京聽章太炎講《說文解字》,錢玄同聽講時,很不安靜,經常爬來爬去,因此魯迅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爬來爬去」,通信時稱其雅號「爬翁」。以上記述完全可以證明魯迅在綽號方面的「靈性」。

  此後,魯迅在其文學生涯中,因人因時地創作了眾多的綽號。見諸魯迅文字的綽號,可以分為引用綽號與創作綽號兩部分。所謂引用綽號,即在魯迅筆下,使用是時流行綽號或與之相近的名號來稱謂某一人物。

  一九一九年四月十九日在〈致周作人〉中與一九一九年七月四日在〈致錢玄同〉中,以「世」稱蔡元培。這是當時在北京大學部分教員中流傳的綽號,據周作人記,是由黃季剛言而起。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在〈集外集拾遺.詩歌之敵〉中,以「詩孩」稱孫席珍。當時孫常在北京的《晨報》副刊、上海的《民國日報》副刊和《覺悟》等報刊上發表詩歌,又很年輕,因之被錢玄同、劉半農等戲稱為「詩孩」,魯迅在此予以引用稱之。

  一九二六年二月十五日,在〈華蓋集.後記〉中,以「詩哲」稱徐志摩。據周作人說,一九二五年,印度詩人泰戈爾來華,人稱「詩聖」,徐志摩跟隨於左右,有人給他起了綽號「詩哲」。魯迅這裏引之,有譏諷之意。

  一九二八年六月六日,在〈致章廷謙〉中,以「老帥」稱張作霖。這也是當時較通行的綽號。

  一九三三年五月十八日,在〈偽自由書.「有名無實」的反駁〉中,以「不抵抗將軍」稱張學良,言:「……不抵抗將軍下台,『不抵抗』就一定跟著下台了。這是不懂邏輯:將軍是一個人,而不抵抗是一種主義,人可以下台,主義即可以仍舊留在台上的。」當時,以「不抵抗將軍」名張學良是一種流行的說法,魯迅文中予以引用。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在〈致鄭振鐸〉中,魯迅舉兩名刻工的綽號,即以「板兒楊」稱北京靜文齋等紙店的刻工楊華庭;以「張老西」稱北京淳青閣等紙店的刻工張啟和,此人原籍為山西。

  一九三四年八月三十一日,在〈致胡風〉中,以「美人魚」的綽號稱女游泳運動員楊秀瓊,等等。

※本次內容摘錄自《群星璀璨—民國文壇人物綽號雜譚

最新更新日期:96.5.28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