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伯俊
在《三國演義》寫到的蜀漢中期、後期人物中,姜維是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個,以致許多人誤以為姜維就是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
姜維(公元二○二至二六四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穀東)人。原為魏國中郎(《三國演義》誤為「中郎將」),參天水郡軍事。建興六年(公元二二八年)春,諸葛亮首次北伐,姜維歸蜀,諸葛亮即任命他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從此深受諸葛亮信任,屢從征伐。後遷中監軍、征西將軍。建興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卒,他任輔漢將軍,進封平襄侯。延熙六年(公元二四三年),遷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十年(公元二四七年)升任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錄尚書事」意為總領尚書台事務,係執政大臣的名號)。十九年(公元二五六年)進位大將軍,成為蜀漢最高官員。
《三國演義》從第一○七回到一一五回,以主要篇幅描寫了姜維的八次北伐。與史實相較,《演義》對歷史上姜維的第二次、第四次北伐未予敘述;而《演義》所寫的六伐(與鄧艾、司馬望鬥陣法,大破之)、七伐(借魏將王瓘詐降之機,將計就計,誘鄧艾來劫糧草,將艾包圍,艾棄馬爬山而逃)則純屬虛構;寫其他幾次北伐,也有虛構成分(如二伐時包圍司馬昭於鐵籠山,八伐時雖敗而不退,暗襲祁山,打敗鄧艾)。儘管《演義》的描寫注意維護了姜維的形象,但讀者仍會強烈地感到他力不從心,收效甚微。
為什麼姜維八次北伐難獲成功?從根本上說,是因為歷史沒有給他提供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
在三國之中,蜀漢本來就疆域最小,實力最弱。到了蜀漢末年,後主劉禪昏庸無能,貪圖享樂;宦官黃皓專權亂政,結黨營私。朝政腐敗,百姓疲憊,以致「入其朝,不聞直言;經其野,民有菜色」。蜀漢滅亡時,總共只有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人;如此少的人口,卻要供養十萬二千軍隊、四萬官吏,老百姓的負擔該是多麼沉重!僅就這一點而言,蜀漢政權已經無法維持。國勢如此衰微,姜維卻不明大勢,只憑一廂情願,年年出兵,徒耗民力。這樣,不僅無法取得根本性的勝利,而且實際上加速了蜀漢的滅亡。在此期間,吳國先後經歷了廢立太子、孫權逝世、諸葛恪被殺、孫峻孫綝專權、少主孫亮被廢等大事,雖曾幾度攻魏,但均遭失敗;孫休在位期間,先是誅滅權臣孫綝,繼而忙於處理內政,更無法有效地組織對魏國的進攻,與姜維配合。因此,等司馬氏鞏固了自己在魏國專權的地位以後,蜀漢最先滅亡也就毫不奇怪了。
蜀漢景耀六年(公元二六三年),即姜維第八次北伐之後僅僅一年,司馬昭命征西將軍鄧艾、鎮西將軍鍾會、雍州刺史諸葛緒分兵三路,大舉攻蜀。姜維與張翼、廖化、董厥等堅守劍閣,遏制了鍾會大軍。但鄧艾偷度陰平,奇襲涪城(今四川綿陽市),又在綿竹(今四川德陽黃許鎮)擊破諸葛瞻軍,直逼成都,後主劉禪倉皇投降。在腹背受敵、政權覆滅的形勢下,姜維率軍詐降鍾會,欲利用魏軍內部矛盾,使鄧艾殺衛瓘,鍾會殺鄧艾,殺魏軍諸將,然後殺鍾會,乘勢恢復蜀漢政權。然而,儘管鍾會手握雄兵,企圖割據自立;但因違背歷史潮流,不得人心,加之事機泄露,反被眾將所殺。姜維無力回天,受傷自刎而死,成為一個令人同情的悲劇英雄。
平心而論,若論在蜀漢政權中的作用,論歷史地位,蔣琬、費禕都高於姜維。然而,蔣琬、費禕執政期間沒有令人目眩的創造,沒有驚心動魄的戰爭,一切都那麼平平和和,順順當當;這雖然在當時受到國人的好評,但在後人看來,卻似乎不如長年馳驅疆場,浴血奮戰的姜維那麼富於傳奇色彩。蔣琬因病而死,費禕意外被刺,其結局也不像竭力救亡圖存,不幸事敗被殺的姜維那樣充滿悲劇情調。從文化心理來說,人們更崇拜轟轟烈烈的英雄:既崇拜所向無敵的勝利英雄,也崇拜慷慨赴死的失敗英雄。因此,後代的民間藝人們總是樂於渲染姜維的功業事蹟。羅貫中繼承了這種文化心理,
加之他重在敘述三國的征戰史、興亡史,因此,他雖然在《三國演義》第一○五回中寫到劉禪「依孔明遺言,加蔣琬為丞相、大將軍,錄尚書事」(按:蔣琬未任丞相,《演義》有誤),卻基本上沒有描寫蔣琬、費禕的政績,而徑直把姜維寫成了諸葛亮事業的繼承者。此後六百多年來,由於《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和根據《演義》改編的戲曲、曲藝的反覆說唱,使得一般老百姓都熟知姜維,卻不大知道蔣琬、費禕。這樣的文化現象,在世界各國歷史上似乎都有,很值得研究。
(本文摘錄自《賞味三國》)
最新更新日期:2006.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