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音
都怪黃巾軍掀牌桌
要真正理解三國時期的天下大勢,我們得一直向上追溯到東漢的建立。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推行了一系列糟糕的改革,一時間天下大亂(關於王莽的改革,本書第八篇有專門的介紹),漢光武帝劉秀在南陽豪強地主的支持下,剪滅各路起義軍,復興了漢室,史稱東漢。
東漢既然是依靠豪強地主捧上臺的,自然要維護這些鐵杆後援團的根本利益,不僅對他們自建塢堡、鑄造錢幣、組建武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遇到豪強地主兼併小自耕農土地的事情,更是少有過問。
此外,東漢在選用官員的時候,採取了一種叫做「察舉」的制度,就是由地方上推薦才能出眾、孝順廉潔之士,比如每年每二十萬人中可以舉薦孝廉一人,不足二十萬則兩年舉一人,不足十萬,每三年舉一人。這本來是國家從下層的布衣寒士中選拔人才的方案,但由於察舉的權力掌握在各郡的太守手中,察舉又不像現在的高考,有客觀的分數可以參考,就很容易營私舞弊。各郡太守往往與地方上的豪強地主有關聯,自然會更多地舉薦圈內的人士,長此以往,一些所謂的名門望族就壟斷了東漢時期的仕途,不僅平民百姓無法參與政治,就是一些中小地主家中的優秀子弟,也很難謀得一官半職。
這樣的政權注定是不穩定的。前面各篇中我們已經說過,中國社會的底層是大量的自耕農,國家的稅收來自於向這些自耕農直接收稅。可是豪強地主做大後,不斷兼併土地,把自耕農變成自己的「農奴」,國家無法從豪強地主那裡獲得什麼稅收時,國家就損失了許多收入。東漢王朝無心也無力打擊那些豪強地主,於是就只能看著自己的稅收不斷地減少下去。到了東漢末年,朝廷甚至依靠賣官鬻爵來獲得足夠的收入。
土地兼併還讓許多自耕農破產,而中小地主的日子同樣不好過。東漢王朝的大廈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只差有人朝柱子上踢上一腳,大廈就會崩塌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西元一八四年張角率領他的太平道教眾終於發難,幾十萬頭裹黃巾的農民起義軍如烽火燎原,讓缺錢的東漢朝廷疲於應付,一時間天下大亂,都城裡宦官一派和外戚一派殺得血流成河,各地豪強地主擁兵自保,或彼此攻伐……
黃巾軍並沒有直接推翻東漢王朝,但卻掀翻了東漢末年的政治牌桌,各方力量此消彼長,一些新的政治力量開始嶄露頭角。一場昔日的名門望族與新興力量的對局開始了。
曹孟德:出身不好,摸來個大王
先來看看曹魏這條主線任務。曹操的出身並不好,據說他的老爸本來姓夏侯,因為後來做了有權有勢的一位曹姓宦官的養子,所以才改姓曹,於是曹操也就不叫夏侯操,而是叫曹操了,似乎還是後面這個名字大氣一點兒。曹操顯然也不是兩手空空打天下的,他二十歲就被舉孝廉,在官職可以公開買賣的年代,曹操一定也是得到了家庭力量的襄助才走上了仕途。既然所有的人都是走後門當官的,所以曹操走後門並不影響我們對他才能的評價。才幹出眾的曹操很快就獲得了洛陽北部尉的官職,但由於嚴格執法,觸怒了一些權貴,被明升暗降調離了洛陽。
黃巾大起義給了曹操嶄露頭角的機遇。曹操起兵之初,「散家財,合義兵」,沒有足夠的家財,不可能立刻組織出五千人的家族武裝。再看看曹操手下的戰將,許多都是曹姓或夏侯姓,比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顯然都是一個家族的子弟,這都說明曹操有一定的事業基礎。
但是,曹操卻也不是名門望族。東漢末年宦官勢力雖大,卻被名門望族所不齒,連帶著曹操這個出身宦官家庭的人也被名門望族鄙視。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曹操其實是總策劃;十八路諸侯會盟後,按道理應該由他出任總指揮,但是在誓師大會上,曹操不得不和眾人一道,推舉「四世三公」的袁紹做盟主。袁紹本身就是名門望族,而且代表了河北諸多豪強地主的利益,由他出任盟主,天下的名門望族都會支持這次行動,更有利於討伐逆賊董卓。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結局讓曹操失望,初戰告捷後各路諸侯擁兵不前,讓曹操老哥一個帶自己的人馬追擊董卓,被董卓擊敗。曹操終於明白,這些名門望族根本就無法做朋友,無法一起並肩打天下。要成就自己的事業,就必須一腳踢開名門望族代表的大地主階層,依靠中小地主和下層的民眾。機敏的曹操立刻在用人上宣布「唯才是舉」,只要有真本事,不論出身貴賤,都可以在曹操手下得到重用,這與名門望族互相提攜親信的做法針鋒相對。
曹操對漢末社會各階層的分析是正確的,但名門望族的實力之大,還是超出了他的想像。曹操早期的地盤兗州有一個豪強地主叫邊讓,總是看曹操不順眼,認為這傢伙是個亂世奸臣,經常在不同的場合詆毀曹操。曹操那時也年輕,心想你小子在老子的地盤上還敢罵我,好了,我的地盤我做主,曹操一怒之下殺了邊讓的全家。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兗州所有的豪強地主全部視曹操為仇敵,發動了叛亂,一時間曹操的地盤大大縮水,只剩下三個小縣城,若不是家族的子弟兵浴血奮戰,曹操已經死無葬身之地。
這個教訓太深刻了,曹操明白了,即使這些名門望族看不起自己,自己也得借助他們的力量,至少不能讓這幫眼高於頂的傢伙和自己做對。這場與名門望族的牌局該怎麼打呢?曹操不愧是天才的政治家,在漢獻帝落魄,其他地方豪強不聞不問的時候,曹操搶先下手,把漢獻帝接到了自己的身邊。漢朝皇室雖然早已衰落,但畢竟在名義上還是名門望族的上司,曹操此舉等於是摸牌摸到了一張大王,其他的任何一張牌(名門望族)實力再強,名聲再大,也大不過大王──漢獻帝。你們瞧不起我曹某人可以,但總不能瞧不起最大的名門──皇族吧?
