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三國名人話術】曹操 剪髮自刑

文/陳正榮


蘇軾〈乞校正陸贄奏議上進劄子〉:「罪己以收人心,改過以應天道。」

引子

  頭顱是人身最重要的部位,而頭髮長在頭顱上,頭顱的崇高性也會自然地延伸到頭髮上。因此頭髮可以表現文化差異、意識形態、個人尊嚴、儀態美感。

  孔子曾頌揚管仲「尊王攘夷」的仁德,認為如果不是管仲的話,他將「被髮左衽」,淪為胡人了。

  明末,清兵大舉南下,江南一帶盛傳「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傳言,使得人心大起恐慌。原來滿洲人「薙髮結辮」(剃去四周之頭髮,只留一撮,結紮成辮),與原本留髮的漢人大相逕庭,當然會掀起一場護髮之爭。

  俗世之人多半留髮,而佛教的比丘、比丘尼在出家之前必經一場莊嚴、隆重的剃度儀式,才將一頭煩惱絲剃除淨盡。這完全是基於意識形態而來的舉動。

  而髮型與身分地位、儀態觀瞻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黃髮」、「二毛」當然是老人,「垂髫」、「總角」則是孩童。而女性為悅己者容,爭奇鬥妍,其髮型之變化多端,如螺髻、墮馬髻、椎髻、雲髻、飛天髻、九環髻、靈蛇髻、峨髻、拋家髻、雙鬟望仙髻……等,根本不勝枚舉。

  頭髮是如此的重要,誰會無故加以剪除?

  晉人陶侃(公元二五九∼三三四年)的母親湛氏,倒是留下了一段流芳千古的剪髮佳話。

  陶母湛氏,豫章新淦人,以妾的身分嫁給陶丹,生了陶侃,家道清寒。有次鄱陽的孝廉范逵(後曾任會稽太守)留宿陶侃家中,當時下著大雪,湛氏抽取自己睡臥所用的新草墊,剁碎之後餵了范逵的馬。而且又偷偷地剪斷長髮賣給鄰居(想必是鄰居缺假髮),然後換取食物,招待范逵。後來范逵知道了,嘆息地說:「非此母不能生此子。」

  陶母剪髮,是一項甜蜜的犧牲,一段頭髮換來兒子的成材,也換來千古的懿芳。

  而歷史梟雄曹操也曾剪髮。

  曹操(公元一五五∼二二○年)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年,在鎮壓黃巾賊時,逐步擴充勢力。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迎獻帝立都於許(今河南許昌縣),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袁紹,統一北方。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進位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聯軍擊敗於赤壁。

  他唯才是用,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加強集權,崇尚刑名,主張法治,精兵法,擅謀略,能詩歌,是允文允武的豪傑。

  到底他是英雄、奸雄、梟雄,我們姑且不論。但可以確定的是,他精通謀略,詭計多端;往往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就別有用意。那麼他到底為什麼要剪髮呢?

故事

  曹操有次帶兵外出,行經一片麥田,他下令說:「士卒不可損害麥子,犯者死罪。」

  騎士只好都下馬,扶著麥子小心前進。這時曹操的馬卻突然躍入麥田之中。

  曹操於是下令,要主管法令的官員議罪,官員回答說:「春秋之義,罰不及於尊(主帥、元首)。」

  曹操說:「自己制訂法令卻又觸犯它,哪有資格率領部下?但我是軍中主帥,不能自殺,讓我自刑吧!」說著,就拔起劍,割斷頭髮,丟在地上。(《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裴注引《曹瞞傳》)

解說

  故事的前半描述的是愛民的曹操,後半描述的是知法的曹操,而文外之意則在凸顯詭譎的曹操,為什麼?

  《曹瞞傳》中有一段原文是「騎士皆下馬,付麥以相持,於是太祖(曹操)馬騰入麥中」,文中「於是」二字大有蹊蹺,除非文字訛誤,否則可以看作是曹操故意縱馬入田。既然是故意的,那麼「知法」、「愛民」的表現,就不是出於本性的流露,而是理智刻意經營的謀略。

  而謀略的焦點就在於「剪髮自刑」。

  「自刑」的舉止,就心理學的觀點來說,是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天主教神父在夜半獨處時,有脫衣、自我鞭笞的舉動,其中部分原因是為自己偶生的不當念頭求贖於天主,平衡於己心。

  相傳商湯之時,發生連年大旱,商湯於是割頭髮、剪指甲自刑,下罪己詔,祝禱於天地鬼神。其動機也在求得天下人心的平衡,自己內心的平衡。

  而曹操自刑,既是出於謀略,當然不是為了求得自己內心的平衡,而是為了謀求部卒內心的平衡,然後遂行嚴刑峻罰的軍中法令。

 

──本文摘錄自《話術面面觀:80則歷史人物的語言技巧大解讀

最新更新日期:201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