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文/朱瑞玟

【觥籌交錯】
  西周以後,酒令的內容越來越豐富,類別越來越繁雜,花樣越來越翻新。詩歌、對聯、笑話、危語、猜謎、劃拳、書名、人名、跳舞、彈琴、投壺、下棋……五花八門,多姿多彩。
  《中國酒文化史漫談》中記載:明代的大學士陳洵,因為得罪了權貴而被貶謫,他的朋友陳循、高穀為他設酒餞行。席上,陳循說的酒令是:「轟字三個車,余斗字成斜。車車車,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個酒令既是拆字遊戲,又是實況實景——出行當然要乘車;「車」字所生發的杜牧詩句也表明了遠行的意思。高穀說的酒令是:「品字三個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勸君更盡一杯酒。」這個酒令裡,「品字三個口」指的是陳洵遭貶的原因在於禍從口出;「口」字所生發的王維詩句是勸陳洵借酒息怒消愁。這兩個酒令,不僅說出了他們對朋友的深厚情誼,也反映了他們的聰明才智與文化素養。陳洵本人說的酒令是:「矗字三個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馬往而不下三黜。」這個酒令表明自己是因性格耿直、直抒己見而被貶的,也指斥了使他遭貶黜的黑勢力。
  《清朝野史大觀》卷九的《清朝藝苑》中記載:乾隆年間的大學士紀昀,在某次為一個「太夫人」祝壽的酒宴上行令,開口第一句竟然是「這個婆娘不是人」,在座的人無不「大駭」,無法接續這句酒令。於是,紀昀自己接續道:「九天神女下凡塵」,眾人這才「莞然」釋負,鬆了一口氣。不料,紀昀又說出第三句:「生下兒子去做賊」,弄得大家為之「愕然」,張口結舌,不知所措。還是紀昀自己續了最後一句:「偷得蟠桃壽母親」。至此,滿座終於皆大歡喜了。
  「投壺」,是古代宴會上一種「武」的行酒令方式——以盛酒的壺口為目標,向裡面投矢。矢的長度不一,根據投壺的地點而定:室內投壺用二尺矢,堂上投壺用二尺八寸矢,庭中投壺用三尺六寸矢。每投中一次,就向「兕中」裡面放一枚記數的籌碼。最後,以籌碼的多少判斷勝負,負者飲酒。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在他著名的〈醉翁亭記〉一文裡描寫了喝酒行令的場面:「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意思是:「投壺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贏了,酒杯和籌碼交雜地堆放著,有人站著,有人坐著,大聲地說笑著,這是賓客們在歡宴。」
  成語「觥籌交錯」就是由此產生的,用來形容宴飲時熱鬧、歡樂的情景。

【張公吃酒李公醉】
  史載:武則天晚年時,寵信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張易之被封為恆國公,張昌宗被封為鄴國公,專擅朝政。對於這種現象,民謠裡唱道:「張公吃酒李公醉!」  
  意思是說:張氏兄弟成了座上飲酒的貴客,而李唐王室的被丟在一邊。正如唐代張鷟在《耳目記》中所說的:「張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王室也。」
  這句民謠,後來成為一條成語,比喻一方佔了便宜,一方徒有虛名。
  元代有一個名叫陳亞的人,自幼父母雙亡,在舅父家生活。他的舅父姓李,是一個醫工,人稱「李衙推」。陳亞苦讀之後,科舉及第,人們紛紛祝賀他的舅父。陳亞寫了一首詩表達內心的不平:「張公吃酒李公醉,自古人言信有之。陳亞今年新及第,滿城人賀李衙推!」
  宋代范正敏在《遯齋閒覽》中記寫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一個名叫郭朏的人,很有才學,性格也十分豪爽、幽默。一天晚上他出門的時候,碰見一個醉漢,醉漢抓住他撕打,巡夜的人發現了,趕過來查問。醉漢氣呼呼地說:「這傢伙一定是喝醉了,竟然往我身上撞!」巡夜人不由分說,就把郭朏抓了起來。第二天,太守升堂審案,呵斥郭朏道:「你是一個讀書人,怎麼能喝得醉醺醺的跑到街上惹是生非?這成何體統?」郭朏不由得笑了起來:「這真是『張公吃酒李公醉』呀!」太守說:「你既然沒有喝醉,就以『張公吃酒李公醉』為題作一首賦吧。」郭朏當下吟道:「事有不可測,人當防未然。何張公之飲也,乃李老之醉焉?清河丈人方肆杯盤之樂,隴西公子俄遭酩酊之愆!」太守笑了起來,當場開釋了郭朏。
  姓張的人喝了酒,醉的卻是姓李的人。由於郭朏這首賦,「張公吃酒李公醉」後來也用來表示由於誤會而代人受過。

