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文/完顏紹元

  履歷是公務員選官任職的主要依據,出身好壞,關係仕途。為了當官,有人學歷造假,有人謊報年齡,甚至竄改族譜、攀親搭貴,無所不用其極。

  古代官吏的選拔考察及任免升遷等人事管理,統稱「選舉」,有入仕資格,等待吏部分派官職的「候選人」,則叫「選人」。凡選人報請「選舉」,或參加相關公職考試,都要填寫一份類似今日「公務員履歷表」的文書,作為個人檔案。

  履歷的說法,因時而異,有「行狀」、「家狀」、「簿伐」、「出身」等種種名目,宋代則稱「腳色」。《朝野類要》卷三云:「腳色:初入仕,必具鄉貫戶頭、三代名銜、家口年齒、出身履歷;若注授轉官,則又加舉主、有無過犯。」意思是,假如已是在職官員,聽候調動職務或升遷者,還要加填推薦人及入仕以來的獎懲記錄。「腳色」名稱亦為元、明沿襲,元雜劇《曲江池》中,就有「取他遞的腳色來我看」的台詞。清末思想家黃遵憲詩云:「指問座上客,腳色能具詳。」(〈番客篇〉)可見該稱呼一直保留到晚清。

沒有履歷,無法當官

  履歷對官員選拔任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後漢書•呂強傳》云:「舊典選舉……咨其行狀,度其行能。」行狀即當時的履歷稱謂。而這段史料,說明遠從漢代起,國家選任官員的首要依據,就是從其履歷記載,來審度他的品性才能。唐初,陳章甫科舉及第,用現代術語來說,就是通過了國家公務員考試,有入仕資格了。但不知哪道環節出問題,吏部竟沒找到他的履歷,所以公佈「選人」名單時,沒有他的姓名,由此引發一場行政訴訟(《封氏聞見記》)。
北宋時,副宰相呂惠卿的弟弟呂諒卿本無選人身分,卻想出任監官。呂惠卿「不度法之可否,威使流內銓供腳色……即出敕以授」(《續通鑑長編》卷二六九)。說白點就是利用權勢,強迫相關部門給他弟弟辦理「選舉」手續,使其因填寫了正規的公務員履歷表而獲得當官資格,旋即授以官職。

  另一方面,如果是現職官員任期已滿,要調任升遷,或因替父母守喪期滿,要起復銷假,聽候人事行政局(吏部)重新分派工作,則如前文所述,還要在填表時附上推薦人的姓名、職務和推薦語,以及過去的獎懲記錄等。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文集中,有一篇他寫給宰相兼樞密使韓琦的私人信函,信裡提到某故人的兒子已「得殿侍左班」(儲備幹部),但一直沒能實授,窮得難養老母,而自己這裡又無差使空缺。所以他央請韓琦「如有指使、安排處,乞留意」,並道「曾申腳色狀來,今上呈」(〈與韓魏公書〉)。由此可見,即使是求人幫忙跑官,一份能代表公務員資格的腳色必不可少,如果像范仲淹、韓琦這等有名望的長官,願意為之寫推薦語,那「含金量」就更高了。

為了當官,學經歷也可造假

  對於有關部門在選拔任命官員時過於看重履歷,歷來批評聲不斷。東漢時,傅嘏說:「選才之職,專任吏部。案品狀則實才未必當,任簿伐則德行未為敘。」(《三國志•魏書》卷二一)指出履歷所記未必符合事實。唐代楊綰說:「今自取人,令投牒自舉,非經國之體也。」(《舊唐書》卷一一九)對自報履歷的可信度表示懷疑。

  不過除非你存心不想當官,否則都要照要求一一填報,有時甚至還得被迫造假。南宋光宗紹熙四年(西元一一九九年)秋,各路漕司(轉運司)奉旨舉試本路選人,當時政府正厲行禁絕「偽學」(指程朱理學),故「漕司前期取腳色,必欲書『委不是偽學』五字」——譯成白話,就是漕司在通知選人填報個人履歷時,已講明必須做出「委()不是偽學」的聲明。

  彼時已任臨川推官的柴中行,也參加了這次的選拔考試,他在接獲通知後,便寫了份報告,說自己從小研讀程伊川(即「偽學」代表人物之一程頤)之書,才考取舉人,有了出身。但當時那並不是偽學。現在政策變了,一定要聲明所學不是偽學,因此只好放棄這次的選試。「漕()難其報」,取消他的選試資格尚不算,朝廷還要加其罪名。幸虧諫院有人站出來講話:「其人所守不變,可罪之乎?」這才免去一場災禍(《遊宦紀聞》卷九)。其實寧宗(光宗之後的皇帝)慶元年間的選人,包括許多在職官員,都是靠「偽學」入仕的,腳色上「委()不是偽學」的聲明,好比盲人發誓親眼目睹,彼此心知肚明而已,像柴中行這種寧可不當官也不肯造假的,反倒成冬烘先生了。

為享有優惠而謊報年齡

  比起上述因拘泥於條目、格式而被迫造假,更為常見的是,選人在填表時故意作偽,動機不脫「想當官」三字,手法則五花八門。

  最常見的是年齡作偽。如魏晉南北朝選拔官員時,優待世家豪門,對庶族寒門卻來個「限年之制」,即不滿三十歲不得當官,所謂「甲族以二十登仕,後門以三十試吏」(《通典》卷十四)。庶族子弟為求及早入仕,率多「增年()矯貌以求進」。

  隋唐實行科舉制後,國家為鼓勵士人讀書做官,特對屢試屢敗、一生窮愁潦倒者,給予特別錄取並授予小官的優惠,但必須是年齡未滿五十或六十(歷代及各種科目的規定不盡相同)。許多人為能享有「優惠」,便在報考時「減年()」。《儒林外史》第三回,「花白鬍鬚」的「童生」范進對周學道實話實說:「童生冊上寫的是三十歲,童生實年五十四歲。」反之,那些憑藉「蔭補」便可入仕的公卿官宦子弟,增報年齡成為他們一貫的伎倆,為的是及早顯達。

本次內容摘錄自《到衙門上班去

最新更新日期:94.10.06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