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三國演義》展現的是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充滿尖銳複雜的政治軍事鬥爭的世界,它很少對女性進行描寫。劉備的兩個妻子──麋夫人(《演義》作「糜」,有誤)和甘夫人就是雖然屢次出場卻著墨不多的兩個女性。

  歷史上的劉備在創業過程中屢遭挫敗,曾經四次丟下妻子倉惶逃命,其中,前三次妻子都做了對手的俘虜。比起他的老祖宗劉邦來,這位梟雄顯得更為狼狽!

  作為劉備的妻子,麋、甘二夫人飽嘗了擔驚受怕、顛沛流離之苦,可謂劉備的患難妻室。 羅貫中在寫到她們時,也多少進行了一些藝術加工。

  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在原徐州牧陶謙病死,劉備代領徐州之後──

  袁術來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陰……是歲建安元年(196年)也。先主與術相持經月,呂布乘虛襲下邳。下邳守將曹豹反,間迎布。布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海西……先主求和於呂布﹐布還其妻子。
  
  這就是劉備第一次失陷妻子。可以肯定,這裏的「妻」絕對不是麋、甘二夫人。因為據《三國志˙蜀書˙麋竺傳》,麋竺是在呂布襲奪下邳,劉備敗退到海西時才「進妹於先主為夫人」的,她當然不可能被呂布俘虜。另據《三國志˙蜀書˙甘皇后傳》﹕
  
  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臨豫州,住小沛,納以為妾。

  這就是說,甘夫人是在劉備當豫州牧時嫁給他的,時間約在建安二、三年間,比麋夫人更晚。由此可見,劉備第一次失陷的是他的前妻。
  
  但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卻徑直把劉備這次失陷的妻子說成是麋、甘二夫人。為什麼?因為羅貫中並不打算在書中表現男恩女愛的家庭生活,而劉備的前妻在史書上又毫無記載,為了避免頭緒過於紛亂,就乾脆把這件事加在經歷比較清楚的麋、甘二夫人頭上了。
  
  甘夫人「玉質柔肌,態媚容冶」(《王嘉﹕拾遺記》),是個有名的美人,很受劉備的寵愛。但她當時只是「妾」,地位在麋夫人之下。《演義》中每每稱「甘、麋二夫人」,乃是因為她後來在荊州生了劉禪,地位提高了的緣故。
  
  劉備第二次失陷妻子是在建安三年(198年)。這一年,曹操派劉備進攻呂布,結果反被呂布大將高順所敗,「復虜先主妻子送布」。直到曹操親自東征,生擒呂布,劉備才「復得妻子﹐從曹公還許。」(《三國志˙蜀書˙先主傳》)這次被俘虜的,自然包括麋、甘二夫人。 至於那位前妻是否也在其中,則不得而知﹔因為我們既不知道她的姓氏,更不知道她那時是否還在人世──多麼可憐的女性!
  
  《演義》寫這件事大體依據史實,但在情節上有一處顯著的改變:麋、甘二夫人不是在呂布被擒以後才回到劉備身邊,而是在此之前就由陳珪和麋竺奪回徐州,使二夫人與劉備重得相聚(第十九回)。
  
  建安五年(200年),劉備又第三次失陷妻子。《三國志˙先主傳》是這樣記載的﹕(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 並禽關羽以歸。
  
  這一次,劉備比前兩次敗得更慘:不僅地盤丟失,人馬潰散,而且妻子和大將關羽都成了俘虜。羅貫中在描寫這一事件時,作了重大調整,虛構出「屯土山關公約三事」這一著名情節,把一場土崩瓦解式的慘敗輕輕改成了一次有理有節的暫時妥協,並為關羽後來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作了輔墊(第二十五回)。
  
  從《演義》對劉備第三次失陷妻子的敘述來看,麋、甘二夫人一直處在從屬的地位,充當陪襯性人物。三次被俘風雲變幻,她們的屈辱之情、驚恐之感,她們的思念和擔心,她們是怎樣保護自己,又怎樣相濡以沫……這一切本來大有寫頭;可惜作者卻漠然置之,既很少寫她們的語言和動作,更談不上刻畫她們的性格。所以,她們留給讀者的印象是相當淺薄的。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軍南征,不戰而得荊州,劉備率領大批軍民向江陵轉移。這時──

  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這是劉備第四次在敗逃時拋棄妻子。與以往不同的是﹕第一,麋夫人已經去世。第二,甘夫人這次僥倖沒有當俘虜,多虧了勇將趙雲:「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三國志˙蜀書˙趙雲傳》)
  
  羅貫中在描寫這一事件時,比前面幾次作了更多的藝術虛構。首先,他大膽馳騁浪漫主義想像,濃墨重彩地描寫了趙雲血戰長阪坡,保護甘夫人,救出阿斗的過程,有力地塑造了趙雲武藝超群、赤膽忠心的英雄形象。其次,他改變了麋夫人的結局﹐讓她也承受了這一場災難。在曹軍的追逐下,麋夫人與甘夫人失散,並且受了重傷,但是,她卻一直把阿斗緊緊地抱在懷裏──儘管阿斗不是她生的。當趙雲找到她時,她馬上鄭重地把阿斗託付給趙雲;趙雲要讓她騎自己的馬,她懇切地予以拒絕,為了讓趙雲保護阿斗衝出重圍,她毅然投枯井而死(第四十一回)。寥寥幾筆,表現了麋夫人深明大義、善良忠厚的品德,使得她留給讀者的印象大為加深。不過,儘管如此,在這一大段酣暢淋漓、動人心魄的描寫中,麋夫人仍然只是一個陪襯人物,寫她乃是為了襯托趙雲的忠肝義膽和奮不顧身。讀者可以設想,如果羅貫中不是這樣安排麋夫人,而是像史實那樣,寫甘夫人抱著阿斗逃難,那麼,當趙雲找到她母子後,怎麼可能護送他倆在曹軍中橫衝直撞,所向披靡?這一篇花團錦簇的妙文哪裏還做得出來?所以﹐我們不能不佩服羅貫中構思情節的奇巧!
  
  綜觀麋、甘二夫人的生平,甘夫人的命運似乎要好一些:她由妾上升為夫人,死後又被劉備追謚為皇思夫人﹔後主劉禪即位後,更進一步追謚為昭烈皇后,將她與劉備合葬。但是,這一切尊榮僅僅因為她是劉禪的母親,「母以子貴」而已。至於麋夫人,那就太不幸了﹕儘管她是在劉備落難時嫁給他的,並且是正妻﹐但劉備當皇帝後卻沒有追謚她﹐似乎早已把她忘得一乾二淨﹔《三國志》也沒有為她立傳,僅僅在<麋竺傳>裏提到那麼一句。生前備嘗艱辛,逝後又那樣寂寞!其實這也不奇怪,《演義》中的劉備說過:「妻子如衣服」,而衣服是隨時可以拋棄的。封建社會中的婦女,地位就是這樣可悲!

(本文選自《三國漫談》一書,將由遠流集結出版)

最新更新日期:2002.01.15