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文/杜萸

蟋蟀領地佔有性極強,是古人最愛的玩物。
唐太宗夜夜失眠,閻立本建議聽蟋蟀聲治療;
明宣宗喜歡鬥蟋蟀,百姓因此家破人亡。

  蟋蟀又稱蛐蛐、莎雞。因其鳴聲如織布機,在寂靜的夜裡響起,彷彿敦促婦女辛勤工作,所以又稱促織、催織、紡紗娘。

  蟋蟀有極強的領地佔有性,只要同性相遇,必鬥個你死我活。古人發現蟋蟀的這種習性後,將牠們抓來豢養,讓彼此相鬥,以賭輸贏。最早記載鬥蟋蟀的,是宋人顧文薦所著的《負暄雜錄》:「鬥蛩之戲,始於天寶間,長安富人,鏤象牙為籠蓄之,以萬金之資,付之一啄。」可見唐玄宗天寶年間,民間就盛行鬥蟋蟀。

  到了南宋,更是盛況空前,《西湖老人繁勝錄》記載,每年六月六日,首都臨安的百姓便開始養蟋蟀,「鄉民爭捉入城貨賣,鬥贏三兩個,便望賣一兩貫錢。頭生得大,便會鬥,便有一兩銀賣。每日如此。九月盡,天寒方休」。

  從夏末到秋末,宋人陷入養蟋蟀、鬥蟋蟀的狂熱中,蟋蟀成為熱門搶手的超人氣寵物。此風吹到朝廷裡,讓宰相賈似道樂此不疲。政治上毫無建樹的他,竟將全副精力用在鑽研蟋蟀上,編纂了一部蟋蟀玩家必讀的《促織經》。他贏得「蟋蟀宰相」的尊號,也落得「亡國宰相」的臭名。

  清末的慈禧太后是歷史上最愛鬥蟋蟀的權貴之一。每年重陽節,她都在頤和園開賭鬥蟋蟀,並由宮中專精鬥蟋蟀的「把式」代勞。與她「對戰」的,是一群王爺、福晉、公主,以及有錢的太監。鬥蟋蟀的賭注多用銀兩,以一百金為底,一局下來,輸贏可達數萬,當然,絕大多數是慈禧太后這邊勝利。

  這樣的豪賭,一直持續到深秋,方才落幕。

  在此之前的明朝,也有一位皇帝熱中此道,並且下詔蘇州知府每年呈獻一千隻蟋蟀,讓百姓苦不堪言。這位皇帝,就是擅長繪畫、在政治上與父親合稱「仁宣之治」的明宣宗。由於他的沉迷,不少蘇州百姓為捉蟋蟀而家破人亡,當時有句俗話說:「促織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曾經有個朱姓鎮撫進獻絕品,明宣宗見了,龍心大悅,將他連升兩級。

  一隻小小的蟋蟀,左右著一個人的生死與富貴,令人難以想像。

******

  蟋蟀除了互鬥賭輸贏外,牠的叫聲還能治療失眠。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因長期征戰而導致失眠,大臣、書畫家閻立本於是稟奏秘方——聽蟋蟀叫聲催眠。閻立本自己也曾罹患失眠症,後來是聽蟋蟀的叫聲才治好的。唐太宗半信半疑,如法炮製,果然夜夜好眠,從此,宮中便流行起在枕邊養蟋蟀了。

  這段記載雖不見於正史,但唐代宮中的確盛行養蟋蟀,《開元天寶遺事》有段記載可以佐證:

每至秋時,宮中妃妾輩皆以小金籠捉蟋蟀,閉于籠中,置之枕函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家皆效之。

  蟋蟀鳴聲能治失眠,或許是因音調一致、頻率固定,整夜叫也不嫌累,猶如催眠曲一般。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作息不正常,罹患失眠症者不少,若不想靠藥物解決,又不想整夜數羊,不妨試試「聽蟋蟀鳴叫」的自然療法,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蟋蟀小事典
蟋蟀和蟈蟈、油葫蘆(蟋蟀的一種)並稱中國三大鳴蟲。
《促織志》說:「促織生於草上者身軟,生於磚石者體強,生於淺草瘠土磚石深坑向陽之地者性劣。其色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黃,黃不如青。」
清代的鬥蟋蟀,一度由官方主持。因蟋蟀又名促織,主辦單位就歸「織造府」。
清代官方雖主持鬥蟋蟀,但因淪為賭博,亦特頒禁令防賭。《大清律例•賭博條例》規定:「凡押寶誘賭及開鵪鶉圈、鬥雞坊、蟋蟀盆賭鬥者,將開場及開賭之人,俱照賭博例治罪。」當然,這則條文僅徒具形式罷了。

本次內容摘錄自《孔子蟬與慈禧貓

最新更新日期:94.11.02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