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文/于學彬

  孟達一生擅長搖擺,他的手下也學會了搖擺,並出賣了他。

【孟達檔案】
孟達,字子度,扶風人。劉璋派其與法正迎劉備入蜀時,積極為劉備取川做內應,後與劉封攻取上庸。東吳襲取荊州時,關羽曾派廖化前往求援,但因其百般阻撓,為劉備所忌恨,遂叛蜀降魏,領新城太守。諸葛亮為爭取其重新歸蜀,以便將來北伐時作外援,曾去函勸降,後果叛魏,但因謀洩,被司馬懿所殺。

  孟達舉事失敗,不但使自己喪命,更使諸葛亮的北伐行動嚴重受挫。諸葛亮曾說:「孟達若死,中原不易得也。」後來確因孟達敗亡,才有街亭失守,逼諸葛亮唱空城計;才有蜀兵連夜皆奔回漢中,致使此次北伐前功盡棄。

孟達的殞命,主要在於所遇對手司馬懿十分老謀深算,就連諸葛亮本人都很難鬥得過,他自然更非其對手。正如諸葛亮所言:「今孟達欲舉大事,若遇司馬懿,事必敗矣。」然而其中也包含孟達本身所造成的遺憾,下面即一一分析之。

輕敵自信,謀畫失誤

  孟達的輕敵來自於過分的自信,而輕敵又導致對形勢評估和戰略謀畫上的嚴重失誤。例如,他在第一次給諸葛亮帶的口信中說,只要自己逕取洛陽,諸葛亮取長安,兩京就可大定。可見他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好像探囊取物,手到擒來一般。

  當諸葛亮告誡他「須萬全提備,勿視為等閒也」的時候,他卻回信說:「竊謂司馬懿之事,不必懼也。」並再次說:「司馬懿即來,達何懼哉?丞相寬懷,惟聽捷報!」(第九十四回)而當司馬懿派人前來施穩軍之計時,他竟完全相信司馬懿「此時約離宛城,望長安去了」的欺騙,心中暗喜,認為:「吾大事成矣!」(第九十四回)

  從孟達的這些言行中可以看出,他認為這次舉事,肯定馬到成功,所以根本沒把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放在眼裡,並對形勢作出錯誤的評估,認為住在宛城的司馬懿得知自己舉事後,定要從宛城向洛陽表奏,等天子詔令從洛陽返回宛城時,司馬懿才能自宛城起兵到新城。試想宛城至洛陽約八百里,至新城約一千二百里,這樣從奏請到發兵,前後定須一個月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內,自己早就城池堅固、大事已成了。因此孟達的一切行動都是按這個時間表來安排的,他根本沒有準備任何應急措施。哪知司馬懿不但沒有奏請天子就直接發兵前來征討,並且一日行兩日之路。由於速度加快了好幾倍,司馬懿的軍隊簡直像「天兵」一樣突然降臨,讓孟達猝不及防。

  《孫子兵法•九變篇》中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意思是,用兵的基本原則,不要寄希望於敵人可能不會來的僥倖情況,要依靠自己的嚴陣以待,充分準備;不要寄希望於敵人不會進攻,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敵人無法攻破的充足力量。孟達就是犯了「恃其不來」、「恃其不攻」的錯誤,他完全把希望寄託在司馬懿最快也要在一個月之後才能來到的錯誤估計上,結果使起兵之事被扼殺在搖籃裡。

輕易託人,機事不密

  在孟達舉事之前,諸葛亮便寫信告誡他說:「然極宜謹密,不可輕易託人。慎之!戒之!」當諸葛亮發現孟達錯估形勢時,更加擔心,急令來人回去告誡他:「若未舉事,切莫教同事者知之,知則必敗。」結果果不出其所料,孟達失敗了。後來,諸葛亮在祁山寨中得到孟達被司馬懿軍隊所殺的消息時,曾不無感慨地說:「孟達作事不密,死固當然。」

  諸葛亮斷定孟達之死是因為「作事不密」,確有一定的道理。倘若孟達在行動之前,能有一個較長的準備時間,則「達城池已固,諸將與三軍皆在深險之地」。(第九十四回)這樣成功的機會就會很大。不幸的是,司馬懿來得太快,使他措手不及。那麼,司馬懿何以能如此迅速地得到孟達要舉事的情報呢?這主要是由於與孟達相約起事的金城太守申儀的告密,特別是孟達心腹李輔和孟達外甥鄧賢「隨狀出首」,將自己起兵欲反之事洩露出去。

  而在送走參軍梁畿之後,孟達又與金城太守申儀、上庸太守申耽約定「明日舉事,換上大漢旗號,發諸路軍馬,逕取洛陽」,這等於把舉事的時間、路線、目標等機密又洩露出去。

  自己的機密別人瞭若指掌,而別人的機密自己卻一概不知,這是孟達失敗的另一個原因。在申儀、申耽等向司馬懿告密之後,孟達竟一點也沒發覺,依舊與人相約要「克日舉事」。當司馬懿派人來「傳令教人馬啟程」時,孟達不知是計,反認為「吾大事成矣」。當申儀、申耽兩路兵馬自外殺來時,孟達竟誤以為是救兵已到。當他出城迎敵時,卻不知李輔、鄧賢已隨後獻了城池。這些都是他輕易託人的結果。

  《孫子兵法•九地》中說:「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意即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們對軍事計畫毫無所知;改變任務,變更計謀,使別人不能識破;改變自己的駐地,迂回繞道前進,使別人難以推斷我們的意圖。孫子這段話,並不是所謂的愚兵政策,而應是一種「瞞天過海」之計,出於保守軍事機密的需要。如果把自己的機密計畫「廣而告之」,那就等於引頸就戮、自取敗亡了。

(本文摘錄自《三國啟示錄》一書)

最新更新日期:200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