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文/任聘

  古人管教小孩,忌打頭打臉,過年過節或吃飯時更忌諱處罰;小孩也被教導各種禁忌,如禁捉麻雀、燕子,忌數星星、米粒;舊俗還說,小孩在打雷時學口吃,一學就會,再也無法糾正。

  「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普遍心態,但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卻有多種說法。民間大多信賴「管教」二字,誰家的孩子有出息,就說是「管教有方」。俗語稱:「子不教,父之過。」又說:「逞子如殺子。」還有「慣兒不孝,慣狗上灶」、「國敗出妖,家敗出嬌」的說法,都是禁忌養兒不管教的。

  古代民間管教的方式,以主張體罰的較多,所謂「棍頭出孝子,嬌養是逆兒」、「不打不罵不成材」。小孩有過失,非挨一頓打不可。但體罰也有所忌諱,一般說來,打孩子只能打屁股,不能打上身,更忌諱打頭,打臉,否則會「打傻了」,或者打得臉皮厚了,更不好管教;打孩子忌用尺,俗以為尺是量長短的,恐怕用尺會妨礙孩子長大。民間還忌諱在年節期間打孩子,尤其是正月初一日,更不能打。平時吃飯時也不能打,否則於家事、年景不吉利。

禁捉麻雀,忌數星星

  舊時,民間所謂的學問其實很簡單,一個是認字,一個是識數,這些都是要靠先生教的。家裡的管教責任是不要讓孩子失去了這種學習的基本天賦,為此要孩子從小遵守許多禁忌。

  比如,小孩子禁忌捉麻雀,不然,寫字的時候手要發抖,大約是由於麻雀的「麻」字和手麻可以形成聯想而產生的忌諱。又忌小孩子捅屋裡的燕子窩,據說捅了燕子窩會瞎眼,眼瞎了也就不能讀書了。臺灣舊俗忌小孩在硯臺上寫字,否則以為將來不能識字。

  小孩子禁忌數星星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很普遍。天氣晴朗的夏夜,繁星點點,小孩子們愛數著玩。這時大人總要告誡一聲:「小孩子不能數星星,長大了不識數!」小孩子也不能玩米,更禁忌小孩兒數米粒,否則,也是說長大了不識數。看來,小時候不能數數目太大的東西,不然,數來數去「數不清」,就會一輩子成了糊塗蟲了。

忌用字紙擦屁股

  幼兒喜愛模仿,但模仿口吃的遊戲卻做不得,俗以為小兒模仿口吃,將來會真的成為口吃,尤其是在陰天下雨打雷時模仿口吃,一學就會,很難再糾正過來。如果得了口吃,說話不利索不說,書也肯定念不好了。

  出於對「聖賢書」的看重,民間有「惜字紙」的說法。小孩子不能亂撕字紙,更不能用字紙擦屁股,否則,俗以為會得罪聖人,褻瀆學問,是不能學得好的。
民間祭祀祖靈神明的肉、菜、飯,忌諱讓小孩子吃,據說吃了影響記憶力,長大好忘事,讀書記不住,挨老師打板子不說,也難成材。

  舊時,入學沒有嚴格的年齡規定,這方面也靠禁忌規範。俗以為男孩入塾,以單數為吉,常在五歲、七歲時入學。俗稱「男忌雙,女忌單」;又有「男陽忌雙,女陰忌單」的說法。北齊時,李渾的弟弟李繪,六歲願入學,家人以偶年俗忌,不許。李繪伺其伯姊筆牘之便,輒竊用,未幾而通《急就章》。如此,則其俗由來久矣。

【惜字紙十七戒】

  賣廢書於人,遺棄污穢中,腳下踐踏,嚼爛吐棄,糊窗壁,裱箱屏,包物,覆瓿,拭几硯,擦垢穢,燃燈衣照,刀剪裁破,因怒扯碎,與婦女夾針線,枕籍坐臥於其下,刊淫詞,貼揭帖。--清•石成金《人事通》

  教訓子孩,全在為父祖者善能以身為表樣,多方引誘,才得成人,不專在瑣碎打罵而已。若能舉止動靜處處薰陶,子孫從幼小時候,眼中看見父祖是這樣行事,耳內聽見父祖是這樣說話,自然不知不覺也照依這樣行事,也照依這樣說話。……可見教訓子孫,必須自正己身。己身能正,就是教子孫的方法。予最愛前人有二句云:「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真格言也。--清.石成金《人事通》

(本次內容摘錄自《百無禁忌》,實學社出版,遠流發行)

最新更新日期:94.02.25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