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式
「三顧茅廬」的說法最初出於諸葛亮自撰的〈前出師表〉,他說: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指劉備)不以臣卑鄙(地位卑下,居於邊遠之地),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三顧茅廬出於此處),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從西元二○七年出山到二二七年上〈前出師表〉,正好二十一年)。
劉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和諸葛亮作了一席精彩的對話,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或者叫做草廬對)。對於劉備的諮詢,諸葛亮這樣回答的: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的這一席話,絕不是一般的誇誇其談,而是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也就是可以逐步實現的。後來,陳壽撰寫《三國志》一書,就是根據〈前出師表〉的內容,作出了如下的記載: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到了《三國演義》中間,《三國志》中的這幾句話特別是「凡三往,乃見」這五個字,居然鋪張成了上萬字的小說。從「徐庶走馬薦諸葛」寫起,經過劉備三訪隆中,把諸葛亮請出山為止,寫得波瀾起伏,許多情節十分感人。在劉備堅請之下,諸葛亮還是不肯出山,劉備居然說出「先生不出,如蒼生何!」(您不肯出山來管天下大事,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怎麼辦哪!)這樣的話,而且「言罷淚沾袍袖」。劉備的態度如此誠懇,不僅諸葛亮被感動了,恐怕所有《三國演義》的讀者都會感動。這一段文字,就小說而言可以稱為精品;如果要靠它探討史事就不會有什麼收穫,因為這都是「小說家言」,是作者編造出來的。總之,歷代的知識分子是從〈出師表〉上知道了「三顧茅廬」一事;一般老百姓是從說書、演戲和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知道了「三顧茅廬」一事,「三顧」之事,千百年來已經深入人心。
另一美談是怎麼來的
請讀者看一看與諸葛亮同時代的一位大史學家魚豢所撰的《魏略》一書中的記載:
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原來並不相識),又以其年少(當年劉備已經四十七歲,諸葛亮才二十七歲),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犛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言曰:「是何言歟!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指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邪?」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非無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
這一記載不僅說明了當時是諸葛亮去見劉備,而且把見面的經過描繪得十分生動。諸葛亮當時還很年輕,劉備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裡,對他並不在意;幸虧他自己見機行事,對劉備用上了激將法,才能爭取劉備另眼相看,以上賓之禮待之。如果當時他臉皮太薄,不好意思多說,和眾賓客同時離開,也就不會出現後面的許多故事了。還有,劉備幼年時「與母販履織席為業」,所以養成了一種閒不住,手裡總愛編織一點東西的習慣。諸葛亮去見他的時候,他手裡還在「結毦」,諸葛亮就借此找到了話題,談到了救國救民的大事業上來。除了《魏略》之外,當時還有一部史書名為《九州春秋》的,也記載了諸葛亮去謁見了劉備的事,內容大致相同。
人們常把大家樂於稱道的好事情稱為美談,或者佳話。當時東漢並不太平,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有志之士都希望起來做一番大事業,能使天下太平,救國救民。劉備「三顧茅廬」,是邀請人才(諸葛亮)出山,共謀大事,所以被後世傳為美談,稱為佳話。各位讀者看了上面《魏略》中記載的一段話,說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已經先到樊城去找了他,為什麼去找他,也是為了共謀大事,自告奮勇,去提建議,這當然也是好事,也可以稱為美談或者佳話。
事情的發展,本來是合情合理的。當時曹軍即將南下,戰火不久就要燒到荊州來了,荊州牧劉表不是曹操的對手,諸葛亮很著急,想說動劉備共謀大事,共抗曹軍,於是跑去謁見劉備,提出建議。雙方原來不熟(非舊),經過一次長談,有了瞭解(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從此開始交往。以後徐庶走馬薦諸葛,這是當時隱居於荊州的一批青年知識分子有計劃的互相推薦,為劉備所接受,劉備於是「三顧茅廬」,誠懇地邀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所說的一席話在他出山之後一一實現,如果能按諸葛亮的計劃一步步地走下去,他們的大事業就可能成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那麼,漢王朝就將不是兩漢:西漢、東漢,而是三漢:西漢(劉邦)、東漢(劉秀)與蜀漢(劉備)。
遺憾的是,他們的大事業沒有成功。他們終於失敗的原因不是因為敵人太強大,而是自己人的行動亂了套。由諸葛亮制訂而被劉備全盤接受的建國大計,是在蜀漢建國後內修政理,外聯孫抗曹,以後待天下有變,荊州、益州兩路出師,才能互相支援,取得勝利,還於故都,興復漢室。劉備在關羽死後不聽勸阻,下令三軍掛孝伐吳,最後自己又被東吳的陸遜擊敗,把三峽以下的荊州地盤一起丟光,從此失掉了兩路北伐的條件,不管以後諸葛亮、姜維如何努力,最後還是難免失敗。蜀漢建國大業的失敗,諸葛亮的「出師未捷身先死」之所以令人特別惋惜,是因為按諸葛亮的藍圖所建立起來的國家,一定是一個百姓安居、禮樂皆興的國家,不會像一些野心家、陰謀家那樣,一旦得了天下立即推行暴政。相對而言,由有遠見的知識分子掌管國家大事,老百姓的日子總要好過得多。
劉備在「三顧茅廬」之時,是為了做一番大事業而求賢若渴,這當然是美談,是佳話,值得稱讚。但他做了皇帝(蜀漢偏安一隅的小皇帝)之後,在下令三軍掛孝伐吳一事上,就大鬧意氣,不聽人勸,一意孤行,這就絕對是做錯了。由於他這一錯,既斷送了建國大業,又愧悔交集,一病不起,送了自己的一條命。這也可以說是皇帝制度的不近情理(一個人說了算數),因此害了皇帝(劉備)自己。(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