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學彬
曹操不識張松的奇才,將他亂棒打出,結果「失一人而失天下」。
張松在到許都之前,對曹操由衷敬佩;到了許都之後,對曹操卻嗤之以鼻,前後態度竟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即出在曹操對待張松的態度上。
曹操侮慢張松有很多原因,例如曹操認為他「言語不遜」、「一味衝撞」等等。但是,最初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看張松的長相不順眼。張松從西川遠道而來,曹操剛一見面,便「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這種在對初次會晤者尚未深入了解的情況下,便以外表來決定好惡的態度,就是「以貌取人」。
逐一賢能,天下三分
曹操侮慢張松,儘管張松還以顏色,但最終還是以「張松被亂棒打出」而結束。表面看來,曹操是「大獲全勝」,但仔細探究,則會發現真正的輸家乃曹操。他此次至少有三大損失。
張松離西川赴許都之時,因已看出劉璋終不能自保,便想為西川另尋明主。他首先選擇的是曹操,並暗畫西川地圖準備進獻。從後來劉備獲得西川的過程來看,可知當時誰能得到張松所畫的地圖,並以他作內應,誰就可以輕而易舉得到西川。今天如果是曹操獲得西川,那麼劉備很可能會因無立足之地而被消滅。劉備若不存在,孫權就會望風而降,屆時歷史必定重寫。只可惜,曹操不知張松的價值,不知他用「亂棒打出」的不是張松,而是西川之地,而是一統天下。
所以,我們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待人侮慢,更不應為了面子而爭一時之勝。否則很可能「失一人而失天下」。
欲欺賢士,反受其辱
張松來許都的時候,正值曹操「方自矜伐」、「傲睨得志」之際,所以他根本沒把張松放在眼裡,先是怠慢,後是侮辱。不管他這些行為是出於什麼動機,又是為了什麼目的,但他最終所獲得的都是「反受其辱」。
張松動身到許都之初,絕沒要與曹操較勁的意思,相反地,他對曹操還頗有好感。只因曹操對他無禮,他才「一味衝撞」。
由於張松對曹操已不再敬重,所以當楊修拿出曹操所寫的《孟德新書》時,他很不以為然,並且想藉機羞辱曹操,於是說:「此書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誦,何為新書?此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曹丞相盜竊以為己能,止好瞞足下耳!」這一著確實讓曹操感覺受到侮辱,當場把書扯碎燒掉。《孟德新書》雖沒傳世,但既是總結曹操一生的經驗,肯定很有價值。曹操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心血,而張松只用三言兩語,便使之化為灰燼,實在可惜。試想若不是曹操非禮在先,張松也絕不會出此損語。
及當張松應邀前往觀看校兵時,對曹操已是既諷刺又挖苦了。張松所說「吾蜀中不曾見此兵革,但以仁義治人」的話中,含有對曹操只行霸道的諷刺,之後對曹操幾次敗仗的譏笑,則更是毫不留情,讓曹操顏面盡失。為此曹操大怒道:「豎儒怎敢揭吾短處!」
孔子說過:「恭則不悔,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這裡的「恭則不侮」,意指「對別人有禮貌,就不會遭到侮辱」。反之,若對別人不恭,別人也絕對不會尊重我們。《禮記•祭義》中說:「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曹操多次被張松所辱,都是他對張松侮慢的報應。
雖慢一人,罵名遠播
張松受到曹操的侮慢後,雖然當時已予以「回敬」,但因心中惡氣並未出盡,所以還到處去發洩,這就使曹操的罵名很快傳播於天下。
張松在見劉備時,仍然憤憤不平地說:「松此一行,專欲納款於操;何期逆賊恣逞奸雄,傲賢慢士。」張松見到法正時,又說:「曹操輕賢傲士,只可同憂,不可同樂。」在見到劉璋時,他還說:「操乃漢賊,欲篡天下,不可為言。」
常言道:「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傳》)如果眾口一詞,連金屬都會被熔化,接二連三地毀謗,則能把一個人徹底毀掉。張松既受如此待遇,肯定不會善罷干休,只對這三個人說曹操的壞話。而聽到張松如此評論的人,他日在與人談論到曹操時,難保不把所聽到的傳播出去,這樣的結果,倒楣的當然是曹操。
所以,我們要切記荀子所說的:「尊聖者王,貴賢者霸,敬賢者存,慢賢者亡,古今一也。」
(本文摘錄自《三國啟示錄》一書)
最新更新日期:2005.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