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諸葛亮的價值觀

文/呂正理

  中國老百姓對諸葛亮的第一印象,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提出《隆中對》分析天下大勢,並預言未來的發展。這是史實。

  中國老百姓對諸葛亮的第二印象,是他在隨同劉備一起逃避曹操大軍追擊當中,奇計百出,使得曹操防不勝防。在赤壁之戰前,諸葛亮到東吳去,舌戰群儒,刺激孫權和周瑜決心抵抗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又有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等精彩的故事。這些就有很多是《三國演義》裡編撰的小說情節了。然而,在老百姓心目中,諸葛亮智計卓絕的形象卻因而建立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第一件事就是派遣使節到東吳去進行和解,恢復「聯吳制魏」的一貫策略;第二件事是南征群蠻。

  當時在巴蜀南方有四個郡反叛,由深獲漢、蠻兩族人信服的大豪孟獲領導起兵。諸葛亮在盛夏時候,親自帶兵,冒著瘴癘、疾病的危險,深入蠻荒的貴州、雲南。諸葛亮知道南方之地與巴蜀距離遙遠,如不能使其心服,今日將之打敗,明日又叛亂,無法停止,因此下令軍中不准殺害孟獲,必須生擒。第一次抓到孟獲後,他親自帶孟獲巡視全營,又放孟獲回去再戰。孟獲看過諸葛亮的軍營,知道兵少,以為容易對付,不料又被諸葛亮擒獲,又被放回去。諸葛亮用兵如神,如此七次俘擄孟獲,七次放孟獲回去。到了第七次,還要放孟獲回去再戰。孟獲流淚說:「七擒七縱,是自古未曾發生的事,我難道是不知羞恥的人嗎?南方的人從此不會再反叛了。」諸葛亮於是從滇池(今雲南昆明)撤軍而不留任何人馬,讓南方自治。

  諸葛亮回到成都,又整治軍旅,北征曹魏;八年之中,六次出兵祁山。蜀軍每次先跋涉千里,到達漢中(今陝西漢中市),再越過秦嶺,抵達渭水南岸。魏國負責守備的司馬懿吃了幾次敗仗,知道諸葛亮的才能遠勝於自己,但也知道諸葛亮遠道而來,糧秣不足,不能持久,所以就定下絕不冒險和打拖延戰兩項戰略。兩人在五丈原(陝西郿縣)相持不下。諸葛亮派使者送女人穿的衣服給司馬懿,百般激司馬懿出戰;然而司馬懿若無其事地收下來,仍然不上當。

  司馬懿問諸葛亮的使者有關於他平日的生活起居。使者說他工作繁忙,並且親力親為,士卒受刑罰超過二十棍以上者一定要親自審問;但是吃飯不多,每餐不過一碗。司馬懿因而斷定諸葛亮「食少事繁」,活不長了。諸葛亮果然積勞成疾,不久病發,不治而死。

  諸葛亮為什麼如此地奮不顧身,要一再地南征北伐,以致於勞累而死呢?這從兩篇文章可以看得很清楚,一篇是〈前出師表〉,另一篇是〈後出師表〉。這兩篇分別是諸葛亮在北伐當中兩次寫給蜀漢後主劉禪(小名阿斗)的奏章。以下分別節錄這兩篇文章的片段:

    ……臣本來是一個布衣百姓,在南陽自行耕種過日子,在亂世當中只求保住性命,不求在世上有什麼名聲。先帝不因為臣的地位卑下,很委屈地三次親自來到臣的茅廬中,垂問臣天下大事。臣由此感激知遇之恩,心中答應要做牛做馬,供先帝驅馳。(〈前出師表〉)

    先帝認為漢、賊不兩立,不可能只是偏處一地稱王,所以把討賊的責任託付給臣。以先帝的明智,當然知道敵寇強大而臣的才能有限,未必能完成討賊的責任。但如果不討伐賊寇,王業最後仍是會滅亡,與其坐著等待滅亡,不如起兵討伐賊寇。……。臣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是會成功還是失敗?不是臣所能逆料的。(〈後出師表〉)

  諸葛亮生前可以說是窮兵黷武,並對人民徵收重稅,以支持軍事行動。但是巴蜀百姓聞知諸葛亮的死訊,卻無不流淚嘆息,在道路及田埂上按季節祭祀。後來漸漸有許多廟宇供奉諸葛亮,其中最著名的在成都,稱做「武侯祠」,已經有千年以上歷史了。諸葛亮所堅持的價值觀,如「漢賊不兩立」,「士為知己而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等,獲得後世許多知識分子及百姓的景仰和認同,對後代的中國社會也產生極大的影響。唐朝時的大詩人杜甫曾經寫過很多首詩來紀念諸葛亮,其中有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至今仍是千古名句。

  劉備的兒子阿斗其實是一個資質平庸,又貪圖享樂的國君。劉備也有自知之明,因而在白帝城託孤時,明白地對諸葛亮說,如果能夠輔佐阿斗,那就輔佐;如果阿斗實在不成材,也可取而代之。自古以來,從來也沒有一個國君說過這樣坦白的話。後世有許多歷史家為諸葛亮叫屈,說以他的聰明才智,卻不幸碰到扶不起的阿斗。也有人問,為什麼諸葛亮不乾脆照劉備的遺言,取而代之?這樣的問題,關鍵在於仍是不明白諸葛亮所抱持的價值觀。

  以諸葛亮的才能,如果要飛黃騰達,首選當然是年輕時就去投奔曹操。諸葛亮為什麼不去,而在隆中隱居到二十七歲才情願跟隨像喪家之犬一樣的劉備?根本的原因,是他看不起曹操。曹操殺人如麻,早已惡名遠播。曹操拿漢獻帝當傀儡,而實質篡位,在諸葛亮的眼裡,是一個賊。諸葛亮既然堅持漢賊不兩立,如果廢掉阿斗而自己做皇帝,豈不是也變成一個賊,比曹操還不如嗎?

  諸葛亮自己說情願做牛做馬,原因就在於有一個清楚的價值觀和使命感,在背後驅策他。這樣一個不計較個人利害,甚至不顧生死,而堅持其價值觀,勇往直前的人,無怪乎一千八百年來的歷史家,很少有人對諸葛亮提出負面的評價。

  台灣近代的著名哲學家殷海光曾經說過一句話:「頭腦要複雜,心志要單純。」對於諸葛亮這一位全中國公認是自古以來最有智慧的歷史人物,相信是一個十分恰當的註腳。

 

(本文摘錄自《另眼看歷史(下)-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及周邊世界的多角互動歷史》

最新更新日期: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