這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是所有名門望族的共主,現在曹操和漢獻帝站在了一起,這幫名門望族就算看不起曹操,也得給漢朝皇帝一個面子,不能公開反對曹操。在沒有獲得漢獻帝這張大王之前,曹操數次邀請名門望族之一的司馬懿出山輔佐自己,司馬懿都拒絕了,但當漢獻帝站在曹操身邊後,司馬懿不得不出來支持曹操。再比如那個四歲就懂得讓梨、名望蓋天下的孔融,自始至終都反對曹操,卻也不得不來到許都,名義上為曹操辦事。
那些不在曹操勢力範圍內的名門望族,大多依附在各個諸侯那裡,其中許多人都投靠了袁紹,把袁紹視為消滅曹操、維護名門望族利益的希望。曹操和袁紹之間,或者說曹操和名門望族之間,注定要做個了斷,一決雌雄。
官渡之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名門望族把賭注壓在袁紹身上,除了跟隨袁紹直接對抗曹操的人之外,曹操地盤上的名門望族也蠢蠢欲動:孔融在許都四處煽風點火,宣傳曹操必敗、袁紹必勝;名門望族首領之一的劉表則隨時準備在曹操背後捅一刀……
最終,低調的曹操戰勝了高調的袁紹,袁紹勢力在絕大多數方面都勝過曹操勢力,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外交實力等,只有一點是講究門第和名望的袁紹實力的弱項,他們注定在人才上要略遜於曹操勢力,包括袁紹自己的能力也無法和曹操相比。我們可以這樣說,這場戰爭是唯才是舉的政治模式對任人唯親的政治模式的一次險勝。
此戰之後,名門望族被迫接受了無法扳倒曹操的事實,轉而希望曹操能夠改弦易轍,放棄唯才是舉的用人標準,恢復東漢時期的察舉制,也就是官員還是由名門望族來當,作為妥協,他們可以承認曹操勢力在朝廷中的地位。
可惜的是,名門望族的算盤打錯了。消滅了袁紹的曹操正處於人生中最得意的時期,怎麼會向昔日鄙視自己的名門望族妥協呢?即使後來遭受赤壁之戰的挫折,曹操的勢力依然天下無敵。曹操繼續堅持自己唯才是舉的政策,並且對那些敢於挑戰自己權威的名門望族祭出殺威棒。就這樣,孔子後裔孔融、南陽名士許攸都成了曹操的刀下之鬼。禰衡擊鼓罵曹,被曹操借黃祖之手殺掉。至於楊修,這人出身關西望族,和袁紹一樣是四世三公的名門之後,也被曹操找個雞肋的藉口除掉了。
寄希望於曹操轉變觀點,恐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與曹操正面為敵,又不是這個亂世梟雄的對手,名門望族們開始打起曹操繼承人的主意。在曹操的兒子們中,曹昂早死,曹熊多病,曹彰不過一介武夫,只有曹丕和曹植可堪大用。雖然曹植因為那首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千古留名,但曹丕的文學水平也相當高,詩句中透露著蒼涼大氣,與曹操相似。三人並稱建安文學中的「三曹」,並非是因為政治貢獻,而是因為文學貢獻。如果論到武功政治,曹植與曹丕相比就差很多了。
更重要的是,曹丕這個人還喜好結交名士,這等於是公開向名門望族示好,他的行為舉止也和許多名士相似。比如曹丕與當時的「建安七子」關係非常好,一次七子之一的王粲突然死於瘟疫,曹丕率領狐朋狗友在王粲墳前祭奠時說道:「仲宣(王粲的字)平日愛聽驢叫,讓我們學一次驢叫,送他入土為安吧!」然後竟然學起驢叫來。一幫前來弔唁的才子們紛紛跟著曹丕學起了驢叫,於是,王粲墓前響起了一片驢叫聲。
曹丕這樣的秉性頗受名士們的推崇,名門望族大多支持曹丕繼承曹操的權位。曹操死後,曹丕果然當上了魏王,立即對支持他的名門望族投桃報李,實施「九品官人法」,說白了就是根據聲望的高低、門第的上下、勢力的大小,分級別地授予官職,名門望族可以獲得省部級高職位,那些寒門下士最多也就混個地方上的縣處級。
至此,曹魏政權的牌局基本打完了,所有的牌重新排列整齊了。曹操通過唯才是舉獲得的勢力在曹丕之手,變成了另一個名門望族,接下來的事情只是要不要更換大王了。在名門望族的支持下,曹丕廢掉漢獻帝,自己登上了皇位,變成了另一張大王。再後來,司馬懿領銜的北方望族司馬氏在魏國的勢力一步步加強,最後取代了魏國,建立了晉,大王又開始姓司馬。
魏代漢和晉代魏,名門望族經過漢末的混亂和失落之後,終於又重新掌握了國家政治和經濟的控制權,他們依舊是牌局的主人,曹魏政權只是一個插曲,名門望族的風光還有幾百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