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文/于學彬

  關羽的敗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關鍵時刻眾叛親離。由於不該背叛的人背叛,應該救援的人不救,使得他兵敗如山倒。

  在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襲取荊州後,重鎮公安和南郡尚在蜀軍手中,這兩個地方由傅士仁和糜芳分兵把守。如果他們能出兵急救荊州,那麼荊州便有重新奪回的可能。即使不這樣,兩人各自堅守,等待關羽回救,那麼關羽也能有一個落腳之地,總不至於被困麥城。然而,兩人都在關鍵時刻投降了東吳,這對關羽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雪上加霜。

  當關羽得知荊州已失,率兵反奪荊州的時候,在行軍的路上,就有很多人偷偷地逃回荊州投靠東吳;當關羽在半路上被包圍時,「手下將士,漸漸消疏。以及殺到黃昏,關公遙望四山之上,皆是荊州士兵,呼兄喚弟,覓子尋爺,喊聲不住。軍心盡變,皆應聲而去。關公止喝不住,部從只有三百餘人」。這是極其嚴重的事情,它一下子使關羽的部隊完全失去戰鬥力,形勢急轉直下。如果說在此之前尚存奪回荊州的可能性,那麼現在則大勢已去、不可逆轉。

  關羽雖然遭到慘敗,但在退守麥城之時,倘若劉封、孟達能及時出兵相救,那麼,關羽父子衝出重圍、保全性命還是沒問題的。然而劉封、孟達卻以「此山城初附之所,未能分兵相救」為由,坐視不管,讓在麥城日夜盼望救兵的關羽,竟至「雖子牙復生,亦無計可施」的地步(王甫語),最後情急無奈,只好棄城而走,這才有半路遇害之事發生(第七十六、七十七回)。照理說,身為劉備次妻糜夫人之親弟弟的糜芳,和劉備所收之義子劉封,應該是最忠於與劉備「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結義弟兄關羽才對,然而為什麼在緊要關頭上,卻反會背叛關羽呢?除卻兩人忘恩負義之外,不能不說是關羽處事多違人情所致。

  劉備命關羽領兵取樊城時,關羽差傅士仁、糜芳二人為先鋒,可見其受關羽的重用。但他們在荊州城外屯紮時,不慎失火,把軍器糧草,盡皆燒毀。關羽為此十分氣憤,責罵道:「如此誤事,要你二人何用!」叱令斬之。雖經費詩告免,但仍各杖四十,摘去先鋒印綬,並罰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打也打了,罰也罰了,關羽仍不罷休,又對兩人說:「若吾得勝回來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罰!」試想,關羽既如此記恨他倆,當然隨時都可以從其身上找出「差池」來。實際上「稍有差池,二罪俱罰」這句話,就等於宣告與他倆「永遠沒完」。因此傅士仁投降的理由是:「想起關公去日恨吾之意,不如早降。」

  本來糜芳起初並不願投降,他說:「吾兄弟久事漢中王,豈可一朝相背?」但關羽派來催糧使者說:「關公軍中缺糧,特來南郡、公安二處取白米十萬石,令二將軍星夜解去軍前交割,如遲立斬。」好一個「如遲立斬」,把正在猶豫的糜芳逼向了東吳。因為「今荊州已被東吳所取」,此糧肯定不能按期送到。所以他們認為「關公此意,正要斬我二人」。由於關羽的步步緊逼,糜芳也終於出城投降。

  至於劉封坐視不救,當然有一定的原因。原來劉備稱漢中王後,要立後嗣,諸葛亮不願招惹是非,便以「此家事也」推脫了。但關羽不知箇中利害,公開反對立劉封為嗣,並極力主張將劉封派往遙遠的上庸山城,以絕後患。為此,劉封當然忌恨關羽。再加上孟達從中挑撥,劉封便藉機報復了。

  以上幾人臨陣投敵、見死不救,其罪責難逃。但關羽也應負有一定的責任。如果換了別人,結果也許不是這樣。這完全是由於關羽沒有處理好人際關係所致。

  另外,當呂蒙在荊州收買人心時,關羽既已看出這是「奸賊之計」,不但不馬上採取相應的對策,穩住蜀軍之心,反倒把怒氣發在使者身上。同時在喝退使者後,又任使者與眾將士接觸,無形中替呂蒙進行了宣傳,使得將士們「皆無戰心」。這就是關羽不懂心理戰術的一大失誤。

  《孫子兵法》說:「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意思是,將帥對待士卒若像對待嬰兒一樣愛護,士卒就可以隨將帥赴湯蹈火;將帥對士卒若像對待愛子一樣體貼,士卒就可以與將帥同生共死。如果無法做到這樣,遲早有一天會眾叛親離,成為孤家寡人。此外,對下屬要求應嚴格,但不能逼之過甚,否則容易適得其反。

  綜上所述,關羽的敗亡是他性格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他往生後大可不必向呂蒙索命。如果他能在僧人普淨的指點下,認真地反省自己,對後人將會大有裨益。

(本文摘錄自《三國啟示錄》一書)

最新更新日期:200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