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國煇
《三國演義》第十二回,呂布趁著曹操攻打徐州時,偷襲曹操後方,曹操得到消息後,撤軍回頭迎擊呂布。呂布大軍退守濮陽城,陳宮建議呂布以「關門捉賊」的方法,命令濮陽城中的大戶人家田氏,詐稱受到呂布的壓迫,想趁呂布移動兵馬到黎陽,城中只有高順防守的時機,作為內應,放曹操入城攻擊。等到曹操真的入城之後,在四個城門放火,並埋伏兵馬攻擊混亂的曹兵,曹操縱然有「經天緯地」的奇才,恐怕也無法逃脫。呂布採納陳宮的建議,命令田氏派人送信給曹操。
曹操看到田氏的書信之後,認為這是奪取濮陽城的好機會,於是整頓兵馬,準備攻擊濮陽城。劉曄提醒曹操須注意陳宮的詭計,最好是將兵馬分成三隊,其中一隊入城,另外兩隊埋伏在城外,伺機支援。曹操採納劉曄的建議,將兵馬分成三路,來到濮陽城下,看到西門城角插上一支「義」字白旗,知道是田氏的信號,心中暗喜。
高順看到曹兵攻擊濮陽城,與侯成率領兵馬迎戰,曹將典韋出馬,高順與侯成無法扺擋,退回濮陽城。有人趁著兩軍交戰的混亂,前來拜見曹操,自稱是田氏的信使,兩方相約晚上鳴鑼作為攻擊信號,屆時自然會開門獻城。
曹操派夏侯惇、曹洪兩人各率領一支人馬在城外支援。曹操本人則率領夏侯淵、李典、樂進、典韋四位將軍及一支人馬準備進城。李典建議曹操留在城外支援,以免涉險,但是曹操認為主帥必須「身先士卒」才能號令屬下,所以仍然堅持冒險入城。
初更時分,鑼聲一響,城門大開,曹操爭先率兵入城,一直攻到府衙,路上均無半人。機警的曹操知道已經中計,急忙退兵。府衙中響起砲聲,四個城門均已被人放火,埋伏在城內的呂布人馬,乘機伏擊慌亂的曹兵,喊聲如雷,曹操無法衝殺出城。典韋殺到吊橋附近,看不見曹操,再冒著危險入城營救曹操。
曹操看見典韋殺出城,正要尾隨出城,但被呂布人馬攔截住。火光中呂布挺戟騎馬而來,曹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奔過去。呂布拍馬從後趕來,將戟在曹操盔上一擊,問:「曹操在那裡?」曹操回答:「前面騎黃馬的就是曹操」。呂布於是向前追趕。曹操撥馬回頭而走,恰好遇到典韋,典韋引曹操突破重圍而出。
曹操回營之後,仰面笑說:「不小心中了匹夫呂布的奸計,我一定要報仇。」於是依曹兵挫敗的情形,設下了「無中生有」之計──先在馬陵山中埋伏兵馬,然後詐稱曹操被火燒傷,回營已經死了,曹營中的士兵都披麻掛孝。呂布得到曹操身死的消息,立即率領兵馬前來攻打,衝殺到馬陵山時,一聲砲響,曹操埋伏的士兵群起攻擊,呂布無法抵擋,折損了許多人馬,退回濮陽城。
【計謀】無中生有
【計文】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
【解說】
以「無」偽裝成「有」來欺瞞敵人,但是欺瞞是不可能永恒持續,當敵人即將揭發「無」的真相,而採取行動時,再暗中將「有」隱藏於「無」中,乘機擊敗採取行動的敵人。
【說解計謀】
一部描述魔術師的電影《頂尖對決》談到魔術的三步驟:「以虛代實」、「偷天換日」、「化腐朽為神奇」,這三個魔術步驟就是「無中生有」的最好註解。「以虛代實」的手法是魔術師秀出真實的東西;「偷天換日」則是讓這個東西消失;最後的「化腐朽為神奇」則是在消失的狀況中,又出現一個我們意想不到或是已經消失的東西。
曹操雖然初戰不利,但善於應用局勢的變化,散播自己身故的假消息,引誘呂布來襲。等呂布大軍衝殺而來時,一個活生生的曹操卻突然從埋伏的兵馬中現身,領導魏軍作戰,這種突如其來的改變,不但造成呂布的措手不及與驚慌,也相對提升自己的士氣與戰力,正是「無中生有」的最好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