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當兵魔林彪碰上伏擊兵家羅貫中

文/李菁豪


  個性內斂的羅貫中,寫書傳兵法亦如其人,韜晦低調,不同於其他兵家所著的傳世兵書,開宗明義,就直陳自己寫得是傳授兵學的兵法經典。雖然羅貫中的兵書《三國演義》,書中盡談兵,赤裸直言戰,但卻未明白點出自己寫得其實是講授用兵之道的兵經,而是內斂地寓兵學於文學,藏韜鈐於小說,需要解構、抽離每卷章回的兩軍對戰過程,才能逐一歸納、彙整羅貫中的兵學藝術和兵法韜鈐。

  說實話,剛開始讀《三國演義》,只覺得一片混仗,這章打完,下回又戰,弄得一頭霧水,直到接受「兵魔」林彪的讀書習慣來作為解讀《三國演義》的閱讀方式和研究方法,有系統地整合、分類羅貫中蘊藏在《三國演義》的兵家智慧,瞬間豁然開朗、恍然頓悟,不禁驚呼、讚嘆,「哇,原來《三國演義》可以這樣讀!」

  「兵魔」林彪,四十八歲就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年輕的十大元帥,一九○七年十二月五日出生於湖北黃岡,此處雖是北宋文豪蘇軾一詠〈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的文赤壁,而非三國赤壁之戰的古戰場武赤壁湖北赤壁,但黃岡當地人們仍喜傳誦《三國演義》的故事,林彪在耳濡目染之下,且受喜看章回小說的父親林明卿影響,從小就愛讀《三國演義》,並啟蒙他對軍事戰爭的癖好興趣,立志從軍打天下。

  十八歲的林彪,實現自己對《三國演義》的軍戰願景,在一九二五年到中國大陸廣東廣州考入蔣介石擔任校長的黃埔軍校第四期。時隔二十四年,昔日軍校娃娃兵的林彪,在一九四九年,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司令員之姿,率領兵力百萬,簡稱四野的第四野戰軍,從天之涯的大陸東北地區,順著對角線,一路打到地之角的大陸南方海南島,消滅他校長蔣介石統帥的中華民國軍隊一百八十八萬六千餘人,同時也把他校長蔣介石從大陸趕到台灣,在台灣延續中華民國政權。無怪乎蔣介石來台灣後,總是對著在台灣的其他黃埔軍校學生,搖頭嘆稱林彪是「戰爭魔鬼」。

  負責林彪貼身警衛安全工作的林彪衛士長李文普回憶,林彪讀書習慣的特點,就跟林彪在戰場下達作戰命令的風格一樣,刪繁就簡抓重點。林彪讀書喜歡用紅筆在書中重要內文、關鍵思維,畫上記號,全書畫完重點,作好記號,拿剪刀把畫有記號的重點全部剪下來,或全部貼在一本空白簿子,或分別貼在小卡片上,再重新細讀剪貼後的大簿子或小卡片,然後又用紅筆畫重點、作記號、剪下、貼上,不斷多次循環重複畫、作、剪、貼的四個步驟,重點越畫越少、愈剪愈精簡,最後一本繁厚的書,就僅剩下存乎一心、簡單幾個字的重點主軸和中心思維。

  《原來,三國演義可以這樣讀》就是運用林彪的讀書習慣來解讀、研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先拿紅筆在一百二十回章回內容中,畫出一百九十五場利用各種誘餌發動伏擊的戰爭重點,作上記號,逐一剪下,或全部貼在大簿子,或分別貼在小卡片,再根據誘餌種類的不同,剪貼歸納成十四套兵法藝術,佯敗設伏、圍闕設伏、撤退設伏、偽和設伏、順敵設伏、攻救設伏、勝後設伏、用間設伏、死後設伏、詐欺設伏、示弱設伏、情報設伏、誤露設伏、習懈設伏。

  十四類伏擊誘餌經過多次剪剪貼貼,發現彼此之間有共同點、共通處,「以餌誘敵,以伏殲敵」八個字,最後一次剪貼,剩下兩句詞,「誘敵.伏擊」。短短兩句詞,深邃解讀、闡釋羅貫中透過《三國演義》傳承後世的兵法重點主軸和兵學中心思維。

  誠如林彪以畫、作、剪、貼的讀書方法,研究馬克斯(Karl Marx)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起草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綱領性文獻《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之後,林彪強調說:「只要記住『大機器.大工業』就行了!」同樣的,運用林彪畫、作、剪、貼的讀書方法,研究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只要記住並融會貫通「誘敵.伏擊」兩句詞就好了。

