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萸
蜘蛛,是天生的紡織高手,是「八卦」的創始者。伏羲氏結網,據說是對蜘蛛網觀察之後的心得。所謂「仿蜘蛛而結網,法螺蚌而閉戶」,指的便是古人師法大自然的智慧。
《爾雅•釋蟲》注云:「小蜘蛛長腳者,俗呼為喜子。」喜子的意思是招引喜事的蟲子。牠一出現,就會有喜。
漢朝名臣樊噲,有一次問陸賈說:「自古以來國君都說『受命於天』,並有祥瑞的徵兆,真有這回事嗎?」陸賈回答說:「有……,乾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見《西京雜記》)陸賈認為,聽到鵲鳥聒噪,表示會有客人來,蜘蛛出現,將會事事順利。真有這回事嗎?那是未必。宋代歐陽修就說:「蜘蛛喜鵲誤人多」,不相信牠們有「預報員」的功能。
民間從「喜子」這個觀念,衍生出七夕抓蜘蛛來結網,藉以「乞巧」的習俗。從南北朝到唐、宋,都有關於七夕抓蜘蛛的記載,蜘蛛成為七夕之前最有人氣的動物,仕女們尤其熱中抓蜘蛛、養蜘蛛。
《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說,唐玄宗每逢七夕之夜,都與他寵愛的楊貴妃在華清宮游宴。這一天,宮女們備好各種瓜果、花卉、醇酒、菜餚,陳列在宮殿的大庭中,用來祭拜牽牛織女星,祈求福祉。楊貴妃與宮女們還有一個重頭戲,即各自捉蜘蛛放在精巧的小盒裡,然後蓋好盒蓋,隔天一早起來觀察蜘蛛結網的形狀──如果網織得很密,表示得到的巧智多;織得稀,表示得到的巧智少。這種遊戲已經行之多年,民間紛紛仿效,七夕夜都忙著抓蜘蛛。
此一習俗,到南宋仍十分盛行,蜘蛛所擁有的人氣,毫不褪色!蜘蛛在現代已經成為新興寵物,不少人飼養體型大、色彩鮮豔,甚至具有毒性的品種,天天玩賞,不再限於七夕之夜觀察蜘蛛結網。
* * * * * * * * * *
古人對蜘蛛還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見解,梁朝蕭繹所撰的《金樓子》說:楚國臣子龔舍,隨侍楚王入宿未央宮,見牆角一隻赤蜘蛛,四面結網,有蟲子觸網其中,欲退不能,因此困死。龔舍慨然嘆道:「吾生亦如是矣!仕宦者,人之羅網也。」龔舍將官場想像成大蜘蛛網,自己則像觸網的蟲子,於是毅然引退。
因為蜘蛛張網以逸代勞,許多文人認為牠是不勞而獲,因此大聲撻伐,唐代詩人孟郊〈蜘蛛〉詩云:「蠶身不為己,爾心不為他。蠶絲為衣裳,爾絲為網羅。」唐代蘇拯也有詩曰:「蜘蛛吐出絲,飛蟲成聚血。蠶絲何專利,爾絲何專孽。」蘇拯進一步將蜘蛛視為造孽的害蟲。結果,蜘蛛淪為「兩面人」,一方面是寵物,一方面是孽種,盡力予以污名化。
《勝非錄》記載:唐太宗貞觀年間,終南山人王守一,在洛陽市賣藥,隨身攜帶一把手杖,每見蜘蛛網,必以手杖予以搗毀,有人問他為何如此痛恨蜘蛛,他說:「天地之間所有飛禽走獸,捕逐搏拿他物都是用來維繫生命,惟獨蜘蛛結網張羅,『設機巧以害物』,所以痛恨牠!」這就有點以文人之心,度蜘蛛之腹了。
王安石有詩云:「移床獨臥西風裡,靜看蜘蛛結網絲。」這般閒情逸致地觀察蜘蛛,豈不是自在得多!
【蜘蛛小事典】
◎蜘蛛用腹部的絲腺,分泌出液狀的骨蛋白,通過一個紡績器之後,形成結晶絲。蜘蛛網的橫線具有黏性,放射狀的縱線則無黏性。因此有一種說法:蜘蛛在自己的網上不被黏住,是因為牠只走縱線。此說似是而非,蜘蛛在網路上縱橫都行,牠在橫線上不黏腳,是因腳上有一種脂肪物質的緣故。
◎蜘蛛結網,呈螺線結構,十八世紀昆蟲學家法布爾稱它為「對數螺線」,在自然界中,綿羊的角、向日葵的花仔、鸚鵡螺的外殼,都是螺旋狀的曲線。
◎南美黑寡婦、澳大利亞人面蜘蛛等都有劇毒,黑寡婦的神經毒,是響尾蛇毒性的十五倍。在未確定蜘蛛有無毒性之前,都要敬而遠之。
|
本次內容摘錄自《孔子蟬與慈禧貓》
最新更新日期:94.07.19
→歷史資料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