【酒囊飯袋】
  早在東漢之時,就已經有了「酒甕飯囊」的比喻。
  禰衡,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性格極為剛強傲物。《三國志.魏志.禰衡傳》中記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曾企圖當眾羞辱他,反被他盡情嘲笑了一番。曹操大怒,又不願落下殺害賢士的名聲,就把他遣送給荊州的劉表,想假劉表之手殺掉他。劉表看穿了曹操的用心,又把禰衡轉給江夏太守黃祖。禰衡到江夏以後,又得罪了黃祖,終於被黃祖殺害。
  《抱朴子.彈禰》中記載:禰衡曾在曹操面前狂傲地宣稱,自己「呼孔融為大兒,呼楊修為小兒,荀彧猶強可與語。過此以往,皆木梗泥偶,似人而無人氣,皆酒甕飯囊耳。」孔融,是與禰衡同時代的文學家,曾出任北海相,時稱「孔北海」,能詩能文,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楊修,也是與禰衡同時代的文學家,好學能文,以才思敏捷著稱;荀彧,是曹操的謀士,曾幫助曹操取得有利的政治形勢,官至尚書令。禰衡說:他把孔融叫做大兒子,把楊修叫做小兒子,還可以勉強與荀彧交談幾句。除了這三個人,魏國只有木頭人和泥人,雖然有人的樣子卻沒有人的氣質,都是些盛酒的甕、盛飯的口袋罷了。
  禰衡這個「酒甕飯囊」的比喻,在五代時期演化為「酒囊飯袋」。
  五代時期,中國南方曾經先後出現過十個政權,統稱為「十國」。位於今湖南及廣西東北部一帶的楚國,就是「十國」之一,都城設在長沙,是馬殷建立的政權。馬殷,字霸圖,生於唐末,年輕時是一個木匠,後來應募從軍。唐昭宗乾寧三年,馬殷任潭州刺史;光化元年,遷武安軍節度史,管理潭、衡等七個地方。後梁開平元年,太祖朱溫封馬殷為楚王。據曾慥《類說》卷二十二引陶岳的《荊湖近事》記載:馬殷在楚地建立了自己的勢力以後,極盡奢華,僭越本分,他的子弟、僕從都有很大的勢力和名聲,但對於文修武治等卻「未嘗留意」。因此,當時的人把馬殷叫做「酒囊飯袋」——裝酒、盛飯的口袋。
  馬殷的這個「別稱」後來成為一條成語,用來比喻只能吃喝而不會做事的人。

【狗猛酒酸】
  《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記載:春秋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賣酒的人,「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量酒很公平,對顧客很恭敬,釀的酒很醇美,酒旗懸掛得也很高。然而,卻沒有什麼人到他這裡買酒。他的酒總是賣不出去,積存的時間太久,都變質發酸了。這個人感到很奇怪,就向一個名叫楊倩的老人請教,詢問酒賣不出去的原因。楊倩老人問:「汝狗猛耶?」你家的狗是不是很兇猛?賣酒的人回答:「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意思是說:「我家的狗確實很兇猛,可是這和酒賣不出去有什麼關係呢?」楊倩老人告訴他:「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甕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意思是說:人們害怕你家的狗啊!有人讓孩子去你家買酒,狗迎面撲上來就咬,誰還敢再去你家?這就是你的酒賣不出去而變酸了的原因。
  韓非講這個故事,是借此比喻奸臣當權而賢人不得任用:「夫國亦有狗,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他的意思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奸臣就如同惡狗一樣,有才能的人想向君主提供治國平天下的方法,奸臣卻擋在道上,像惡狗一樣咬人。君主因此受到蒙蔽,有才能的人因此得不到施展。」
  成語「狗猛酒酸」就是由此產生的,用來比喻小人得勢而阻塞了人才的使用。

(本次內容摘錄自《飲酒趣典》,實學社出版,遠流發行)

最新更新日期:93.08.19

歷史資料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