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袁紹官渡之戰
袁紹多謀少斷,多疑膽小,官渡之戰是他自己斷送了自己。

文/于學彬

舉兵不當,多而不整

  漢代董仲舒曾說:「舉兵不當,被患無窮。」(《春秋繁露•竹林》)意指發動了不該進行的戰爭,就會帶來無盡的禍患。袁紹所發動的「官渡之戰」,正是屬於這種舉兵不當的戰爭。

  其實,袁紹早在官渡一役之前,就想興兵征伐曹操,為此他的謀士田豐、審配、沮授、郭圖等還因是否應該征伐曹操而進行激烈的爭論。沮授說:「今棄獻捷良策,而興無名之兵,竊為明公不取。」為「名正言順」,袁紹命陳琳寫一篇「數操之惡」的檄文。不過此文雖讓曹操驚出一身冷汗,但終因謀士不和而沒有「伐」成。

  那麼,這次征伐曹操又用什麼藉口呢?袁紹以孫權繼位後,被曹操封為將軍,顯示曹操意在籠絡孫權,所以起兵七十萬前來討伐,然而他的目的卻是在消滅曹操、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誠如孟子所說:「春秋無義戰。」(《孟子•盡心下》)袁紹發動的這場戰爭,自然也是「不義」的。所以當曹操在陣前質問他「今何故謀反」時,袁紹竟一時答不出話來。

  曹操雖也屬於「春秋之戰」,但他卻佔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在迎接獻帝的問題上,他比袁紹要高明許多。想當年,沮授曾勸袁紹「西迎大駕,即宮鄴都」,但淳于瓊等卻認為:「今迎天子,卻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袁紹覺得有道理,再加上董卓專權時,他反對過獻帝,所以心存疑慮,結果白白失去了這個機會(《後漢書•卷七十四》)。這次曹操可以在陣前說:「吾今奉詔討汝!」而袁紹則氣短半截,只能說:「吾奉衣帶詔討賊!」可見袁紹的官渡之戰是師出無名,且在政治上也處於劣勢。

  另外,袁紹在軍事上雖說是七十萬對七萬,但這僅僅是數量上的優勢,而不是力量上的優勢。荀彧曾說:「紹兵多而不整。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此數人者,勢不相容,必生內變。顏良、文醜,匹夫之勇,一戰可擒。其餘碌碌等輩,縱有百萬,何足道哉!」此外,袁紹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外甥分別派往冀、幽、青、并四州,四人各據一方、各懷私利,很難配合。以上這些因素,致使袁紹雖有兵弁七十萬,但卻當不了七十萬來用。

  《孫子兵法•謀攻》中說:「上下同欲者勝。」即官兵有共同的慾望,上下齊心協力者能勝利。像袁紹這種多而不整、上下不同慾者,則必定不能取勝。

置將不善,用而多疑

   劉邦曾說:「置將不善,一敗塗地。」(《史記•高祖本紀》)任命統兵的將帥不恰當,就會導致無法收拾的敗局。而《孫子兵法》也把「將孰有能」看成是預知勝負的第二條標準,可見歷來用兵打仗都重視「選將」。袁紹之所以官渡戰敗,「置將不善」便是原因之一。

  當時,審配曾提醒他:「行軍以糧食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烏巢乃屯糧之處,必得重兵守之。」袁紹於是派大將淳于瓊前去守糧。結果淳于瓊「性剛好酒,軍士多畏之;既至烏巢,終日與諸將聚飲」。對此,袁紹竟不管不問。在曹操偷襲烏巢時,「淳于瓊方與眾將飲了酒,醉臥帳中」,不等酒醒,「早被撓鉤拖翻」。自己丟了鼻子、耳朵、手指不算,被袁紹視同性命的糧草,也全被他斷送。

  另外,押運數千輛糧草的責任不為不重,但袁紹卻只委派無能的韓猛擔當此任,剛與徐晃交戰,便抵擋不住,撥馬就跑,難怪袁紹要斬他。但這全是韓猛的罪責嗎?這應是袁紹置將不當所致。此外,在進攻白馬時,沮授就指出:「顏良性狹,雖驍勇,不可獨任。」但袁紹不聽,致使顏良被關羽所斬。可見袁紹置將不當之事並非一兩次。

  袁紹對一些「無能之輩」經常委以重任,可對忠臣猛將卻因聽信讒言而疑神疑鬼,把他們一個個「逼上梁山」。例如張郃和高覽都是智勇雙全的大將,只因郭圖暗中打了「小報告」,他便要「急召二人歸寨問罪」,二人為了不「坐而待死」,便毅然投曹。結果曹操非但大開營門迎接他倆,並且在尚不知其「虛實」的情況下,封張郃為偏將軍、都亭侯,高覽為偏將軍、東萊侯。這無疑斬去袁紹的兩條臂膀。再如許攸,也是由於袁紹無端懷疑他接受曹操的賂賄,是曹操的間諜,結果反倒點醒本無此心的許攸,當真跑去投靠曹操。

  唐代陳子昂說:「得賢須任,既任須信,既信須終,既終須賞。」(〈賢不可疑科〉)由於袁紹都沒能做到,所以眾叛親離就不足為奇了。

缺少機謀,錯下決斷

  大家都一致認為袁紹「好謀無斷」,其實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斷而不當」。很多時候,特別在關鍵的問題上,他經常因判斷不準而使決策失誤。這也是他在官渡兵敗的原因之一。

  首先,發動這場官渡之戰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從田豐「今且宜靜守以待天時」的話中,可以看出當時至少不具備「天時」這樣的重要條件。諸葛亮說:「天作時不作而人作,是謂逆時;時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謂逆天。」(《將苑•智用》)袁紹既知「逆時」、「逆天」而強行為之,當然就容易失敗了。

  其次,當他得知烏巢有失的時候,在「直接救烏巢」還是「去偷襲曹操大寨」的兩個行動方案中,選擇了後者,強迫張郃、高覽去劫曹操營寨,結果反中曹操的埋伏。袁紹這個決斷的錯誤是非常明顯的;試想,曹操既去偷襲別人,豈有不防他人也來偷襲之理?況且烏巢之危不但關係重大,且時效性很強。早一步可能減少損失,遲一步則可能全盤皆輸。

  此外,在燒了烏巢之糧後,曹操的謀士荀攸獻計說:「今可揚言調撥人馬,一路取酸棗,攻鄴郡;一路取黎陽,斷袁紹歸路。袁紹聞之,必然驚惶,分兵拒我;我乘其兵動時擊之,紹可破也。」結果,袁紹果然上了大當,急派兵五萬救鄴郡、五萬救黎陽,最後幾乎全軍覆沒。

  所謂「一將無謀,累死千軍」,正是指袁紹這種情況。由於決策的連續失誤,致使自己一再由主動變為被動,由優勢變為劣勢。

(本文摘錄自《三國啟示錄》一書)

最新更新日期:200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