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猛爆英雄張飛
固執、急躁、嚴苛、酗酒,縮短了張飛的人生舞台。

文/于學彬

  張飛留有很多佳話,如長阪橋邊喝退曹兵百萬、葭萌關下挑燈夜戰馬超、巴郡城外義釋老將嚴顏等等。這些都表明張飛有時也粗中有細,有勇有謀。他一生身經百戰,敵人不曾損過其一根毫毛,但最後卻慘死在自己帳下的兩員末將手中,實在很不值得。張達、范強固然可恨,但張、范二人也並非以殺人為樂,因為在此之前,他們與張飛之間並無任何恩怨,兩人所以會產生殺機,完全是因為張飛威逼的結果。

令苛不聽,禁多不行

  《呂氏春秋•適威》中說:「令苛則不聽,禁多則不行。」意思是如果政令太難以執行,他的部屬就不會聽從;如果禁令過多,那麼所有的禁令都會行不通。因此一個仁德明智的將領,對下屬提出的要求必須切合實際狀況,倘若超出下屬的承受能力,就要主動予以適度放寬,否則容易產生兩種事與願違的結果:其一是下屬為了完成力所不能及的任務而殫精竭力,這必然會造成下屬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嚴重損害,就像把不會游泳的孩子往海裡扔一樣,等於親手置之於死地。其二是下屬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產生逆反心理,進而做出意想不到的報復行動。這種逆反報復的效應,正是張飛被刺殺的直接原因之一。

  張飛為了給他的結義二哥關羽報仇,下令「製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如果從激發全軍士氣、實現哀兵必勝的目的這個角度來看,他如此要求是可以理解的。再說范強、張達兩人當初也沒對「白旗白甲」產生什麼反感。引起禍端的正是「限三日內」這個十分苛刻的時間要求。按當時的條件,要在三天之內準備好那麼多的白旗白甲,根本不可能。因為軍中原無儲備,駐地又無集市,回成都去取,即使飛馬傳送,一來一往,也要數日。但張飛卻不考慮這些,只從自己的意願出發去要求別人,他說:「吾急欲報仇,恨不得明日便到逆賊之境。」當范強、張達要求寬限幾日的時候,他仍執迷不悟,非但把二人綁在樹上,各鞭背五十,而且還變本加厲地以更苛刻的條件相要挾:「來日俱要完備!若違了限,即殺汝二人示眾!」這無異告訴范、張二人:來日必定死路一條。狗急了還要跳牆,何況是兩員武將,更不會眼睜睜地等死。所以,他們最後決定豁出性命刺殺張飛,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實際上不僅政令不應苛刻,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都應如此。《菜根譚》說:「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當責備別人的過錯時,不可過分嚴厲,要充分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儘量不要過分傷害他的自尊心。當引導別人積德行善時,不要一下子就提出過高的要求,要充分考慮到對方是否力所能及。秦始皇修長城,若從當時防止外族入侵,使人們免受戰亂之苦的角度來講,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即使現在,炎黃子孫們仍引以為傲。然而秦始皇卻因此留下了千古的罵名,甚至有人還編出孟姜女的故事來詛咒他。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秦始皇操之過急,使國力和民力的負擔都超過了極限。當然這裡所說的「太嚴」和「過高」都是相對的,對於具有不同能力和感受力的人,則有不同的標準,不可一概而論。

鞭撻士卒,酒後無德

  有人評論說:關羽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善待士兵,但是他對士大夫卻驕橫傲氣。而張飛則相反,他對那些有才能的將領很敬愛尊重,但是對待自己手下的士卒卻不知體恤愛護。所以張飛與下屬的關係經常十分緊張,有時甚至十分對立。而張飛對士卒的一些兇暴行為,又常常是發生在酒醉之後,所以,有人說他酒後無德。

  關於張飛酒後無德的事例,僅在《三國演義》中就可以找出許多。在這裡舉出幾個,以見其本性。有一次,劉備統馬步兵三萬去南陽討伐袁術,留張飛守徐州。劉備剛走,他便於當夜宴請百官,並不斷地勸大家飲酒,「盡此一醉」。當他第一次逼曹豹飲酒時,曹豹勉強喝了一杯。及至再次勸酒,曹豹苦苦哀求說自己不善飲,結果激惱張飛,當眾被鞭打五十餘下。後來曹豹恨張飛無禮,連夜引自己的女婿呂布奪取徐州,讓張飛落得隻身逃出、把兩位嫂嫂丟給敵人的下場。事後張飛雖自稱無臉與兄長相見,要拔劍自刎,但卻已於事無補了。張飛在閬中,得知二哥關羽被東吳所害時,整日飲酒,酒醉之後,怒氣愈加。此時只要看誰不順眼、不隨心,馬上就用鞭子抽打,很多人甚至被活活打死。

  對於張飛這一致命的缺點,他的大哥劉備看得很清楚,曾幾次告誡他說:你「酒後剛強,鞭撻士卒」,「朕素知卿酒後暴怒」,「鞭撻健兒而復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今後務宜寬容,不可如前」。劉備也曾對別人說過:「吾弟自來飲酒失事。」就連張飛的敵人也深知他的這一大弱點,「張飛性如烈火,專要鞭撻士卒;如不與戰,必怒;怒則必以暴戾之氣待其軍士;軍心一變,乘勢擊之,張飛可擒也」。也許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緣故吧!張飛至死都沒有改掉這個致命的毛病。

  《菜根譚》說:「燥性者火熾,遇物則焚。」一個性情非常暴躁的人,他為人處事稍不如意,便會變得像烈火一樣,凡與他接觸者,都會被焚焦。這種人是很難成就大事的。所以《菜根譚》又告誡我們:「不可乘喜而輕諾,不可因醉而生嗔」、「君子宜淨拭冷眼,慎勿輕動剛腸。」當然並不是說為人要抑制一切怒氣,「怒」可分為「血氣之怒」和「義理之怒」,《朱子語類》中說:「血氣之怒不可有,義理之怒不可無。」張飛酒醉後對士卒所發洩的怒氣就是「血氣之怒」,而在長阪坡上喝退曹操百萬大軍之怒,才是「義理之怒」。

 

(本文摘錄自《三國啟示錄》一書)

最新更新日期:200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