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斯
皇帝死後停殯宮中將近一個月,這時被稱為「大行皇帝」。停殯期間舉行喪禮儀式。嗣皇帝、皇室成員、百官軍民服喪服二十七日,停止娛樂、婚嫁活動。
靈柩中的大行皇帝,接受宮中備極哀崇的喪禮儀式﹕發喪、宮中舉哀、沐浴、飯含、入斂、發引。在這過程中,以嗣皇帝為首的舉哀成員按禮儀官的指揮,高聲哭、踴(頓足)。
沐浴。將沐浴時,負責此職的內廷侍從先在殿西廊下設灶,煮熱水,準備好沐浴用的器具物件﹕盆、盤、瓶、鬲(形狀似鼎的瓦瓶)、帛巾、沐巾、浴巾、櫛、浴衣。內掌事者端著盛以米潘(淘米水)和熱開水的盤,授給沐者入內後,嗣皇帝與妃、公主等退出帷外,立在殿東楹間,向北痛哭。沐浴完皇帝的遺體後,梳理頭髮。內中有執事者六人抗衾,御者四人用浴巾拭大行皇帝身上的水分,再用浴衣擦拭;浴後,將皇帝安放在東側的新床上,該床上層是竹席(簟),下層是蒲草席(莞)。《詩經》中說:「下莞上簟,乃安斯寢」(上蒲席下竹席,這才睡得安穩)。頭下設枕,枕下有一小囊,盛著掉下的頭髮和剪下的指甲,準備在大斂時納入棺中,有些朝代則是將這些東西焚化。皇帝身上被裹以明衣、裳,明衣裳適合浴後穿。然後以方巾覆面,以大斂之衾蓋身。沐浴儀式以內外的哭聲為結束。
飯含。飯含是在死者口中納入實物,象徵死者生時的食物。春秋時,周天子含珠,諸侯含玉。漢代皇帝含珠。唐代的飯含禮儀規程是這樣﹕負責這一事務的內廷侍從,恭敬地端著水盤走上堂來,嗣皇帝在帷外,用盤中水寬手,再在另外的盤中洗滌宛若貝肉的玉塊,然後放在竹器中,執入帷內。嗣皇帝面向西,坐在大行皇帝的床前,揭開面巾,撤去枕頭,由一名大臣操作親納粱飯,次含玉。完畢,嗣皇帝回到原來站立的位置。掌管服飾的人員抬過來裝著襲衣十二稱的箱篚,放在席上,摘去大行皇帝的面巾,換上面衣,再以玉塞耳,叫做「充耳」。手上套以長一尺二寸,寬五寸的囊,叫做「握手」,再加上手衣。腳上著舄。十二套衣服,一層層穿上,之後覆以大斂之衾。開帷,內外哭聲一片。
皇帝的斂衣以西漢最為奢侈,叫做「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皇帝含珠後,周身纏以緹繒十二重。將碎玉片做成細密的羅網,稱為「襦」,很像鎧甲,連縫以黃金為縷。腰以下以玉為札,札的原意就是鎧甲上的葉片,這一部分延至腳,形成匣狀,中間縫以黃金縷。漢武帝的珠襦玉匣上鏤刻著蛟龍、鸞鳳、龜鱗圖案,世謂之「蛟龍玉匣」。
直到東漢末年,皇帝的斂服都是珠襦玉匣。魏文帝曹丕曾下制書,規定自己死後「無施珠襦玉匣」。因為當年孔子曾指斥大辦奢糜之斂的貴族,說無異於暴屍於中原。其實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迭興,朝代與朝代內部君主的替換頻繁,不可能在每個皇帝死後做貴料精工的玉匣了。唐以後確定下來,以十數套甚至二十套衣裳作為斂服。
由於停殯時間長,為防止屍體腐化,便要在靈床底下放置冰塊。負責此事的人員叫做「凌人」,專設凌室提供冰塊。
沐浴、飯含之後舉行小斂、大斂。唐代規定,小斂在天明時舉行。尚食先備好太牢之饌,小斂之前三刻,侍中舉版奏(簡牘),示令中嚴,宮中迴盪起鼓聲。御府令設小斂床,枕席安放好,外施帷幄,帷用白布。主衣率下屬將衣裳十九套、絞(斂屍所用的束帶)、衾安放在殿中間之東席上。小斂前二刻,開宮殿諸門,禁衛分部設仗,這時百官、內外命婦各自在拜哭之位站立。小斂前一刻,侍中請外辦禮儀使引嗣皇帝、皇子等就位,在場眾人發出哭聲。內謁者引諸王等就位,執禮者說「哭!」各個位置上的人齊聲痛哭。侍御小臣進入殿中,按規定操作,為皇帝的遺體穿上十九套衣裳,後繫上絞,蓋上衾,嗣皇帝在近侍的攙扶下哭著進來,跪地憑著大行靈床,哭踴無數,之後,被攙扶著還於原位。
