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公孫淵亡國之戰
心存僥倖、好鬥自大的公孫淵,勇敢地向鬼門關闖去,如願以償。

文/于學彬

  公孫淵反叛,魏主曹叡派司馬懿帶兵前往征討。此時,司馬懿面臨很多困難:首先,從都城到遼東共計四千多里遠,依當時的裝備與交通工具來估計,需跋涉一百多天方可抵達;行軍困難,後勤補給更加困難。其次,他們到遼東後,又遇上極為惡劣的天氣-秋雨連綿,又冷又濕,苦不堪言。另外,公孫淵共起兵十五萬,司馬懿僅帶馬步官軍四萬,人數相差懸殊。然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孫淵不但兵敗,且被斬殺,究竟為什麼呢?

不可而為,以卵擊石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兵家大忌,其實也是處世的大忌。雖然我們常說「事在人為」、「謀事在人」,強調個人有能力主導事情的發展,但事情能否順利、成功,還取決於其他客觀條件,例如時機是否恰當、相關人員是否配合等。倘若時機不對、環境不允許、條件不夠,就算自己有心去做、有能力去做,甚至願意投入大量精力與心血,最後恐怕還是會無功而返。因此,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審慎評估、考量,看看值不值得投入,千萬不要「知其不可而為之」,白白浪費資源、人力與物力,到頭來一事無成,甚至得不償失,就像公孫淵起兵反叛,進攻中原那樣。

  遼東公孫家並未在曹氏王朝裡立下什麼豐功偉績,公孫淵本人更是身無寸功,就連職位也是從他叔叔那裡搶奪而來。儘管這樣,魏主曹叡還是封他為大司馬、樂浪公。封爵達到「公」位,對公孫淵來說是一種殊榮。正如賈範所言:「中原待主公以上公之爵,不為卑賤。」但他卻「得隴望蜀」,得寸進尺,胃口越來越大,竟然要自稱燕王,並私自改元紹漢元年。

  公孫淵的這種反叛行為,「實為不順」。因為此時曹氏政權已歷兩世,整個北方早已平定,「過太平日子」是大家的普遍願望。如果再為了自己爭權奪勢,而把百姓投入戰爭的深淵,則是一種倒行逆施的行為,必然要受到強烈反對。所以公孫淵的起兵反叛,注定要因「失道」而「寡助」。

  其次,這次的征討,雖然司馬懿只帶四萬人馬,但就中原與遼東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綜合實力進行對比,公孫淵簡直「差遠了」。試想這時的魏國,莫說是遼東,就連吳、蜀兩國聯合起來,恐怕也很難與之抗衡。而公孫淵自守尚且不足,還妄想要進攻,無疑蚍蜉撼樹。

  再則,公孫淵雖「文武兼備,性剛好鬥」,但他絕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正如賈範所說:「司馬懿善能用兵,西蜀諸葛武侯且不能取勝,何況主公乎?」此話絕非妄自菲薄。早在魏軍出發前,司馬懿就已算定勝負,並在整個交戰過程中,一直掌握主動權,讓公孫淵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僅此三個不利因素,就足以注定公孫淵必敗的命運。然而即使公孫淵不自知,賈範和倫直也說得很清楚,但公孫淵依舊執意以卵擊石、勉力為之,此即他所以落得戰敗下場的最主要原因。

鈍兵挫銳,坐守待斃

  司馬懿在出發前,曹叡問他:「卿料公孫淵作何舉動?」司馬懿回答說:「淵若棄城預走,是上計也;守遼東拒大軍,是中計也;坐守襄平,是為下計,必被臣所擒矣。」這是司馬懿站在公孫淵的立場所提出的戰略原則,即「三十六計,走為上」。司馬懿所謂的「上計」,不以爭奪土地城池為主,而是千方百計保住有生力量。公孫淵若使用此策,肯定會把司馬懿拖疲拖垮。至於司馬懿所謂的「中計」,不以保衛一城一池為主,而是主動放棄一些地方,讓敵人多背一些包袱。最後司馬懿所謂的「下計」,即「禦敵於國門之外」,此法容易使敵人充分發揮優勢,並將自己置於被動挨打的地位。不幸的是,公孫淵竟不偏不倚地選擇了「下計」。

  他先是把軍隊集中在遼隧,圍塹挖了二十餘里,鹿角環繞,甚是嚴密。哪知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繞過這裡,逕奔襄平,這一招在兵法上叫「攻其必救」。最後把公孫淵誘至首山,又逼進襄平,然後將襄平四面圍合。來一個「關門打狗」、「上屋抽梯」。試想,如果公孫淵棄城而走,將會像魚入大海一樣,司馬懿再有本事也奈何不得。

屈力殫貨,人人怨恨

  兵家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這裡所謂的準備,包括後勤與補給,特別像公孫淵那種主動發動戰爭的一方,更該事先準備周詳。然而從公孫淵被逼入襄平城,閉門堅守不出開始,僅僅過一個月的時間,城中糧食就已吃盡,只得宰牛、馬為食。後來連牛、馬都沒了,竟開始吃人(《三國志•魏書•卷八》),導致城中「人人怨恨,各無守心,欲斬淵首,獻城歸降」。事情演變至此,公孫淵想戰勝司馬懿,已是不可能了。

  宋代蘇洵說:「凡戰之道,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心術〉)一般帶兵打仗的基本原則是,戰前要做好充分的物資準備;將要戰鬥時,充分養精蓄銳;戰鬥中,別忘鼓舞士氣;打了勝仗後,要戒驕戒躁。而在戰前的物資準備中,又以糧草為先,故有所謂「足食而後足兵」之說(于謙《忠肅集》)。

  總之,公孫淵襄平戰敗的主要原因,是他發動了一場不該發動的戰爭、發動了一場倉促準備的戰爭、發動了一場計畫不周的戰爭。

 

(本文摘錄自《三國啟示錄》一書)

最新更新日期:200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