  綜觀羅貫中寓兵學於文學、藏韜鈐於小說的《三國演義》,不乏迂迴、牽制、奔襲等諸多用兵之道,但從羅貫中用很大的篇幅來描寫眾多埋伏襲擊的兵法藝術,可以充分突顯體現出羅貫中的兵學思想,著重在伏擊兵法。

  何謂伏擊兵法?以軍事學術上的用語來說,就是設置埋伏,拋出誘餌,調動敵人,誘敵進入,發動伏擊,殲滅敵人的戰爭藝術。用俚俗一點、生動一些的說法來講,就是口袋戰術,邀請敵人自願走進我方特別為其準備的口袋陷阱之中,然後紮緊口袋,把敵人全數殲滅於口袋裡面的戰爭藝術。

  事實上,歷朝歷代的古今將帥兵卒都知道,伏擊兵法在戰場上的效率很高,執行殲滅戰最符合低傷亡、高報酬的戰爭藝術,就是伏擊兵學理論,打伏擊戰,付出的傷亡代價要比陣地戰和攻堅戰低很多,獲得的實質勝利要比陣地戰和攻堅戰大得多。伏擊兵法一出手,常能殲滅或擊潰敵人。雖然人人都知道伏擊兵法在戰爭勝負中確實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可是,真正懂得且融會貫通伏擊兵法的思想概念,轉換成行軍作戰策劃部署的將帥兵卒,其實不算太多。

  在中國古代,有五本書有專門在收集與珍藏伏擊兵學戰例,一本是唐朝杜佑的《通典》,一本是北宋蘇洵的《權書》,一本是元末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一本是相傳為明朝將領戚繼光幕僚所著的《草廬經略》,一本是明人王餘佑的《乾坤大略》。

  但,杜佑的《通典》二百卷當中僅有第一百五十三卷〈示無備設伏取之〉、第一百五十四卷〈引退設伏取之〉和第一百六十二卷〈先設伏乘勢逐敵敗之〉這三段簡單地搜羅、引評了少數的伏擊兵例;蘇洵的《權書》十篇當中僅有第四篇〈攻守篇〉這一篇粗略地收集、闡述了些許的伏擊兵學;戚繼光幕僚的《草廬經略》十二卷、一百四十九篇當中僅有第七卷〈伏兵篇〉、〈防伏篇〉這兩篇概括地彙錄、衍論了微量的伏擊用兵;王餘佑的《乾坤大略》十一卷當中僅有第四卷〈決戰之道在於出奇設伏〉這一卷當中大體地彙整、申敘了部分的伏擊兵法藝術品。

  當然,這三者皆遠遠不如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一百二十回當中,總共鋪陳一百九十五場伏擊戰況兵例,講解十四套、共一百九十五個伏擊誘餌,等於傳授一百九十五次的伏擊兵法。《三國演義》可說是回回有埋伏,章章藏伏兵,篇篇都珍藏、包含絕妙的十四套伏擊兵法藝術。

  羅貫中對於伏擊兵法的詮釋,事實上也就是孫武在其《孫子兵法.計篇》所說的,「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同時,羅貫中也認同孫武在其《孫子兵法.勢篇》闡析的伏擊用兵理論,「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其實,可以用更簡單的兩個詞、四個字來說明孫武這段話,那就是「誘敵.伏擊」。

  當然,羅貫中除了吸收孫武提出的伏擊用兵理論,也參考孫武分散在其《孫子兵法》的誘敵方法,進而創造出潛藏在《三國演義》的十四種伏擊誘餌:

  佯敗設伏──《孫子兵法.軍爭篇》,「佯北勿從」;
  圍闕設伏──《孫子兵法.軍爭篇》,「圍師必闕」;
  撤退設伏──《孫子兵法.軍爭篇》,「歸師勿遏」;
  偽和設伏──《孫子兵法.行軍篇》,「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順敵設伏──《孫子兵法.虛實篇》,「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
  攻救設伏──《孫子兵法.虛實篇》,「攻其所必救也」;
  勝後設伏──《孫子兵法.勢篇》,「亂生於治」;
  用間設伏──《孫子兵法.用間篇》,「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
  死後設伏──《孫子兵法.謀攻篇》,「夫將者,國之輔也……,輔隙則國必弱」;
  詐欺設伏──《孫子兵法.九地篇》,「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也」;
  示弱設伏──《孫子兵法.勢篇》,「弱生於彊」;
  情報設伏──《孫子兵法.用間篇》,「先知者,……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誤露設伏──《孫子兵法.行軍篇》,「其所居易者,利也」;
  習懈設伏──《孫子兵法.行軍篇》,「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謹察之」。

 

──摘自《原來,三國演義可以這樣讀

最新更新日期:201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