按禮儀規定,該哭踴時哭踴,大多數嗣皇帝都能勉強做到,還有哀毀過重者。但有些昏狂任性的少年嗣皇帝卻張不開嘴,擠不出眼淚,甚至掩飾不住笑意,更有甚者,在喪禮時不在場,跑去尋歡。即位時年僅十歲的晉孝武帝司馬曜,在父皇的靈前不哭,卻顯得很有理性;有一日,喪事進行到下午申時(三至五時),大臣們還不見嗣皇帝哭,便紛紛進諫,司馬曜卻說﹕哀傷到了程度就會哭,哪有什麼常規(原文「哀至則哭,何常之有!」)?大臣謝安嘆其精理不減先帝。
小斂之後的大斂是治喪的高潮,程序略同於小斂,但規模更大,參加者還包括皇弟、皇叔、皇叔祖、皇從父兄弟,諸公主、長公主、大長公主。嗣皇帝按禮儀使的奏請哭踴再拜,所有在場者也隨之哭踴再拜。十五舉聲禮儀使奏請皇帝止哭,皇帝便止,內外皆止。大斂操作是宦官和女官,加衣畢,再將六玉(圭、璋、璧、琮、琥、瑛)繫於其上。這時,梓宮、龍輴、紼等已經陳列殿階下,輴是載靈柩的車,紼是牽引柩的繩索。梓宮被沿著西階抬入殿中,放在大行皇帝的西南側。先將七星版安放在棺底,版上鑿有七孔,各孔之間有槽相連。再加席褥於版上,畫著日、月、星辰、龍、龜之屬的黃帛施於棺蓋內,陳衣(以前穿過的衣服)和六玉斂放好後,中宮掌事者將大行皇帝安放於梓宮內,然後加蓋,覆上夷衾。
大斂之後,梓宮還要停置宮中一段時日,在殿下設二丈九尺長的銘旌,題曰﹕某尊號皇帝之柩。明代仁智殿是梓宮停放之所,俗稱白虎殿。
宮中治喪活動結束,皇帝的靈柩被發引出宮,送往墓地。明代規定,發引之前,百官齋戒三日,遣官以葬期告天地、宗廟、社稷。發引前一日,遣官祭金水橋、午門、端門、承天門(即天安門)、大明門、德勝門,以及出陵沿途的清河橋、沙河橋,京都應祀神祇及沿路神祠。這一晚舉行辭靈禮,嗣皇帝、后妃皇子、親王等,皆衰服以序致祭。禮儀部門在午門外設大升輿,依圖式陳葬儀。
發引日,先行啟奠禮,陳設醴饌,嗣皇帝率皇室成員就拜位、四拜、奠吊、獻酒、讀祝、再四拜、哀哭,望瘞或焚吊。在大行皇帝安臥之殿,嗣皇帝面向西站立,皇子、親王站在丹陛上也面向西,執事者進殿,撤帷幕等物,拂拭梓宮,內執事官將龍輴停於殿下,設真亭、神帛輿、謚冊寶輿於丹陛上。再行祖奠儀式,即設奠以告亡靈,與辭靈儀式同。嗣皇帝被帶到梓宮近前,面向西,內侍於梓宮前跪奏,請靈駕進發。
內侍們捧著謚冊寶、神帛(招魂幡),由殿中門出來,放置輿內,接著銘旌被移出。這時執事官與內執事官小心翼翼地抬梓宮出殿,執事官負責搬動梓宮,內執事官在兩旁執翣,用來障蔽,保護梓宮,順著台階,梓宮降下殿來。內侍官於梓宮前跪奏,請梓宮升上龍輴。執事官抬梓宮上龍輴,以彩帷裝飾梓宮,執翣者列於梓宮左右。內侍擎傘扇。侍衛站立如儀,皇帝舊時用過的儀仗列於前,後面跟著的是謚冊寶輿、神帛輿、真亭、銘旌,隊伍開始行進。內外引官導皇帝由殿左門出,后妃、皇子、親王及宮眷隨後。在午門內,舉行遣奠儀式,與祖奠儀式同。然後,內侍在梓宮前跪奏,請靈駕進發,隊伍啟行。皇帝、后妃、皇子、親王痛哭極哀,內侍跪奏,請皇帝回宮,然後導引皇帝、后妃還宮。在午門外,禮官跪奏,請梓宮升上大升輿,於是梓宮被抬上大升輿,禮官再跪奏,請靈駕進發,皇子、親王哭送。靈駕出端門,停住;在太廟行辭祖禮,由皇子主持,禮畢,禮官再請靈駕進發。梓宮由承天門出,皇子、親王步送至德勝門,再騎送至陵。
在陵墓中,皇帝得到安息,並加入祖宗之列。
|
(本次內容摘錄自《漫遊歷史禁地》,實學社出版,遠流發行)
最新更新日期:93.06.28
→歷史資料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