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1997年8月,我應韓國三國文化考察團之邀,以考察團顧問的名義,和他們一起考察與三國有關的部分名勝古跡。《三國演義》是在韓國讀者最多、影響最大的一部中國小說﹔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曾經在韓國播出,深受觀眾歡迎,激起了一波「三國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韓國學者特地組織三國文化考察團,打算比較全面地向韓國民眾介紹三國遺跡。自「中」韓建交以來,雖有若干韓國遊客參觀過一些三國遺跡,但專門組團,系統考察,這還是第一次。

  考察團成員共十一人,其中包括八位學者,還有韓國國家電視台派出的一個三人攝製組。他們先飛抵北京,到河北涿州探訪劉備故里、張飛古井、三義村等遺跡,然後到達鄭州。我則趕到鄭州與他們會合,一同繼續考察。十八天中,我們東西驅馳,南北奔走,再順江而下,先後經過河南、安徽、陝西、四川、重慶、湖北、江蘇等省、市,最後到達上海,行程逾萬里。

  炎炎夏日,我們頭頂驕陽,腳步匆匆,沿途參觀了河南滎陽的虎牢關,洛陽的關林,安徽亳州的華佗庵、曹操宗族墓群,陝西岐山的諸葛廟、五丈原,勉縣的武侯祠、武侯墓、馬超祠墓、劉備稱漢中王設壇處、諸葛亮製木牛流馬處,漢中市區的馬岱斬魏延處,四川劍閣的劍門關,劍閣──梓潼的翠雲廊,成都武侯祠,雲陽張飛廟,奉節白帝城,湖北當陽的關陵、長阪坡,荊州的古城樓、關帝廟、關公城、春秋閣,襄樊的隆中,蒲圻的赤壁,武漢的黃鶴樓,南京的石頭城、孫權墓,鎮江的北固山、甘露寺,無錫的三國城,等等。真是﹕悠悠三分事,漫漫魏蜀吳。

  在十八天的考察中,每天出發前,我都要向團員們簡要介紹當天將參觀的主要內容,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實地考察時,我還多次接受攝製組的採訪。正是在履行顧問職責的過程中,我與韓國學者進行了一次生動具體的三國文化交流。

  綜觀全國各地的三國遺跡,可以看到兩個特點﹕其一,在眾多的遺跡中,與劉蜀集團有關的遺跡佔有明顯的多數。即使在曹魏集團統治地區,也是如此。如「虎牢關」之所以為廣大民眾熟知,主要是由於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涿州劉備故里、洛陽關林、岐山五丈原、襄樊隆中,以及甘肅祁山武侯祠等著名遺跡,均在原曹魏統治區域。而與曹魏有關的遺跡,數量不多,名氣也相形見絀。這種狀況,顯然受到宋元以來,特別是《三國演義》成書以來流行的「尊劉抑曹」傾向所導致的。不過,這種「尊劉抑曹」傾向,不能簡單地稱之為「封建正統思想」,而主要體現了廣大民眾按照「撫我則后,虐我則仇」對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評判和選擇,具有歷史的合理性。

  其二,正如我多次指出的,今天所說的「三國遺跡」,大部分並非嚴格意義的「由三國時期遺留至今的古跡」,而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與三國有關的名勝古跡」。儘管它們不能與三國歷史劃上等號,但卻寄託了歷代人民對三國史事和三國人物的追慕和緬懷,表現了人們的愛憎、理想和願望﹔它們的形成演變已然成為歷史,從一側面反映了我們民族心靈變遷的歷程。這充分證明了三國文化的廣泛性。

  在考察的過程中,我們時時感受到三國文化的巨大影響。無論走到哪裏,遇到的是白髮老翁、中年遊客還是十幾歲的娃娃,說起三國故事、三國人物,都是津津樂道。就連旅行社的司機,對《三國演義》也相當熟悉。特別是在洛陽關林、成都武侯祠、雲陽張飛廟、奉節白帝城、襄樊隆中、無錫三國城等勝地,四面八方的遊客紛至沓來,一個又一個的旅行團接踵而至,簡直給人以應接不暇的感覺。三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及其在國內外人民中的深厚根基,賦予這些名勝以強大的吸引力,使之成為一大筆寶貴的旅遊資源。

  近年來,四川、湖北、河南、陝西、甘肅等省都在積極開發三國旅遊線。早在1992年,我就曾在《文彙報》發表文章,對這一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結合此次考察的感受,我想強調兩點﹕

  第一,在三國旅遊線的開發中,一定要高度重視交通問題。作為全國武侯祠中最有代表性的兩座,成都武侯祠的遊客比勉縣武侯祠多出好幾倍﹔同樣是關羽的祠墓,洛陽關林的遊客也比當陽關陵多得多。差距如此之大,不是由於景點的歷史文化價值高下懸殊,關鍵的因素是交通。

  成都、洛陽均為歷史文化名城,交通便利,為有關景點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客源﹔而勉縣、當陽離中心城市較遠,往返不太方便,這就大大限制了當地旅遊的規模。現代的遊客,總希望在較短的時間裏多參觀一些景點,這樣,景點是否易來易去便成了一大因素﹔再好的地方,如果交通不便,多數遊客也只好「心嚮往而不能至」了。因此,文化、旅遊、交通等部門必須通力合作,進行綜合開發。雲陽張飛廟、奉節白帝城均不在大城市,但因瀕臨長江,很多輪船均可停靠,前往參觀的遊客每年都在二十萬以上,其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第二,在景點的建設中,必須發揮各地獨特的優勢。比如無錫,原本沒有什麼三國古跡,但有關部門抓住其作為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攝製基地的有利條件,及時建成「三國城」,並發揮其獨特優勢,不僅以「曹營水寨」、「三江口吳營」、「周瑜點將台」、「吳王宮」、「甘露寺」等實景構成氣勢宏大的景區,而且擷取《三國》電視劇中的精彩片斷,如「三英戰呂布」、「劉備招親」等,每天輪換表演,極大地吸引了國內外廣大遊客。這樣,無錫「三國城」便成了獨具一格的三國文化載體,成為三國勝跡旅遊者喜愛的處所,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這次考察的範圍雖然不小,但因時間有限,仍有許多重要的三國遺跡未能參觀,如河南許昌的曹魏故城,山西運城的關帝廟,甘肅禮縣的祁山堡,四川廣元的明月峽古棧道、葭萌關,綿陽的富樂山、蔣琬墓,德陽的龐統祠墓,閬中的張飛墓,等等。希望韓國朋友今後有機會再次組團,逐步彌補自己的遺憾。

  附記﹕考察團隨行攝製組已將考察過程整理為15集電視專題片《中國文學紀行──<三國演義>》,並在韓國國家電視台播出,產生了相當大的社會影響。(本文選自《三國漫談》一書,將由遠流集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