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伯俊
《三國演義》第一回寫到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黃巾起義爆發時,劉備先後結識了張飛、關羽兩位豪傑,三人情投意合,認識次日便舉行了膾炙人口的「桃園結義」。
應該指出,這個情節是虛構的。《三國志•蜀書•關羽傳》寫道:「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同書《張飛傳》也寫道:「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這兩條記載,只是說張飛把關羽當作哥哥看待,二人忠心耿耿追隨劉備,而劉備對他們也十分親近,「恩若兄弟」;但並沒有說三人正式結拜為兄弟。宋元以來,通俗文藝對「恩若兄弟」一語加以增飾渲染,逐漸形成「桃園結義」故事。元代的《三國志平話》中有《桃園結義》一節,元雜劇也有無名氏撰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正是在此基礎上,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設計了「桃園結義」這一情節。由於它是「恩若兄弟」這個史實的合理延伸與發揮,符合人物的性格邏輯,也符合讀者的接受心理,因而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幾百年來,影響極大,婦孺皆知。
說到「桃園結義」,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是誓詞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兩句,以為這就是劉關張結義的核心價值。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面化的認識,並未抓住問題的實質。這兩句誓詞,僅僅表示了忠於兄弟情誼的決心,卻並未涉及結義的宗旨和奮鬥目標。──有誰會把「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當作結義的目標呢?因此,它決非劉關張結義的價值追求。
那麼,「桃園結義」的價值追求究竟是什??我認為,《三國演義》已經寫得很清楚,就是誓詞中的四句話:「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其中的核心價值則是後面八個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正是這八個字,使得劉關張的結義具有了崇高的政治目標,使他們不僅與董卓集團那樣害國害民的狐群狗黨有著天淵之別,與袁術集團那樣趁著亂世占山為王卻不顧百姓死活的軍閥判若雲泥,也與形形色色以利相交的狹隘小集團不可同日而語。因此,「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成為劉關張高高舉起的一面正義旗幟,成為劉蜀集團得人心的根本原因。羅貫中將這八個字寫入劉關張結義的誓詞,使《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超越了一般通俗文藝,達到了新的精神境界。
由於《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後世模仿「桃園結義」者甚多。滿族領袖仿效「桃園結義」,與蒙古諸汗約為兄弟,自認為是劉備,而以蒙古為關羽,從而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參見本書〈《三國演義》在少數民族中的傳播和影響〉一文)。農民起義、民間結社、幫會組織也往往仿效結義的形式,宣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一些人以某些幫會組織乃至黑社會也有這類言詞為口實,指責《三國演義》影響不好,這是一種脫離作品實際、缺乏歷史觀念的皮相之見。結義只是一種形式,關鍵在於結義的目的是什?。「桃園結義」的目標是「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農民起義軍也採用結義方式,為的是反抗封建統治,與黑社會豈能混為一談?如果有人要拜把子幹壞事,這就已經與「桃園結義」的目標背道而馳了,與《三國演義》有什?關係呢?即使是現代社會,同為社會團體、政黨,也因其奮鬥目標不同而有進步與反動之分,豈可一概而論?
可以說,對「桃園結義」的宗旨和核心價值的誤解乃至歪曲已非一日,這至少是沒有認真讀書所致。但願我的解說能幫助讀者重視羅貫中寫得明明白白的這八個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歷史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今時代,人際關係應以法治為基礎,產生於小農經濟時代的「結拜」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了。不過,一個人,一個群體,如果能夠牢記並且真正實踐「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人生目標,仍然是值得尊敬的。
(本文摘錄自《神遊三國》)
|
《神遊三國》
沈伯俊◎著 預定2006年12月中旬出版
繼《賞味三國》之後,這本《神遊三國》,同樣讓三國書迷耽讀不厭,直呼過癮。
身為三國史家,沈伯俊先生的專家功力,在本書「知識點滴」相關章節展現無遺,頗可滿足某些三國迷的考據癖。
更精彩的是,沈先生以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為選樣,說明劇本為什麼這樣安排,那樣表現,不但增添觀眾看戲的樂趣,同時藉以進一步了解三國時代的林林總總。
另外,沈先生更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千古格言的實踐者。他親訪三國遺蹟(或曰「與三國有關的名勝古蹟」),發而成文,輯錄於本書第三部分「三國尋蹤」。好看的是,這些文字並不是流水賬的舖陳,反而情真意切,或發思古之幽情,或抒歷史之教訓,談史論事,評人說理,兼寫胸中丘壑,一澆心中塊壘。
從《三國演義》的現代啟示,到「三國文化」概念初探,《神遊三國》是喜歡三國、有志研究三國的朋友,是企圖從三國個案幫助生涯發展的朋友,案頭不可缺少的參考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